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军剑庄崛起实录

第六章 头颅终归龙华 故人久别重逢

    孟岸醒来的时候,周围的环境阴暗无比,仿佛被浸泡在一片墨水中。

    一张人脸突然凑到他眼前。

    那张脸是如此熟悉。明亮的眸子,轮廓分明的脸庞。

    “黄兄?”孟岸迟疑地问道。

    那张脸笑了笑。

    不对,黄兄已经死了,你是谁?孟岸感到后背发凉。

    那张脸笑着,眼神却变得凶狠起来。

    孟岸忍不住往床的里边后退了一些。

    那张脸发出的声音十分阴沉:“还我命来……”

    孟岸脸色发白,说道:“不……不是……”

    孟岸说着,眼神开始躲闪,但他却意外发现这个人没有腿。

    孟岸翻身下床,向门口跑去,他感到自己的腿都在发软。

    但刚走到门口,一个头颅却突然升了起来,悬浮在空中。

    孟岸踉跄地后退,他定睛一看,脸色大变。

    那个头颅,赫然是王敬的头颅。

    那个悬浮在空中的头颅突然开始说话:“还我头颅……”

    “不,不是……我也不想这样的……”孟岸喊道。此时的他一点点被逼到了墙角。

    没有腿的黄华和只剩头颅的王敬,带着一股冷风,向孟岸扑来。

    “不,不要……”孟岸抱住了头,他似乎能感到黄华试图用手掀开自己头皮,以及王敬啃咬自己耳朵的疼痛感。

    “不……”孟岸大喊。

    “怎么了,你没事吧。”

    一个温柔的声音传来,周围环境中的墨水也迅速退去。

    孟岸猛地睁开眼睛,坐起身子。

    “你做噩梦了?”

    孟岸才发现自己正完整无缺地躺在床上。全身被汗浸透的他,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和耳朵,确认它们没事,舒了一口气。

    “嗯,没事,不必过于担忧。”孟岸一边抬头,一边回答那人的问题。

    但孟岸一抬头,却愣了片刻。

    只见站在自己眼前说话的人,是一个妙龄姑娘。她留着差不多刚到耳边的短发,穿着白色短上衣和黑色长裙,给人一种刚强的感觉。

    在这个年头,留着短发的姑娘可不多。不知为何,孟岸竟然突然想起了助夫平反的谯国夫人、驻大凌河以挡异族的秦良玉那类的人物。

    姑娘的大眼睛也注视着孟岸。此时的孟岸有些憔悴,穿着也并不华丽,只是普通的布衣,但孟岸的眼神却很刚毅。即使他刚刚经历了一场噩梦,但这并没有改变孟岸眼中的光芒。

    孟岸一时被看得有些害羞,连忙将目光转向别处。

    那个姑娘也自知失礼,不由得脸一红。

    孟岸轻咳了一声,刚想问姑娘姓名。

    但还没等孟岸说话,那个姑娘就直接问道:“你,就是孟岸?”

    孟岸点了点头,心想这小姑娘怎么会认识自己。

    “你好,我是阳慧,朝阳的阳,智慧的慧,阳常老人的女儿。”阳慧的声音很动听。

    孟岸心想,原来是阳老师的女儿,难怪如此与众不同。

    “好啦,人没事就好,香菇胡萝卜粥给你放一边啦。”阳慧指了指床旁边的一碗粥,然后转身就离去了。

    孟岸看向一旁的一只褐色大碗。只见里面盛满了白米粥,粥上点缀着一些红色的胡萝卜块,以及褐色的小香菇,迸发出一种诱人的香味。

    孟岸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但孟岸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想要叫住阳慧,说道:“对了……”

    阳慧没有回头,但仿佛猜到了孟岸要问什么,说道:“碧湖园那边,阿爸给你请假啦。”

    孟岸坐回床,笑了笑,心想这小姑娘倒有几分聪明。

    孟岸看了一眼旁边的粥,又是一笑,拿起粥,喝了起来。

    龙华山,烟雾缭绕。

    此时已是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

    抬头望天,镜天无一毫,又恐凡心多困扰。

    一个老人快步行走在山路中,然后寻至一处密林,将一个头颅埋下,立了一块石碑。

    秋风吹过黑白相间的头发,卷起本欲坠落的枫叶。

    阳常老人对石碑拜了三拜,一时哽咽。

    他感到胸中有情绪淤积,忍不住一吐为快。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

    吴云寒,燕鸿苦。

    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

    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壮士愤,雄风生。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阳常老人吟到最后两句,声震密林,枝叶颤动。

