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要造反

第二章、荧惑欲扰紫薇星,天下乱象初始平(新书求一切)

    东华门都快动刀剑了,大乾天下,三百四十三名进士被一人拦在东华门不得出,百姓探首一盼、报喜的、说媒的、抓婿的统统只能候着。

    这件事情除了已经看过一次热闹的李易惬觉得可悲之外,所有的惊叹至极,感叹活久见,吕奉先方天画戟捅了董仲颖——真是笑开了眼。

    恭王的车马出了洛阳城,其实恭王府在洛阳城内,但李易惬几乎没有怎么住过恭王府,原因很简单,他有一所更大的园林,便是洛阳城西的玉林苑。

    而且玉林苑容易跑路,穿过那片皇家园林,就是崤山,借崤山入秦岭,关中、巴蜀皆可去也。未得胜,先虑败。

    不仅如此,玉林苑范围大又是皇家园林,少有人烟,不易被监视,早年赏个郑王驻马,顺理成章成了李易惬出馆之后主要的住所。

    而且,李易惬还在其中养了死士三百,皆是能骑能步的善斗之辈,马自然是郑王的马,虽然不多,训练也够了。

    至于影视剧里,在城里王府挖地宫养私兵死士,纯属脑残,根本不现实。

    李易惬通过车驾三分,混淆视听,让各方监视之人搞不明白他去了哪处,这是历史上惯用的手段,用处不大,但是恶心。

    李易惬在马车之中枕在美人膝上,玉手持芭蕉,香风扑鼻来。

    有小厮骑马赶来,跳上车架,扒着门边也不吭声,只等里面完事了通知。

    李易惬起身端坐,让人进来,那个小厮用着一块乌青色丝巾缠发,是为李易惬麾下情报系统——乌青小馆。行走人员皆以小厮打扮。

    小厮进来也只是跪在门口,还是不说话,也不抬头。

    李易惬开口让小厮起身说话,小厮才拱起身子,在看来很大的车厢里,简单描述东华们的情况。

    程子潇先是在程序与进士和礼部里负责进士唱榜的官员争论,官员本是想让一队御林军驱赶。

    谁知御林军虽然口头答应,嘴上也在绕,一会说:“陛下本来有旨令,今科放榜,不禁百姓东华门围观,原则上程子潇是站在东华门门口“围观”。

    动手打人、不让进士出门又是另一回事了,要找洛阳令和刑部。

    我们?我们是宫门值守得禁军,我管你门外血流成河。

    “你说这个情况特殊,我知道呀,我这不找人去上面申请了,我得见上面得条子才能动手。”

    为此,程子潇还想出题考考这群新科进士,太子党的自然不愿意,让太子派人往上告,丢些颜面趁机整死这位十二皇子得的首席门客,也只算是个小亏。

    但新科进士中也是有十二皇子的人,他们就跳出来应下来。

    皇帝那里有十二皇子在朝中的大佬,大乾御史大夫莫有道,他是十二皇子的舅姥爷。

    他先是抢先汇报科举“可能”有舞弊现象,待到太学祭酒前来告状,莫有道趁机把他与大夏女谍探有媾和的事暗示一二。

    精虫上脑、半惊半怕的他自然有所顾忌,也就软化了些。

    这一条秘密可是十二皇子一派偷偷卖了前线一条粮道的消息才从大夏那里换过来的。

    这件事的谋主还觉得程子潇太迂腐,他觉得这一条“妙计”一石二鸟,即坑了投靠太子门下的武将,又掌握了太子党中三号人物的秘密。

    果不其然,在皇帝明显的偏向下,选择让程子潇试试新科进士的水分。

    他便摇身一变成了这场闹剧的总导演,剩下的就全看当今皇帝对这位小儿子有多么宠爱,对太子多么不满了。

    太子两岁被先帝立为太孙,备受宠爱,父凭子贵,才有当今的“好皇帝”。

    终究是权力害人,皇帝登基,太子毫无疑问进了东宫,先皇遗留给这位太子的班子可不得不谓之惊人。“太子三师”的咖位可比“皇帝三师”的还要大。

    但太子年逾三十,二十余载,那些元老都快死干净了,皇帝先后扶持襄王、端王、信王与太子对抗,如今备施宠爱于十二皇子,大有移储之意。

    这些都不是李易惬最关心的,李易惬更关心的,就是他也不知道关陇那支是来调防的,禁军本就是信王的大本营。

    “启禀殿下,换调的就是凤翔军,前段时间,凤翔南下,曾平给我们来信说要撤镇,所以南下。”

    李易惬手中的杯子都要捏碎了,心中暗想:“他肯定是再隐瞒我,他要反水?毫无预兆,他现在到哪里了?又要干什么?

