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雀

第1章 楔子

    有人曾问陈洛延:

    “浩浩江水无边无际,滚滚银汉迢迢欲度。漫漫长夜,最终所找寻的不过是那早可能让黑暗吞噬的一束光,荒芜中可能早已干涸的一朵花,少年郎的肩膀上,本该挑有清风明月、杨柳依依与草长莺飞,而这些本该美好的事物终归在这浩浩长路中磨平,你这么活,不累么?”

    陈洛延闻言,嘴角略微下压,满脸苦涩,但是少年的眼神,坚定不已:“累啊,怎么不累,但是在我无事时,便时常回想,隽曦城的那些百姓本该拥有很美的来生,端锦山的那位乡下丫头,本该与自己的夫君传就一段令人艳羡的佳话……可这些还是没有实现。”

    陈洛延眼眸低垂,似是兴致不高,但少年的天性仿佛如此,烦恼来得快去的也快,马上便变得神采奕奕。

    “在我很累的,甚至想要放弃的时候,我便想,我现在的努力以后肯定是有用的,到时百姓安居乐业,鬼不再为祸一方,神有府,有香,知泽被苍生,仙不会只为了一时喜恶而不顾天下兴亡,我就觉得,我的这些努力其实都是值得的!”

    说到这里,陈洛延那清澈见底的眼眸之中竟有些许泪光闪动,“而且我答应过陆先生的,不管这条路有多难走,我都不会放弃。”

    陈洛延雾眼朦胧欲坠泪珠,但是一双眼眸清澈如洗,开心,遗憾,欢喜都在其中流淌,绢绢悠而长。

    “其实这些就像是让天下终归…终归……”

    陈洛延言语微顿,几经周折后双手拢袖略微思量,须臾只见他一扫之前的阴霾,骤然大放光彩,抬头神采奕奕道:“大同!让天下终归大同!”

    那人微微一笑,神色之中满是如何都遮掩不住的赏识,望着少年清澈如溪涧悠泉般的眼眸和春意匆匆般还略显稚嫩的面庞,内心突兀油然而生出一股压抑不住的心疼与担忧,不禁伸手轻轻帮少年拍去肩膀上的尘埃,整理好被山林微风吹散的凌乱衣襟,大道之上穷山恶水大可一剑开道,但人心荒庙破寺,修补是何其艰难。

    “陡然间的大放光明,散不去肩头的深沉夜幕,世间万般美好,都抵不过天晴后的杨柳依依,不如试着放下一身的浩然正气,先挑起清风明月与草长莺飞,少年郎嘛,既然要登山为峰,那便孤负清风勇歌行!”

    陈洛延听得匪夷所思,随即眼神中追忆、缅怀、悲伤皆有,他想起初见陆先生时的春风和煦,也想起陆先生临终前见他最后一面时给他的话语,他那时并不理解,可现在想来不就是这般意思吗?

    遇事先有恻隐之心,可天下不平事何其多,即便“仁心”大彻大悟,也绝不可能将其一一而平。人生苦难坎坷,即使是君子大贤之人谁又敢自称做事最为尽善尽美,偶尔疏漏太过愧疚,会将本是澄澈的心境划出难以修补的裂痕。既然认定了大道直行,拿出十二分力气将其走的更好就是真正的完美无瑕,不要时时刻刻钻牛角尖,一味地禁锢自己的思想,追求大道至美,那样只会反受其累。

    陈洛延蓦然放声大笑,背后颤鸣长剑铿锵出鞘,似乎再也不惧了穷冬刮骨锥心的寒风,毅然顶着凛冽的清风拂面,御剑远游!

    如一只与落霞齐飞的孤鹜,孤单形影却泄胆放歌与天地共鸣,悠悠越向更为美好广阔的天际。

    那人望着心境大变的少年,好似在无形之中卸下了万斤重担,不禁心情大好,轻声道:“读书时莫要咬文嚼字,做事时莫要一意孤行……”

    “与人说话时却要三思而后言,切记无意间的言语最伤人,出言有尺度,嬉闹有分寸,方是君子所为……跑题了!”

    眼珠子滑溜一转,尽显皎洁神色,低头故作沉吟道:“道是春雨濯新柳,泉漫芳塘流。沉暮半月含羞,肩上海棠依旧,风狂雨横行且愁,夫道满痍陋。少年挟雄风满洲,歌行万里御剑便远游!”

    孤负清风,少年歌行。

    止境遍天下,万籁俱寂,唯有绿意葱葱的茂密枝林,几声麻雀啼鸣,既是乘风快哉的潇洒,亦是泪沾衣裳的撕痛。

    如一柄震撼世俗之锋利长剑,出鞘所激荡而出的无形剑气,直冲云霄斩去圣人拟定的规则,以万物皆不敌之姿破除这方天地的寂静。

    那人对此仿若未闻,而是对自己即兴创作出的佳诗思绪倍甚,低头轻声道:“拥诗以思无邪,说的……真他娘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