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随想

96

    第二天,由刘大河牵头,召开了村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解决五百亩机动地的事情。

    原来,这些租种机动地的人与原村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原村长未开过任何会议,未经过村委会其他成员同意。

    私下里,以每亩三十到五十元的价格,将这些地租给了本村二、三十户人家。

    有没有承包合同,不清楚;收了多少钱,不知道。

    这些钱也从未上过村委会的账。

    村委会全体委员讨论后,一致认为:未经过村委会会议,擅自将村机动地对外承包,这是违法的;

    所收承包费未上缴村财政,这也是违法的。

    会议最终形成如下公告。

    公告

    全体村民:

    在村委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下,在乡政府、县扶贫办、县农业局有关领导的支持下,我村争取到市扶贫办无息扶贫贷款五百万元,用于我村蔬菜大棚建设。

    大棚建设用地为我村村委会所有的五百亩机动地。

    该大棚建成后,将以合理的价格出租给我村村民使用。

    将为我村村民迅速脱贫致富,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查,该地在承包过程中,未经过村委会全体委员开会表决,既无会议过程,也无会议纪录,纯属个人行为,村委会不予承认。

    该地在承包过程中,是否收过承包费,收过多少承包费,收了多长时间承包费,村财政也没有任何纪录,也属个人行为。

    如有经济纠纷,请找当事人解决,与村委会无关。

    经村委会研究,表决如下:

    一、秋收后,村委会收回机动地使用权,用于蔬菜大棚的建设。

    二、如有异议,可到村委会、乡政府反应相关情况。

    三、如有个别人,因为个人私利,阻挠大棚建设,形成的误工费用和其他经济损失,完全由其本人承担。

    望全体村民以大局为重,为全村脱贫致富做出自己的贡献。

    清水湾村村委会

    特此公告

    ×x年xx月x×日,

    又用大白纸写了五张公告,盖了村委会的公章,张贴在了村里的显要位置上。

    并通过大喇叭,通知全体村民,下午两点半,在村委会小广场上召开全体村民大会。

    下午两点半,全体村民大会如期举行。

    主席台上坐着的是村委会八位成员,台下是本村村民。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会,是一次关乎每家未来能否富裕的大会。

    所有能走路的、已懂事的人都来参加。

    小广场上乌泱泱坐得是满满当当,比往常村里唱戏时的人还要多。

    会议由副村长主持,会议内容有三项:

    一、由村长刘大河作建设蔬菜大棚的意义及前期筹备工作的报告;

    二、机动用地作为蔬菜大棚建设用地的讨论;

    三、机动用地作为蔬菜大棚建设用地的表决。

    会议在一片欢呼声中结束。

    那些承包村委会机动地的人没敢再吱声。

    办完这件大事,刘大河确实有些累,便在家休息了几天。

    但他自己的事也刻不容缓了,二级建造师的报名日期就要到了。

    报完名,刘大河在家专心复习。

    他预想着,要在九月份的考试中,一次性通过。

    参加完二级建造师资格考试之后,刘大河又忙起了蔬菜大棚的事。

    建造蔬菜大棚,光靠蛮干肯定是行不通的。

    经过乡里和县农业局地协调,刘大河去省农大寻求专家的帮助。

    省农大很重视这件事,专门成立了农大技术扶贫组。

    组长由校长兼任,副组长由常务副校长担任,测土、配肥、灌溉、大棚建设、蔬果种苗、棚间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为组员。

    与清水湾结为了扶贫对子。

    这件事还被市、县两级电视台报导过,刘大河也名扬一方。

    省农大技术扶贫组在刘大河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五百亩机动地。

    土壤专家测土后认定,土质完全符合蔬菜生长条件。

    灌溉专家指出,五口井肯定不能满足供水需求,至少还需再打三眼井。

    所有供水管道必须采用暗管,大棚施工前就要预埋。

    大棚建设专家经过勘测,结合村委会资金情况,建议大棚应建成半拱式结构。

    外墙用土坯和砖混砌而成,封顶四层用砖与混凝土筑成。

    既省钱,又保温,还坚固,便于后续施工。

    前面的拱梁采用钢筋混凝土梁,便于就地取材,就地浇注,就地安装,也尽量地减少了对薄膜的损伤。

    种苗、管理方面的专家答应,农闲时节,在村委会举办专题讲座,培训村民。

    九月底,省农大技术扶贫组便把蔬菜园区规划图、施工图、混凝土拱梁图、暗管分布图等都交到了刘大河的手上。

    秋收一过,蔬菜大棚的建设便全面展开了。

    刘大河的父亲领人在制作土坯,副村长组织人手拉砖,钢筋工工友们正在浇注拱梁,表叔的人手在砌大棚的外墙,王德龙已经把进水管埋好走了,村委会其他成员带人固定大棚的拱梁。

    刘大河不时这里走走,那里瞧瞧,确保工程的质量。

    深秋的田野一片萧瑟。

    秋粮已经全部入仓,留在地里的只是些收割后的秸茬。

    杨柳树的树叶已经泛出了金黄,一阵秋风吹过,那些叶儿便化作万千只金蝶,在空中飞舞。

    天空是那么湛蓝,那么深远。

    时而飞过一群大雁,有序地排了队,唱着“呕--啊”“呕--啊”的号子,向南飞去。

    冬天就要来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