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如初写在心中

第54章 桐阁

    七月流火,暑气渐消,太阳的余晖照耀着大地,树影凌乱,薄暮下,晚风又起,卷着一片片泛黄的叶子悠扬飘过,落入到平静无波的小河里。

    此时的边境上,坐落在燕国最南边,与吴国只有一山之隔的边陲小城,阳关之中,人潮拥挤,人声鼎沸,万民涌动在街道,庆祝着他们入秋来的第一个节日——祭秋神。

    小九等人刚吃过晚饭,坐在客栈里,无所事事,无精打采。

    冯悦说道:“这等繁华热闹的场景,在这边境之地,确实不多见,我这也是头一次听闻啊。”

    掌柜的闻言,笑着走了过来,攀谈道:“几位客官啊,这个也不稀奇,就算是我,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了,也是第一次听说还有这么一个节日的,年年边关,兵荒马乱的,谁还有这个心思去求神拜佛的,大家要拜就只拜那些当官的军爷,祈祷他们可千万别打败仗,这样我们的日子才能过得平安啊。”

    小九接道:“听掌柜的如此说,那么今年这个祭秋神的活动,一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了,不然,这节日气氛也不会这么好了,大家更不会如此热情高涨呀。”

    “小公子聪慧,真是一语中的啊,这次活动是城主府公告组织的,一来是为了庆祝战争结束,老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幸福太平的日子了,二来是想以祭祀之名,来庆祝秋收,并且祷告来年可以风调雨顺。”

    小九闻言,略一沉思,倒是对这个城主耶律通有了一个很不错的印象,他虽是敌国之将,但其政也善,其人也好,想到这里,小九心里不禁暗道:“此行来燕国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可以更深入了解这个国家,知己知彼,方能有的放矢。”

    此时,刘虎像是一只热锅上的蚂蚁,看着外面的繁华热闹,而自己只能眼热的份,只许看,不许动,着实让人坐不住。

    小九看出了刘虎的心思,毕竟还是太年轻,见了热闹就想参与的心,他懂,因为他自己就很想加入其中,而且,想要了解陌生之地的风土人情,也只有加入其中,亲身经历才可。

    于是说道:“既来之,则安之。今晚这个盛会我们参加了。”

    刘虎一听,立马兴奋地跳了起来,直道爽歪歪。

    冯悦却是一脸愁容,上面一拍脑瓜子决定的事情,下面拼死拼活也得执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势之不同而已。

    街道上,人影杂沓,纷纷乱乱,大部分都是参加游街的市民,有踩着高跷,扭着秧歌的,有带着面具,不露真容的,有身着丽服,气质雍容的,也有粗布麻衣,下里巴人的,人潮人海中,人虽有别,但欢声笑语却是整齐划一,在这样的氛围下,人人仿佛置身欢乐的海洋之中,脸上想不带着笑容都不行。

    此时小九的侍卫们已经被人流冲散,只剩下冯悦和刘虎还在跟随。

    刘虎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意识已经陷入到了狂欢,而冯悦却还能脑力运转,注意着四周的人群,他不敢大意,小九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只是,紧绷的神经,也会有松懈的时候,两只眼睛盯人,也会有眨眼的时候,当人群经过一处交叉路口的时候,小九竟然不见了,当冯悦反应过来的时候,大叫不好:“刘虎,殿下丢了,快找!”

    只是当他寻找刘虎的身影时,才发现刘虎也被人流冲散了。

    此时的小九正站在一处阁楼的大厅之中,欣赏着里面的文章字画,诗词歌赋,此地正是阳关有名的文人骚客常聚之地,边关中少有的清净淡雅之所。

    此阁正是桐阁,寓意召来凤凰之意。

    小九也是诧异,外面纷乱嘈杂,此地虽在闹处,里边却极清净,仿若脱离了尘世,外面的一切都不与此处相关,大有闹中取静,以心守志,清净无为的韵味。

    此时,二楼之上,一个小姑娘的身影出现,小九不识,见之立马道歉道:“小生误打误撞,来到贵处,打扰姑娘的雅兴了,实在是很抱歉,还请见谅,若有不便,我这就离开。”

    “哎,你别那么文绉绉的,中不?我叫瑞珠,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雨玖。”

    “雨玖对吧,你上来吧,我家小姐有请。”

    小九有些困惑,初来此地,除了自己的护卫和客栈的老板,他并不认识其他人,怎么一到桐阁就有人邀请自己呢?

