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从八百万员工开始

第26章:我的员工有着落了

    章弘光最近特别的焦躁。

    自从他拿到秦广的那份创业计划书之后,就躁动了起来。

    他以前基本没有接触过制衣行业。

    拿到那份创业计划书之后,他才知道,原来成衣加工也挺赚钱的,一个五百人的加工厂,做得好,一年赚一千万轻轻松松。

    他家是有钱,但那是家里的钱啊。

    章弘光从国外回来之后,就进了自家的房产公司,拿固定薪水,一年也就二十万不到。

    当然,他在公司里有股份,每年分红有好几千万。

    但如果能自己搞一番事业,一年稳定赚个千把万,谁都愿意做。

    不过章弘光并不是那种,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公子哥。

    他以前没有接触过成衣加工这一行。

    拿到秦广创业计划书之后,以他外行人的眼光来看,这份计划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他也知道隔行如隔山。

    好在他有一个朋友就是成衣加工行业的。

    通过这个朋友,在拿到这份创业计划书的第四天,他找到一个业内大拿。

    对方在一个好几万人的大厂中,担任总经理。

    这大拿一看到这份创业计划书,便立即赞不绝口,章弘光便知道,自己想的没问题,成衣加工的确很赚钱。

    不过这位大拿也告诉章弘光,计划书是计划书,真正实行起来,他一个外行人是很难搞定的。

    成衣加工这一行,这几年是能赚钱。

    而且是普遍能赚钱。

    但那种数千上万,甚至数万人的大厂,因为各种原因倒闭破产的也不在少数。

    一个外行人,贸然进入,就算手里拿着一份几乎完美的计划书,失败的可能也会更大一些。

    章弘光于是邀请这位业内大拿,来担任自己的厂长。

    可人家在数万人的大厂里担任总经理,一年光工资加奖金就有上百万,搞点油水,一年两百万都不止。

    脑袋被门夹了,跑你新开的,才几百人的小厂里做厂长。

    哪怕章弘光愿意给对方一成干股,这位大拿都不愿意。

    不过还是给章弘光推荐了一位厂长。

    于是章弘光花用每月一万的高薪,从会稽把这个厂长请了过来。

    这厂长名叫洪江泉,今年已经五十,是一个相当老成的男人。

    洪江泉一来,章弘光就立即把秦广的那份创业计划书给了他。

    然后这份章弘光自己,没有看出半点毛病。

    连那位掌管着数万人大厂的业内大拿,也推崇不已的几乎完美的创业计划书。

    被洪江泉贬的一无是处。

    有些东西就是这样,外行看着牛逼,业内大拿也觉得牛逼,偏偏那些在业内混了几年,十几年,自身有一定水平的人,却觉得不牛逼。

    “这份计划书看着完美无瑕,但做的太过理想了,实施起来却几乎不可能。”

    “我们别的不说,只说这单件流,我是没有本事排产单件流,你要是坚持按单件流来排产,就另请高明吧。”

    这是洪江泉的原话。

    章弘光自然不会,只听洪江泉一个人的。

    于是他又找到了那位做成衣加工的朋友,跟着他去了一些大制衣厂调研了一番。

    才发现洪江泉真没说错。

    单件流的确是效率最高的流水线解决方案。

    但成衣加工中的单件流,不但对管理的排产能力,要求近乎变态。

    对普通缝纫工要求,也远超一般流水线员工。

    就算是那种几万人的大厂里。

    也仅仅只有一两条,多的也就十来条单件流流水线。

    他开一个五百人的小加工厂,想做单件流流水线,不是完全不可能,而是几乎不可能。

    关键是,秦广的这份创业计划书中。

    开制衣厂之所以这么赚钱,单件流是其中的关键。

    单件流流水线的效率,比普通流水线的效率至少高两倍。

    他才明白,原来成衣加工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没能力用单件流排产,就只能用普通的流水线方式排产,效率一下子就低了一半,这意味着,本来一年可以赚一千万,现在就只能赚五百万了。

    但章弘光也没有退缩,一年五百万,也不少了。

    反正厂子开起来之后他就不用管了,一切交给厂长就好,他只要派一个财务过来,然后等着分钱就行,根本不用劳心劳力,白得五百万,谁都愿意。

    洪江泉来了之后,原本像是无头苍蝇一样的章弘光,一下子变得井井有条起来。

    厂房是现成的,他只需要购买机器就行。

    章弘光还算大方,裁剪车间、成衣车间、尾部车间,但凡是常用的机器。

    他都买了回来,而且买的都是带电脑控制的。

    就连尾部车间中,要好几万一台,带电脑控制的凤眼机,他都买了三台。

    才五百人规模的制衣厂,他就买了四百万的机器。

    洪江泉能力也的确不错,加盟章弘光的制衣厂不过短短四天而已,不但帮忙购买齐了所需机器,还将机器全部布置完毕。

    将整个厂子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了。

    到此时,他们就只等着开工了。

    可直到这时,章弘光才发现,他根本就招不到员工。

    “老板,你不是说,招人很简单的么?”

