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要造反

第五章、乾元殿前称王寇,栖凤殿后恩怨旧(新书求一切)

    杨家的立场最开始事跟着大流支持太子,但太子的处境实在不好过。

    大家心里明白是老皇帝偏袒所为,只想着那个老而不死的祸害早点完蛋。

    后来老皇帝要拉一支能在军队上制衡太子的力量,便扶持信王拉拢将门功勋。

    可惜最后都便宜给李易惬,毕竟那些庶子次子跟着信王,他们还是老样子,但跟着恭王这是另一条出路。

    太子先天赢得太多,太威胁老皇帝的权威。

    能明白太师的老师在当太子太师的荒谬吗?“大东宫,小朝廷!”

    彼涨此消,太子的势力慢慢弱了,杨家子嗣少了,跟着站队的心思弱了。

    主要也是看不上信王,实在觉得此人非有人主之资,更像一个粗鄙的将军。

    也不知道贾家到底什么基因怎么强大,可贾家小一辈中也没见几个能上战场的。

    今天他的下属,拿着联名信,来此逼迫杨家四伯杨延辉站队。

    杨延辉掌管禁军一镇,一镇长官要么是都虞侯、要么是都指挥使,禁营向来是双设,避免一家独大。

    但这一镇因为先前缘故,指挥使空缺,老皇帝的掌控力最低。

    “你这是要逼迫本官吗?”杨延辉瞪着虎眼望着他,谁知那人更上前一步:“属下想杨老夫人家书,将军是收到了,那属下们的心意,将军也不妨体谅一二!”

    “我!你!”杨延辉此时下不来台阶,被硬架着。

    此时外面马蹄声扬起,营中动乱,只见外面已经分拨拔营,缴了太子和其他诸王势力下的禁军力量,羽林卫在封锁军营。

    杨延辉知道自己再不低头,恐怕就真的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你们知道忠君爱国,难道我杨老四就不是吗?”那杨延辉把头盔一摔,就气势汹汹的冲出大帐。

    帐外准备动手的校官一流都愣住了。

    “今日,废太子作乱,恭王上承天命,下应民心,平乱为国,合该大位,而朝中奸臣当道,小人横行,诸位可敢随我入京勤王!”

    “莫有不从!”众人应答。

    随后杨延辉联合其他将门子弟,修书一封,哄骗其他两镇指挥使和都虞侯来商议要事,威逼利诱皆以用到。

    内有将门子弟和湘黔厢军出身的士官,外有羽林卫和杨延辉一镇的军事压力。

    总算把禁军定在这里,但杨延辉想着的回京参与大事,自然不能实现。

    因为恭王党的反应过来后,还是觉得按原先计划控制禁军,不去添乱就是成功。

    毕竟禁军中保皇党还是太子党、襄王党、端王党仍有较大力量。

    控制营地,限制出入,不使其形成抵抗力量即可。

    他们只想控制禁军,不是想与其火并,能少杀人尽量少杀人,当然高级将领也是要清理的。

    下一步完全控制禁军需要虎符和兵部文书,来夺取兵权。

    视角回到皇宫。

    李易惬坐着大辇,在众军拥护下踏着明月最后的余辉。

    御林军投诚的将士,是不敢放在前面,被王府护卫和将门二代的亲兵家丁分割。

    一场宫变处处都要小心,绝对不能在任何一环疏忽。

    “参见恭王千岁!”众将群呼!

    李易惬过了应天门便下车步行,他开始巡察这座即将所以他的天下。

    执金吾用手中的金锤银瓜敲地仗礼!

    老皇帝在乾元殿这么久自然意识到自己被骗,自然也看到东宫的火光冲天,自然也看到乾元殿千余台阶之下的熟悉面孔。

    他也尝试突围,可惜网中鱼、瓮中鳖难有逃生的意思。

    老皇帝他想知道是谁,这么大的手笔,这么大的胆子,做这样的事情,也不避讳天下的眼呀!

    他也有过怀疑老太监何瑾忠,哄骗自己自投罗网。

    但事到如今,又能怎么办!

    台下的士兵阵阵高呼,老皇帝也听清楚了。

    原来是那个杂种——八皇子恭王李易惬,他那里来的这么大力量!是老三?他知道栖凤殿的秘密了?

    你还是来了,可是你终究要失望的!

    “让朕看看朕的好大儿!你好大的本事!”老皇帝探出殿门,攀着大柱往外探着。

    “儿臣参见父皇!”李易惬还是把体面留全。

    “汝子竟然还肯叫朕一生父皇,哈哈,来老三,别躲在娃娃身后!出来朕告诉你答案!”老皇帝此时竟然还有些得意。

    “父皇可能误会了!”李易惬面皮不动的看着他,那个秘密他重生前虽然也有接触,但终究不知全貌。

    “老三!别躲了,出来,成王败寇,朕认了,你再不出来,朕就嚷嚷的天下皆知!”