    这是旧朝诗仙的诗,抒壮士不得志之悲愤,更寄托当今义士不遇明主之凄凉。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阳常老人情不自禁,再次重复了最后两句,差点没忍住落泪。

    他拔出剑,向天空划去。

    一道剑气自龙华山山顶冲出,随后又缓缓消散在层层云雾中。

    阳常老人手中的剑轻微地震动,散发出淡淡的金光。

    没想到啊,悲愤之中,我的剑术竟然又上了一层。

    阳常老人看着自己的长剑,有些惊喜。

    但随后,他又叹了一口气。一人之剑而已,何以护这天下。

    纵有千古剑客,可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头颅。但有谁之胸怀,可于茫茫神州之上,可容天下苍生?

    或许剑仙可以,但那真的存在吗,若是真的存在,会拔剑为民吗?

    罢了罢了。阳常老人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阳常老人在走之前,拔剑向石碑,舞动数下。

    石粉扬起,静落于地。

    十个字刻在石碑上。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一块平平的石碑,却仿佛有了万丈豪气。

    阳常老人负剑而立,沉吟道:“谭先生,你我虽不识,但我钦佩谭先生之大义,我的好友弟子虽因谭先生而死,但我们绝不后悔。今日听闻,多方势力涌入象湖宫,打探您的头颅。我虽不才,但亦知借民怒以谋逆反之事,绝不能让千万个赵恒,打着反赵恒的旗帜,来当这个赵恒。故今日将您的头颅藏于隐秘之地,他日若有机会,再为先生厚葬。”

    阳常老人许久没有说这么多话了,竟然觉得自己的喉咙有些干渴。

    果然是年纪大了呀。阳常老人苦笑了一下。

    “谭先生,走好。”阳常老人收回笑容,望着墓碑,注视良久,然后又抱了拳,缓缓收回目光,转身离开了龙华山。

    阳常老人家的小小院子,桂花树正盛开。

    有一个少年正在练剑。

    剑风忽起,桂花飘香。

    长袍飘飘,青丝飘逸。

    腰间一只玉笛轻晃,在阳光下摇曳生姿。

    “一剑指敌,二剑劈地,三剑动天,四剑任逍遥!”

    那个少年一边吟诗,一边舞剑,好不潇洒。

    “给你介绍介绍我师兄。”远处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

    那个少年听到了声音,头也不回,自顾自舞剑。

    “吱嘎”一声,门被推开了。

    两个人走了出来。

    一个是干练短发的白衣少女,一个是头发略微长的布衣少年。

    正是阳慧和孟岸。

    少年仍然没有回头。

    “兄台好潇洒的剑。”孟岸看了一眼,忍不住赞叹道。那飘逸的剑法,孟岸自愧不如。

    “哦?原来有客人。”那个少年仿佛才意识到,放下剑,准备转过身来。

    阳慧对孟岸抱歉地笑了笑,然后对那个少年吼道:“你这家伙,过来!”

    孟岸还没反应过来,他有些愣住了。

    不过,他并不是因为阳慧,而是因为那个少年。

    那种懒散的声音是如此熟悉。

    他眼睛下移,看到了少年身上的那柄笛子。

    “是你?”孟岸的眼睛一亮。

    少年已经转过身来,他愣了一下。

    “孟兄?”那个少年又惊又喜。本想负剑而立,装作潇洒模样的他,不自觉将剑垂了下去。

    “你们,认识?”阳慧看了一孟岸和大师兄,露出疑惑的表情。

    “庄弟!”孟岸哈哈大笑,冲上前去,一下子抱住了庄空。

    孟岸松开手,微微一笑:“龙华山之约,可忘否?”

    “日夜念之。”庄空淡淡一笑。

    孟岸大笑,拍了拍庄空。

    “哎呦……”庄空脸色一变。

    “怎么?”孟岸看向庄空的眼睛,关切地问道。

    “你……拍疼我了……”

    孟岸愣了一下,然后再次大笑,庄空也笑了起来。

    “喂!这里还有个人呢。”站在一旁的阳慧气得想直接离开,但又觉得不礼貌。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来来来,进屋进屋,我们一起聊聊,师妹,我给你介绍介绍这孟兄,你也为我解答解答,孟兄怎么会来师傅家?”庄空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