新的征程
和预期一样,我和大哥被德永一中录取,而李海峰则被临水一中录取。而后,我们之间便也断了联系,如空中的鸟儿各自奔赴着前程。
自建校以来到我们这一届,李海峰是唯一考进临水一中的,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有来着。而考入德永一中的同学则相对多一些,仅我们这一届就有15人。
在中考前夕,德永县里的两所高中德永一中和德康一中都来我们学校招生宣讲,就办学年限和口碑而言与其说德永一中更胜一筹,不如说是遥遥领先。父母、老师以及我们个人,能达到德永一中的录取分数,都会毫不犹豫选择进入德永。但今年德康一中在宣讲时承诺,如报名德康,则会给学生减免学费且给予补助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以此来吸引学生报名。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可以招收优质生源,保证教学质量,重塑学校口碑;另一方面,可以实实在在的为学生以及家庭减轻负担,确保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大哥听了德康的这些优惠政策,心里也有些动容。
“这个政策非常适合我们这种家庭情况,就目前咱们的家庭,同时供我们俩人上高中压力是很大的”,大哥对我说。
“要不我去德康一中,老弟你去德永一中吧!这样可以确保咋俩都有学可以上,当然风险点也是有的,自建校至今,德康考入大学的名额可以说是屈指可数,可能教学质量、学校管理以及治安等方面确实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大哥分析道。
“我个人的建议是你俩都去德永一中,教学质量我认为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咱们得确保三年后能考入大学。如果开始大家明知道有风险依旧选择德康,作为学生本人而言是需要有足够强大的自制力的,正所谓见朱者赤,见墨者黑,大的环境如此,谁又敢保证自己不受影响呢?而作为家庭来说能否承受的起那万一的失败呢?”数学老师对此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还有另一个因素也需要考量,就是气候,众所周知,德康一年四季都是很热的,还比较干燥,而德永则相对凉爽一些,德永比我们乌乡热一些,但不多,我们更容易适应和接受”,数学老师继续补充道。
“这没得说的,也无需太纠结,你们哥俩都去德永一中,要记住你们哥俩是咱们龙塘村首次考入高中的,三年后能否考入大学也得看你们哥俩”,父亲说。我能明显的看到他的脸上那高兴之余又带有压力的神情。
母亲倒是什么也没说,用她一贯的说法是“我什么也不懂,但学还得继续上”。
我知道,母亲可能和她自己说的一样,“确实什么也不懂”,但我深知她就是那个默默的付出,默默的支持我和哥哥读书,默默的指引我们家一路向前的睿智、乐观以及坚强的女人。
对于到底是选择到德永一中还是德康一中,我确实没有作更深层次的考虑。你知道的,一个少年,年纪尚轻,在有父母大哥的庇佑之下,完全与面临的困境隔开来,自然不会有深刻的思考。
我们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其实都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并没有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看待德康一中的转变。事实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德康自最近三年开始,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所谓“穷则思变”,到我们这一届它已焕然一新,在三年后的高考中全县第二名就出自德康一中。
如果“站在上帝的视角”、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当时我和哥哥都去德康一中,或者我们中的一人去德康一中,又或者我们中的一人放弃读书而选择打工以支持另一人,后来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呢?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人生不可重来,我无法搭乘时光穿梭机回到过去,重新作出选择,至于能否改写结局没有答案或者答案无人知晓……
我们的录取通知书是父亲去领取的,那天父亲洗了头发,打理了发型,换了一身提前洗干净了的衣服和鞋子。对于常年蓬头垢面的他们来说,这已经算是最隆重的迎接方式了。
“老师,你好!我是林路和林生家父亲,我来取一下录取通知书”,父亲对办公室的老师说。
“林路和林生两兄弟厉害了,同时考入德永一中,在考入德永一中的十五人中您们家就占了两个名额,以他俩的成绩,到了高中再继续努力,到时考个大学,机会是非常大的,您老就等着享福吧”,办公室老师和父亲说到,脸上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借你吉言,我也希望他俩好好努力,挣取考个大学”,父亲回答到。
农村是个有趣的地方,即嫌弃你穷困潦倒,又妒忌你志得意满。父亲对此十分清醒。
“这才刚刚开始呢,三年后考不上大学,那一切都惘然,耗费钱财不说,还浪费了时间”,面对恭维,父亲回答道。
倒是村里的李富有大哥,闺女没考好,整日酗酒,出言不逊。
“考上高中没啥了不起的,还得看能不能考上大学呢,再说现在出去打工也很挣钱的”,李富有见到父亲并对此说到。
“你说的对,能考入大学的学生确实不多,只是现在哥俩年纪还轻,这么小就去打工还有些于心不忍,就当让他俩去混个高中毕业证,如考不了大学再去打工吧,我听说这会有个高中毕业证相对而言还是能更好找到工作的”,父亲回答道。
李富有没有再说话……
第二年,我和哥哥在德永一中等来了李富有家闺女,她复读一年考了进来。
龙塘村距德永县城一百五十公里,去往那里需要搭乘中巴车。我们家可能遗传了晕车的基因,三个姑姑、父亲、叔叔以及我们的兄弟姐妹都有晕车的通病,对此,要父亲送我们到学校可以说“任务艰巨”,但最终也不得不踏上去往德永的汽车。
一路上,道路蜿蜒崎岖,我们三人吐的是死去活来,虽无心看车窗外的景色,但随着汽车的驱离,窗外的风景越来越陌生,我们深知我们离开龙塘已经越来越远……
从相对寒冷的龙塘出发,一路向西,气温逐步升高,再逐渐回落,经过炎热干燥的德康镇,最终到达温热的德永县城。
一路上,从最初的零星玉米地,路边地头稀散分布的芭蕉树,到后来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整片玉米种植地,整片的规模化种植香蕉、烤烟、荔枝、龙眼、芒果……
最终,我们顺利到达德永一中,开启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