    老皇帝气愤不堪,他好像看到了那个被他玩弄股掌的小弟在嘲笑自己。

    凭什么!他才是那场淫乱后宫事件的胜者,他才是皇位争夺的胜者。

    就算父皇再怎么瞧不起自己,他也只能捏着鼻子把皇位给自己,也只能在他的太子那里埋坑。

    凭什么今天又要失去一切,好不容易把“天有两日”的局面打破,好不容意打垮东宫党,成为一言九鼎的皇帝,老三你为什么又要反我?

    你出来,我会让你失望,气得你吐血不可,这可是我藏了快二十年得秘密,就等着这个时候。

    “父皇!”李易惬打破了老皇帝的魔怔和痴想,“这里只有儿臣,这里只有平定废太子叛乱的开府仪同三司恭王李易惬!这是您赐给儿臣的开府和调动百官之权。”

    “胡扯!朕何曾有过——”老皇帝话还没有说话,被老太监何瑾忠打断。

    只见亲手递过一张圣旨,老皇帝一看又惊又恐。

    “矫诏!”语气越来越弱,回头一看,“何瑾忠,你为何要背叛朕!”

    “陛下,事已至此,还望陛下早做打算,听尽忠臣之言!”何瑾忠低眉俯首,语气恳切。

    但老皇帝怎么听也不顺耳,抽出剑来就砍,此时被旁边的侍卫一剑挑飞。

    何瑾忠连忙拉开年轻侍卫,呵护之心显然易见

    老皇帝看着挑飞他手中剑的年轻侍卫,那眉目间竟然跟老态龙钟的何瑾忠有着几分相似,回忆何瑾忠年轻之时的模样。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世上哪有没有弱点的人!”老皇帝最后的那口气也散了。

    老皇帝被几个太监架着会了大殿,恭王的人早就从一旁摸上来,要不是怕老皇帝直接横死殿前,不好操办后事,绝不会跟他逼逼赖赖这么多。

    何瑾忠,又掏出几份圣旨。

    宣读第一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恭王李‘讳’惬,禀资奇伟,赋质端凝。挺峻绰于金枝,挹英风于琼握;亢兹磐石之宗,浚发天潢之派。天意所属,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朕疾患固久,思一日万机不可久旷,兹命皇太子持玺升文华殿,分理庶政,抚军监国。百司所奏之事,皆启皇太子决之。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第二封,还未宣读怎么被拦住,程德摇了摇头。

    之后拿出剩下几封圣旨下去,这是几封关于人员调动的圣旨,是用来夺兵权,和分配利益。

    第二封显而易见就是禅位诏书,李世民都能憋两个月,他也不是那么急躁的人,虽然脸面早不要了,但还要注意影响。

    李易惬缓步走向乾元殿,登上最高台阶,回首一望,千军万马皆跪地伏拜。

    “太子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将士平身!”李易惬用尽平生力气大喊,十八年隐忍旨在今日得果。

    剩下的便是坐稳那个位置了,以后在再也不用去装了。

    老皇帝坐在乾元殿上龙椅上,程德紧跟着进来,看到此景,眼神都快能杀了那两个架着皇帝的太监。

    怎么能让他坐这里,他想做不会拉着呀!

    能不能分清大小王,这里是他能坐的地方?

    “让他们下去,孤有些话要与孤的好父皇说说。”李易惬突然对那个秘密起了兴趣。

    “殿下!”程德还是有些担忧。

    “勿需担忧,父皇已经这把年纪了,就算他有心无力呀!

    实在不行,你就在门口站着,孤悄悄说。”李易惬也理解其担忧,还是小心为好。

    他不去靠近老皇帝,旨在一旁站着,还真有几分孝子身前侍奉的模样。

    “你悄悄告诉我,栖凤宫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为什么要杀我的母妃!”

    “这是朕准备吃老三一辈子的秘密,也罢今遭落在这个好大儿手中,告诉你也罢。”老皇帝要从李易惬那里得到些恶趣味。

    甚至他没有仔细思考李易惬是如何知道的他母妃的死跟他有关。

    也对!何瑾忠都投靠了李易惬,有些秘密自然就被他知道了。

    ……

    李易惬低沉着脸,已经没有进去的意气风发,脸色难看的让人害怕。

    他老远就瞄见在殿外巡逻的信王,对程德说:“这一夜,信王劳苦功高,皇嫂定是担忧不断,让皇兄先回去休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