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统:大贺探案录

拨开乌云见明月(三)

    杨正在5天前已经提前离开了陈家,为陈书昂到留乡县这一路打点行程。

    之后将由薛勇同他一起上路。

    京城南门,陈书昂和陈家人正在话别。第一次离家的陈书昂,既兴奋又担忧。在他白净的脸上除了偶尔眼睛里透出的忧虑外,嘴角始终在微微上翘。

    与此同时,母亲崔菡和妻子苗氏则在一旁哭得梨花带雨,就连苗氏怀中的孩提也被她们的哭声惹得嚎啕大哭。

    “别哭了,别哭了!让书昂赶紧走吧!”陈子明说完后,背过身去,手也趁着别人不注意抬了起来。

    “相公,路上要小心。我和儿子等你回来。”妻子苗氏抹了抹眼泪后说道。

    “知道了,你在家要好好孝敬父母,好好带儿子。也别太操劳。知道吗?”

    “嗯!”

    “母亲,您要注意身体,父亲,您也是,儿子就启程了。”

    “书昂啊!你的药带了吗?带得够吗?衣服带得够吗!”崔菡边问儿子,双手还在不停的抚摸儿子的双臂。

    “带了很多,杨正走的时候也带了一些,应该是够了。”

    “儿啊!万事你都要小心,有什么赶紧通知家里。记得添加衣服。”

    “我知道母亲,您也要好好照顾好自己。”

    “我知道,儿啊!你……”

    站在一旁的陈子明没有说话,双手一直在腰间徘徊,泛红的眼白和微微抖动的面颊,最终让他紧紧咬住了牙关。一番调整后,终于吐出了几个字:“快去吧!赶紧调查清楚,早点回来。”

    陈书昂点了点头,之后便望向了苗氏。

    苗氏呆呆地看着陈书昂,眼泪依旧不住的往下流,木纳的表情挂在沾满泪水的脸上,只有怀里的孩子偶尔动动她才会下意识的哄一哄。

    这场话别至少进行了半个多时辰,直到陈书昂的马车彻底消失在陈家人眼前,他们才一步一回头的离开。

    一转眼,就已经过了将近1个半月,陈书昂和薛勇也来到了留乡县的管辖范围内,最多再坚持半天就可以到达县城了。

    可这几天一直的大雨,不仅使得他们的行进速度一再被拖慢,就连重新购买的马车也已经变得摇摇晃晃。在雨水和泥土混合的泥泞道路上,马车的车轮几次都被陷了进去,每次都是薛勇下车把车轮从泥泞理抬出来,而每抬一次,车身的摇晃程度就更加严重了。

    为避开一个已被泥水灌满的小坑,车夫本打算让马车绕开小坑从旁边经过,不想用力过大,马车翻倒在了旁边的小石堆上,车轮磕到坚硬的地面后直接散架,一直在马车内的陈书昂也不得不下车,步行前往县城。

    交代几句话给车夫后,薛勇就叫上陈书昂直接向县城的方向走去。雨没有停的意思,反而是越下越大。他们二人也不得不加快步伐。然而身骄肉贵的陈书昂哪里受过这种苦,走了一段距离后,明显已经跟不上薛勇的步伐了。

    陈书昂是个好强的人,虽然在体力上的不足已经显现出来,但他还是努力地跟着薛勇。眼见这一切的薛勇也很头疼,如果要休息,至少需要一个能避雨的地方,可举目看去,除了树什么都没有。在这样的想法下,不知不觉双脚的步伐变得更加快了。而体力吃紧的陈书昂为了跟上薛勇,慢慢的双脚的步伐也从走变成了快走最终转变成了小跑。

    “少爷,你看!”薛勇指了指左前方。

    “什么?哪边,雨太大了。你指的是哪边?”

    “嗯,你看见左前方,就是那了吗?”

    “哪里?”

    薛勇用手指指着他口里说的那个方向“好像是房子。”

    陈书昂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后,脸上的阴云慢慢散开,“好像真是房子,我们赶紧过去。”

    看真前方的房子后,两人不自觉的加快了步伐,朝那个方向走去。

    来到门口,停下脚步抬头一看:“义庄”

    陈书昂看着门头的这两个字,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脚也像被灌了铅水一样再也没有了提起来的力气,除了不停地咽口水外,只能原地站立不动。

    薛勇看着站在雨里的陈书昂,心里很清楚,他绝对没有敢进去的胆子,可这附近已经没有能遮头的地方了。雨水已经彻底淋透了这位少爷,浅蓝的长袍已经紧紧贴在了他的身上,而刚解下抱在手里的披风正在连续不断的滴下雨水。现在是冬天,如果不尽快烘干衣服,雨水、寒冷、哮喘,想到这里,薛勇心里不免十分担忧。

    一番思想挣扎后,薛勇还是敲开了门,来开门的是一位7、8岁的男孩,穿着已经看不出颜色的麻布棉衣,头上的辫子随着男孩的动作一摇一摇的。“两位有什么事?”