    正纳闷间,那女孩儿便有些不耐了,随意解释道:“我们桐阁有一个规矩,凡是进来之人,若是不留下自己的文采,是不可以离开的,你既然来了,那也不能破例,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快上来,别耽搁我出去看热闹。”

    小九不明白留下自己的文采是什么意思,于是一边上楼,一边问道:“姑娘说留下文采,是何意?”

    “就是字面意思,随便写点东西就行,若是写得好,还有额外奖励。”瑞珠一边说着,一边又指向大厅之中的一块干净的石碑说道:“诺,看到那块未名碑了吗?要是你写的让我家小姐满意,留名这块石头,天下尽知。”

    听闻此言,小九自是不怎么相信,但也不会表露出来,而是跟随着瑞珠,拾级而上。

    小九随着瑞珠来到一处书桌前,早有笔墨纸砚备好,似乎就是为自己准备的一样。

    不远处的帘幔之中,隐约可以看到一名小女孩儿,淡烟袅袅,慢捻琴弦,有高山之意,流水之思,倏忽如清风拂过山巅,遽尔似飞瀑泻于崖间,时而在大江之上,寒月小小,时而到平野之中,孤身孑孑,起伏处如疾风暴雨顷刻而下,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临结尾时如金菊夜来香,寒梅待晓发,让人泠泠有霜天寥廓,自由烂漫之感。

    小九闭上眼睛,侧耳倾听,妙曲终了,会心一笑,奋笔疾书,立马而就,瑞珠拿过纸张,走入帘幔,唇喉轻启,念道是:

    “《少年游》

    仲秋应是最美时,夜色更相宜。剪剪西风,淡淡如水,若只解心扉。

    浅浅池塘弯弯月,清酒醉白衣。泼墨挥洒,下笔万字,一笑作谈资。”

    两人细声说了一会儿话,瑞珠便走出帘幔,说道:“你叫雨玖是吧,我们家小姐觉得你写的还不错,吩咐道,桐阁的名玩字画,你随便取一件,就可以离开了。”

    小九走后,帘幔中的女孩儿走了出来,说道:“瑞珠,怎么样,本小姐的眼光不错吧,这个雨玖不简单吧,处变不惊,还会作诗,真不错。”

    “嗯呢,不愧是我家小姐,眼光就是毒辣,一眼就看穿了这个小娃。”

    “好了,瑞珠,咱们也该回家休息了,明天准备开启第三阶段的计划。”

    瑞珠有点为难,弱弱地问了句:“小姐,咱们这样,真的好吗?老爷要是知道了,不得打断我的腿啊。”

    “没事的,这事我有经验,真出了事,我照着你。”

    小九走出桐阁,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很晚了,街道上的游人也已经散去,只有稀疏的几人流连于朱青楼阁之间,潇潇淡淡,意兴阑珊,昏暗的灯光下,小九缓缓地向着客栈走去。

    小九刚一进门,正好看到刘虎在大厅里来回踱步,而冯悦则是坐在桌子旁,嘴里还不停地数落着刘虎,同时也把手底下的人骂得头都不敢抬起。

    此时,众人见小九独自回来,立马像是如获至宝,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开心的眼泪都忍不住扑簌簌往下掉。

    刘虎飞快地过来检查小九的身体,看看有没有受伤,冯悦则是急忙起身,问东问西,询问着小九是否遇到了什么危险,精神是否受到损伤。

    小九见众人如此反应,这才意识到是自己玩大了,连忙解释道:“对不起大家,在游行队伍中我被冲散了,于是就躲进了一处阁楼里,那里边环境很好,有很多名家字画,一时看迷了眼,竟然忘了时间,害大家担心了,实在是不好意思啊。”

    不等众人开口,刘虎立马接道:“可不是嘛,担心的要死,你都不知道我们都出去找了你三次啊,见人就问,见胡同就钻,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皇天不负有心人,你竟然自己回来了,真是谢天谢地啊。”

    冯悦脸上的愠色还未减去,说道:“你还好意思说,要不是你想出去凑热闹,何至于如此?”

