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天夏

第四十三章朝堂?菜市口?

    这林休远的一番说辞,明显就不是突发奇想,简直是有板有眼,深思熟虑的结果。

    那么,若说这是阳谋……

    迁都?还是迁到南阳城去,南阳城那里可是有个南阳王的,天启帝可还没到老迈昏庸,记忆力好着呢,这天子与封王同处……

    况且这南阳王居密报来看,其与太后过从甚密,看来此事大概率是太后安排的,这是要朕进入那南阳城,进入这太后的地盘里么?

    天启帝心中不喜,可不能流露于言表,这太后如今借着南阳王之势,也算是羽翼丰满,甚至就在这朝堂之上,只要下巴没毛的,基本都……

    这么看来,直接动手……不可!

    再次面对朝堂诸公,皇上笑脸相待,乐呵呵地朝林公示意,“这南阳城有什么好处么?为何不是西幽,或是东极呢?”

    西幽乃是大夏西方的大城,东极乃是东方至东,与东方的诸多门派接壤,而这南阳城乃至南,皇帝此问可不是单纯的提问,此话有深意。

    这林公闻言,打了个冷战,抬眼看了眼太后,见太后面色如一,心中暗定,便再次作答道:“陛下,西方幽城乃大夏边陲,佛国又日复一日地在蚕食我大夏,若陛下迁都于西幽,恐佛国知晓后生变,岂不与人机会?”

    他顿了顿,像是咽了咽口水,随后继续说道:“而那东极,乃至东之城,东方诸门虽一往与我大夏交好,可江湖草莽之流,还是需防范于未然为好。”

    皇帝眯眼,他心里很是清楚东西两地为何不可的原因并非是此人所说的这般。究其根本,其实很好理解,西幽对于太后来说很不错,毕竟与佛国相近,但皇帝是万万不会同意的,倒不如直接否定,以安皇帝的心。

    至于东边……这太后怕死,怕那边冷不丁地来个清君侧,她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想来想去还是那南阳城最好,有南阳王在,她在那儿,可以高枕无忧。不过……皇帝不想去呀,去了那里,那岂不是要被南阳王“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天启帝不傻,他聪明着呢,不然怎么会想出十年前那安西之策?但他没有表露出自己的不喜,一是他还不想和太后那妇人彻底撕破脸皮,二是,他在等,对,他在等。

    他两手背在身后,右手的大拇指与其余手指搓动着,这是个信号!

    很快,一位大臣出列,长相普通,但双眼中炯炯,浓眉大眼,国字脸,一副刚正不阿的模样,其外,要说与方才那两位最大的区别,那就是他下巴之下,那直到胸前的一撮长须。

    他出班,行礼,“陛下,臣有异议!”

    天启帝嘴角勾起了微笑,但很快就隐去,吸了口气,扫去了先前因那林休远迁都之策而堵在心口的一股浊气,带着些赞许地说道:“爱卿有何见解呀,但说无妨。”

    “陛下!”出班的这位大臣再次行礼,这礼数可比林休远与那秦有方周全的多了,以显对天启帝的尊敬,随后开口道:“这迁都南阳,微臣以为……不妥!”他回答的时候,眉头深皱,一副深思熟虑的模样,导致所说所言,极有说服力。

    但老秦和老林可就炸了毛了呀,怎的,拆台啊?而且还是当面拆,更是当着太后娘娘的面?

    这俩人急了,但因此人地位颇高,倒也不好发作,求助般的看了看太后,见那美妇人还是那般端坐,看样子是没打算下场了,无奈,对天启帝拱手行礼道:“陛下!老臣此策权为社稷计,不敢有丝毫私心,还望陛下明鉴!”

    哟,耍赖皮了是吧?

    明白皇帝对自己二人是全无好感的,既然先天就输了一筹,那还争个毛线,直接就拜倒,呼一声天下为重,叫一声社稷为重,要是再跟他扯,是不是直接就是乞骸骨了?

    天启帝很清楚这二人的想法,只要是太后一直未曾说话,这俩个小老头慌了,怕靠山不稳,但先前说的话又覆水难收,故而直接摆烂。

    那位刚出班的大臣不屑的瞄了二人一眼,继续道:“陛下,迁都此计虽可解一时之困,但却不利于朝廷,若世人认为我大夏天子怕了那蛮妖,那岂不是……”

    “呵呵……”突兀的,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响起,天启帝侧目,望向那沉默到现在,许久也未曾说过一句话的太后,此时,她终于还是开口了:“谢公所言,莫非是认为我大夏天子就该在这不毛之地继续办公批奏,在这露天之地与尔等谈论天下之事,在那破败不堪的皇城内安寝么?若是如此,那我大夏天子又与街头那些乞讨谋生之人有何差别?”

    秦林二人见太后开口,顿时来了底气,马上帮腔道:“太后所说极是,一国之君,怎可失仪?既然皇城已毁,不迁都又能如何?天子乃是一国之君,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陛下,三思啊!”

    悲呼声都快带着些凄婉的意味了,不知道的,听了这声“陛下,三思”都还以为皇帝要对他做些什么伤风败俗之事了呢。

    “大胆!”那被太后称之为谢公的大臣一听此言大怒,脸上顿时充血,满脸通红,吹胡子瞪眼道“无耻之徒!竟敢曲解圣人之典,君子不立危墙,是这意思么!简直是无耻之尤!”他直接朝着天启帝跪下,高呼道:“陛下!此二人如此曲解圣人之言,简直有辱斯文!此为不孝!且心心念念着想要行迁都之策,此为不忠!还望陛下明查,将这两个不忠不孝的东西拉出去处死,以儆效尤!”

    读书人都以儒圣门生自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故而,不敬儒圣便可称之为不孝。

    “大胆!”这美太后赶忙搭救自己的羽毛,此二人若是被冠上不忠不孝,那自己铁定也得被泼脏水,不帮上一把不行。更遑论,若是寒了手底下人的心,后面那还有人敢为你卖命?

    三旬出头的美妇人娇声道:“此为庭议,虽非在朝堂之上可也是庭议,换了地方就不知道规矩了么!尔等行径与那菜市口的妇人又有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