    李易惬决定要动手了!

    即使有了凤翔军那一支变数,但无关紧要。

    京城军事力量又分四股,宫廷禁卫和御林军为一股,在皇城内驻扎,人数不多,共计小万,需要靠威逼利诱才能收服。

    第二股是兵马司,又叫缉查兵马司,主要负责内外城的防守和秩序,兼职干了部分衙役的工作,属于信王一脉,有接近两万兵马,但战斗力不好说。

    驻扎在京城外的禁军和羽林军,羽林军与御林军本属一体,但分营已久,虽然同一个老大,但早就不是一家人,羽林军也可以算是御林军的马军。

    禁军三镇大约有个十万多余,羽林军八千正兵,辅兵与马仆也有万把之属

    李易惬不可能全掌控,但拿下众多中下层军官,凭借信王的将门背景至少能让他们保持中立,如果移镇而来的凤翔军听话的……

    这还要感谢必须陛下的神助攻,皇帝前些日清洗禁军和羽林军,接班的是前几年讨伐西南蛮的湘黔厢军团,早已被我操控。

    虽然这次战役最大的果子被十二皇子的舅舅,兵部侍郎假云南安抚使莫德彰,德彰是真的没有德行,把所有功劳都按在自己身上,自己却一直躲在长沙,连贵阳都不敢去。

    带领打仗的是李易惬私下的一张王牌,用那位穿越者偷来的王牌,

    林宪,几乎就是翻版韩信,而且价值理念更是有点“仁慈”,主张严兵以勿扰民。

    可能是因为幼时遭受兵灾,从小无父无母,流浪到洛阳城,加入混混组织,在打群架领悟带兵能力。

    原本应该是那位穿越者去做伯乐,但李易惬重生早早找到他,并让其接受良好的教育,花费手段,让他不以信王或者恭王的门路从军,早早为这场必输的战争做足了准备。

    林宪不负众望拿到了兵权,收复了西南、黔中两路做根基,练出了近二十万能征善战的大军和大量骨干中下层军官。

    现在这支大军就食西南两道,等着朝廷拿出赏赐,朝廷拿不出,就想着把肢解拆散这支大军,避免反叛。

    第四股力量是功勋将门家里的私兵,和其曾经的退伍老兵。现在知道六皇子信王对恭王集团的重要了吗?如虎添翼不止于此。

    李易惬回到玉林苑时天色已晚,但三里外就打着百盏灯笼,一直接到住处,府中内眷,都在大门口候着,莺莺燕燕大约百来人。

    其实李易惬没有立王妃,虽然他出馆封王了,也早过了成婚的年龄,但皇帝始终想不起要给他赐婚,倒是郑王叔,催了好多年,李易惬表示没有找到合适的。

    郑王叔也没有多说,其实他也没有立王妃,侧妃倒是五六位,也没有留下一儿半女,他篡位当真是为了让我当皇帝吗?

    其间怀疑什么自然不用多说了。

    郑王叔也是一个狠角色,不动声色就养了半个朝廷,有句话说,有奶就是娘。

    “启禀殿下,凤翔的曾平来信,他说他们已经到了洛阳城外的清河大营暂作调整。”

    李易惬点头,说:“请何先生来!”

    一会儿,一位头戴纶巾,衣着长袍,富有文学气息的男子走了进来,丰姿英伟,可真的是骚包一个。虽然个性奇特,但这位也是被穿越者证实的能才。

    何景明,字文标,原本跟穿越邻居而住,时而一起下棋,慢慢交友,穿越者以他为军师,林宪为帅,带着大燕女帝南下灭了大乾。

    李易惬问道:“何先生,你先前问我,为何决定要近期起事,我今天来回答你。

    陛下为稳定形势,降低夺嫡影响,开始有意识地把太子和十二皇子的相关势力外调,信王出自将门,势力得到较大膨胀。

    还有种种巧合,仿佛天运在此,无论禁军、羽林军的清洗,天下十三关的协调,使我手中力量掌控了京城和荆、扬、徐、青、交、福七州要害之地。

    在外,可靠消息,大燕女帝不满权臣摄政已久,日拱一卒积蓄力量,已在近期火并,无论谁胜谁负都对中原有心无力。

    大夏一些权贵勾连卫拉特蒙古造反,大夏短时期也伸不了手,天赐良机,我意已决!”

    大乾烂成那样子还没有亡,纯属是因为其他两国一样烂,比烂的世界呀!

    其实当今皇帝开始缓和夺嫡,也是看了其他两国的阵势有点怕了。

    但覆水难收,人心思变。

    何景明知晓了李易惬的决心,走到挂在墙上舆图旁。

    事到如今只能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