    “外面雨太大了,我们想进去避雨,雨一停,我们就走。”

    “进来吧!”随后,小男孩转身向一个方向走去,薛勇也跟着走了过去,只留下陈书昂呆站在原地。

    不一会儿,薛勇拿着一条长凳和几床棉被走了出来。

    “大人,进来吧,你就在门口这边休息,来先披上,我已经让他们准备火炉了,一会儿抬出来。”

    听到这里,陈书昂仿佛是下了天大的决心般,才缓缓抬起千斤重的双腿走了进去。四面张望一阵后,赶紧把眼光迅速收了回来,笔直地站在将要休息的门口走廊上。

    薛勇则把长凳放在走廊靠墙的位置,铺上一层棉被。“大人,坐吧!把长袍脱下来,等火炉子来了,把它烘干。”

    “大爷,火炉来了,我顺便煮了点姜茶,你们快喝。”一位看样子60多岁的老大爷抬着两个碗走了过来,后面跟着刚才来开门的孩子,他手里拎着一个火炉。

    小男孩放下炉子后,老大爷也把姜茶递给了二人。

    “公子,要不进里屋吧!外面太冷了!”老大爷的热情,让陈书昂一时很无语,正当他不知怎么回答的时候,薛勇插话道:“我家公子本不想打扰您的,只是雨实在太大了,没有办法,只能麻烦大爷了,对了,我们还有两个车夫在前面修车,能不能帮忙去通知下他们,我们现在在这里避雨。”

    “好的,我让孙子去。我是觉得外面太冷了,所以,想请你们进屋。算了,一会儿我再生一个炉子来。”

    薛勇打断了老大爷说道:“没关系,真是谢谢了!哎呀!还没有请教大爷贵姓?哈哈哈!”

    “老朽姓谢!”

    “是,谢大爷,真是谢谢了!晚辈薛勇,卯州人士,这位是来留乡县的临时巡查。”

    “哦!是大人啊!”谢大爷连忙向陈书昂行了个礼。

    ……

    雨渐渐有了小的趋势,虽然室外仍然很冷,但炉子的火烧得“噼噼啪啪”作响,两人的衣服在火炉旁烘烤着,衣服上的水渍慢慢消失,要不了多久,应该就会干了。此刻的陈书昂斜靠在墙边,看着炉子里不断闪烁的火苗,慢慢有了睡意,很快疲乏的他就陷入了梦中。

    “谢大爷,您在这儿多久了?”

    “四十多年了吧!”

    “这么长时间!”

    谢大爷沉思片刻说道:“我是在17、8岁时,逃难来到留乡县的,当时家乡闹水灾,除了我和弟弟,其他家人不是被饿死了,就是在逃难时失散了。来到这之后,我和弟弟就被看守义庄的周叔收留,后来弟弟也没能熬过来,也就只剩我一人了,也没什么去处,就索性跟着周叔在这里生活了。”

    “周叔,真是个好人啊!”

    “是啊!他一生无儿无女,周婶也过世的早。哎!”

    看着谢大爷的脸色逐渐显得沉闷,薛勇赶紧又问道:“谢大爷您孙子几岁了?”

    “小宝啊!今年7岁了,是我小儿子家的,最粘我。大儿子家的两个儿子今年都已经15和11岁了,现在在豆腐坊跟着学习。”

    “您大儿子是开豆腐坊的?真不错。”

    “是啊!小儿子是卖灯火的。”

    薛勇一脸怎么也想不通的表情。“为什么您不在家享天伦之乐?还来守义庄?”

    “哎!上个月我就没干了,只是新来看守义庄的人,家里突然有点急事,找不到人替代,所以请我帮他带守几天,本来我都已经准备启程去隔壁魏县和我大儿子,小儿子一起生活了,但又觉得不太适合,加上李老爷家的亲人横死,尸首也都放在这,我还是想着来看守几天,也算是尽尽心。”

    “李老爷?”