    “哎,你这人怎么能这么说,你难道不想出去逛的吗?还好意思说我,你不也是没看住殿下吗?”

    小九见二人剑拔弩张的样子,不想引火上身,就悄悄溜上楼去,累了一天了,他有些瞌睡了。

    众人见小九已经回来,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松些,再也忍不住困意袭来,也都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翌日,也就是祭秋神的第三天,阳关城里虽然仍旧热闹,却不似前两日那般集体狂欢。

    街上的游人依然很多,太平岁月的欢乐虽不受人们重视,但是刚经历了战乱之后的庆祝,却被人们格外地注重。

    小九还想到街道上去转转,他想再去看一眼那个桐阁,昨夜的昏暗灯光下,过滤了太多关于美的细节,他想再去看个真切。

    只是小九的想法却遭到了集体的反对,不光是冯悦不同意,就连刘虎也罕见的出声抗议。

    刘虎说道:“我的小祖宗,小宝贝,小王爷呀,您大人有大量,高抬贵手,放过我们吧,我们今天说什么也不出这个门,就等着这次祭秋神活动结束,咱们立马开动前往燕都,这期间可不能出现什么情况了。”

    小九闻言,笑道:“好你个刘虎,看来昨晚上吓得不轻啊,连你也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了。”

    小九不等众人搭话,接着说道:“你们放心吧,今天路上行人已经没有那么多了,人们已经从全民狂欢的氛围中苏醒过来了,我今天有重要的事情,你们都不要阻拦我哦,谁挡我,我就不理谁。”

    冯悦无奈,只得跟随小九出门,刘虎见状,吩咐手下的弟兄们道:“你们哪也不要去,就负责看家,我也跟上去瞧瞧。”

    小九凭着记忆,来到了昨夜经过的十字路口,转了个弯,就看到了桐阁,只是和昨晚上有些不一样,因为外面的空地上,摆了一个很大的台子,上面铺了一层红毯,红毯的正中间是一块黑得发亮的石碑。

    正是那块未名碑,其上刻着的正是小九所做的《少年行》,署名是雨玖。

    刘虎不知道谁是雨玖,念着上面的句子,只觉得狗屁不通,不禁骂道:“这谁写的啊,这垃圾也能拿出来卖弄,我看燕国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果然是没一个文化人。”

    只是当他这么说的时候,小九的脸色却是一阵红一阵白,气得快要吐血了。

    等到围观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已经把马路围得水泄不通,此时瑞珠已经来到红毯中央,笑着说道:“诸位,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们桐阁的规矩,未名碑上留名字,风传九州天下知,如今这位雨玖公子摘得此地桂冠,理当成为我桐阁的座上宾。”

    说着,瑞珠便解下石碑上的大红花,往空中高高抛起,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那个大红花不偏不倚地正正好好落入到小九的怀里,两人隔着台子,四目相对,满是惊奇。

    瑞珠灵机一动,随即说道:“那位接到大红花的公子,我们小姐说了,谁拾到红花,谁就可以和我们小姐见面一叙。”

    小九自然是不理会这种要求的,可是周围的文人才子们却不干了,桐阁的声望,在燕国那可是人尽皆知的,一直都是燕国文人士子们的精神寄托,岂能容得别人丝毫亵渎。

    小九三人已经被众人围住,想走怕是走不掉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正好有人认出刘虎刚来时,诋毁桐阁的声音,众人紧抓着此口实不放,说什么也要给刘虎一些教训,可怜刘虎双拳难敌百手,在一众文人的拳脚之下,也是被揍得面目全非。

    刘虎心里苦啊,他怎么也想不到,这帮平时跟小鸡仔一样柔弱的文人,在合起伙来揍人的时候,竟然也可以这么的血腥。

    冯悦武艺超群,身体素质强壮,但也好不到哪里去,相反,小九却是很机智地说道:“你们俩离我远点啊,我可不认识你们,乡亲们,你们动手的时候,可一定要看清啊,可千万不要误伤了好人。”

    小九一边叫好,一边退到了一边,正在暗自庆幸的时候,却被几个仆人抓住,直接逮到了桐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