    此时,俩人站在空荡荡的成衣车间中,洪江泉的表情中已经有些怒意了。

    数天前,章弘光提出以一万一月的高薪挖他过来,洪江泉本来是不太愿意的。

    因为章弘光的厂子里什么都没有,连一个员工都没有,一切要从头做起。

    虽然他在会稽当厂长只有六千块钱一个月。

    到章弘光这里,一下子几乎翻了个倍。

    但洪江泉今年已经五十了,不是什么小年轻,他在这一行做了几十年,知道员工难招。

    现在临近年底,章弘光一个员工都没有,厂子就算开起来了,今年反正是别想赚钱了,明年也难说,甚至大概率会亏损。

    五十知天命。

    洪江泉明白,章弘光一旦亏损了,自然不会继续给他高薪。

    可章弘光拍着胸脯保证,普通员工不是问题,只要厂子开起来,他随随便便就能拉来几百人。

    洪江泉这才跳槽到了章弘光这里。

    而章弘光也的确是这么想的。

    作为一个外行人,一方面他并不知道开制衣厂,最难的不是资金问题,而是员工问题。

    另一方面,他曾有过大规模挖人的经验。

    没错,美雅制衣厂的那些员工,就是章弘光挖走的。

    章家与苏家联姻。

    但苏美雅一直不太愿意,心心念念的想做自己的服装品牌。

    不愿意嫁给章弘光。

    章弘光便找到了他那个做成衣加工的朋友,让这个朋友帮他找了两个极度缺人的成衣加工厂,然后他自己又补贴了一些钱,给这两个加工厂。

    分别把秦广的老乡和那批赣地人都挖走了。

    美雅制衣厂也因此一度面临破产倒闭的危机。

    章弘光想以此来让苏美雅放弃自己服装行业,转而去学习建筑设计,然后跟他联姻。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次的成功的‘挖人经验’,让章弘光以为制衣厂的普通员工很好招。

    现在他自己开制衣厂,便又找到了那位朋友,帮他挖人。

    可现在,差不多十来天过去了。

    一点消息都没有。

    他甚至让人去找了好几家劳务派遣公司,去帮忙挖人。

    但到现在也依旧没有任何消息。

    此刻,面对洪江泉的质问,章弘光讪讪一笑:“放心,人会有的,我很快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你是想去别的厂挖人?”

    洪江泉是老油条了,一听章弘光这话,就明白了他的打算。

    章弘光笑着道:“不错,我已经找朋友去做这件事了,还找了好几个劳务派遣公司,只要我们舍得给签字费,最多半个月,我们的厂子一定会坐满员工的。”

    “希望如此吧。”

    洪江泉却并不乐观。

    “放心,只要有人肯来,签字费我不会吝啬的,隔壁美雅制衣厂你知道吗,前段时间就连续被人挖走了两拨人,当时对方厂子给的签字费也就是两千块而已,大不了我给三千,我不信挖不到人。”

    章弘光大气的说道。

    “三千的确很高了,大多数普通员工一个月工资也就千把块钱,他们突然跳槽,最大的损失也不会超过这个数,你现在一次性给他们三个月工资,的确很容易挖到人。”

    洪江泉点了点头。

    只要签字费给的高,挖人还真不是问题。

    否则,人家做的好好的,凭什么跟你走,现在临近年底,大多数人都想安稳。

    就在此时,章弘光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拿起一看,顿时就笑了:“看到没,超级人力资源公司的电话,他们是劳务派遣公司,现在打电话来,肯定是我的员工有着落了。”

    章弘光笑着接通了电话。

    “你说什么,你能一次性给我找两百个熟练工过来?”

    “你开玩笑吧!签字费居然要一万一个,现在普遍行情价也就一千到两千而已!”

    “你说真的!这两百人都有单件流流水线的经验,能够排出十条单件流流水线?”

    “你没吹牛?这两百人相当于普通五六百人的工作效率?”

    “好,我这就过去看看,看看你说的这些人究竟有没有这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