    “留乡县的大善人李誉啊!我们这里的人基本都受过他的恩惠,这次出这样的事,真是!哎!都死了!李老爷前个月才过世。你看,才短短一个月,家里又出了这样的事。我也是想着李老爷的大恩,觉得不能让李家人没有人看管,所以才来替他看守几天。对了,你不要和大人说,免得扣他的月俸。”

    “嗯,好的,我不会说。”

    听着谢大爷的这番话,薛勇的心里突然有了万只蚂蚁在乱窜。一种心痒毛抓的感觉涌上心头,似乎是当捕快的灵魂要觉醒一般。

    “您说的李誉老爷真是好人,我能不能去拜一下他的家人。”薛勇热情地看着谢大爷。

    “他也帮过你?”

    “嗯,差不多。”

    “好,你跟我来。”

    薛勇跟着谢大爷通过长长的走廊来到一间放着几十具尸体的房间里。

    “那边那十三具就是李家人的尸身了。”谢大爷向着房间最里面指了指。

    “谢谢!”薛勇说完后,便径直走了过去。走到一具白布覆盖的尸体旁边就停了下来。双手合十,拜了一拜,便轻轻拉开了白布。一具被烧得焦黑已辨不出身份的尸体呈现在他眼前,他站在原地仔细观察了好一会儿后,便绕着尸体走了一圈,仿佛是在找什么东西。突然,薛勇停下了脚步,俯身低下头,像是已经找到他要找的东西一样,很认真的看了又看。然后,顺手抬起旁边的烛台,凑近尸体又仔细看了一会儿。接着他又走向了第二具李家人的尸体,第三具尸体,第四具尸体……直到第十三具尸体,他都认真的寻找了一遍。

    站在门口的谢大爷看着薛勇这些异常行为,一脸疑惑,刚想走上去问原有,却见薛勇又把一块块白布好好的盖了回去,之后双手再次合十的拜了拜。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他们才回到了陈书昂所在的门口走廊旁。

    经过刚才的事情后,谢大爷一直目不转睛的看着薛勇,像是要看出个结果似的。而薛勇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便开口说道:“刚才,我是以我们家乡的方式和李家人道别,谢大爷不要见怪!”

    “哦,是你们家乡的道别仪式啊!太特别了!我可是第一次见。”

    “是啊!是我们家乡的。谢大爷,官府确定都是李家人了吗?”

    “确定了,都是被烧死的。”

    “十三具尸体都是李家人?”

    “嗯!他们是李誉的二弟夫妇,三弟、四妹夫妇,养子中的大哥夫妇、二哥、三妹夫妇、四弟以及管家和一名下人。”

    薛勇眉头一紧“怎么都是李家人,他们家只有一名管家和下人吗?”

    “没有,李家的下人有好几十的,只是每个月,李家都会给这些下人同时连续放假3天。”

    “这么好!”

    “是啊!所以好多人都想去李家当下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火这天,大部分下人都放假去了。所以烧死的除了李家人外只有管家和一名下人。”

    听完谢大爷的话后,薛勇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官府有没有说李家起火的原因?”

    “没有,官府到没有说,只是现在的传闻乱七八糟的,有说是被盗匪盯上才痛下杀手的,有说是为争夺家产而自相残杀的,还有说是因为天冷,炉子翻到导致火灾的,现在说什么的都有。”

    “哦,这样啊!”

    “咚,咚,咚!”门响了,薛勇看了一眼谢大爷后,站起身向大门走去。门一打开,谢大爷的孙子小宝就连蹦带跳的进来了。“我已经把姜汤送给他们了,你们的车也修好了,我是坐着你们的马车回来的,看见了没有,他们在那里绑东西。”

    “谢谢了,小宝!”薛勇用长满茧子的手轻轻拍了拍小男孩的头。转身回到陈书昂身边,轻轻推搡了下他,“大人,马车来了,醒醒。”陈书昂不急不慢地睁开了眼睛。“哦!来了。”

    车夫接上陈书昂和薛勇后,向县城急速赶去,争取在太阳下山前能到。

    马车内,薛勇在回想着谢大爷说的每一句话。而陈书昂则是静静地看着马车外疾驰的景色。

    “你去看李家人尸体了?”

    听见问话的薛勇先是一惊,之后便慢慢转头看向了陈书昂。

    陈书昂没有转头,依旧是看着外面缓缓继续道:“李家的火灾有可疑?”

    “不确定,刚才谢大爷在,我不好的动手验。但在我看来的确不是意外这么简单。”

    “这样啊!到时候,找仵作问问具体情况。”

    陈书昂长长叹了一口气后,继续说道:“薛总管,这次查案的事,就麻烦你了,事实上,我根本就不懂这些,你们都知道我就不是个当官的料。”

    薛勇看着此刻极其落寞的陈书昂,心中不禁生出那么一点点怅然若失,但对这起案子的关注又让他此刻有些许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