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寒门贵子
待最后的龚文峰下课后,江澈带着三名学生向停车场走去。
“校长,我们自己坐公交车过去就好了,您不用刻意等着我们放学接我们。”
“你们上学已经很辛苦了,放了学还要帮我辅导大师妹,我哪能舍得让你们坐那么久的公交。”
“你们有一个算一个可都是我们学校的宝贝,要是让钱校长知道了,指不定怎么说我呢。”
“校长您真会开玩笑。”
“您的光荣事迹我们可都知道,钱校长才舍不得说您呢。”
“哈哈...”
“这次先带你们去认认门,等以后熟悉了,知道怎么走,我就不接你们了。”
“...”
“校长,我太崇拜您了。”
“听我们教授说,您在十八岁的时候就设计了‘鸿鹄"单缸机,十九岁就设计了‘旭日"。”
“听说这些发明,都是您通过自学后自主设计的!~”
“对啊!~”
“我还听我们导员儿说,她在‘五道口"上学那会儿,您还会去给他们上课,您不能厚此薄彼啊。”
“您什么时候给我们也上上课。”
“您都不知道,我们有多崇拜您。”
“呵呵……有时间的,有时间的。”
一路走来,三名学生和江澈慢慢熟悉后,发现‘神秘"的江校长并没有外界传言的那般魔幻,相反还挺和蔼可亲的。
于是三人叽叽哇哇的和江澈说着他们的见闻,还提出想让江澈抽出时间给他们上上课。
自从和‘五道口"闹掰之后,江澈再也没有给学生们开过课。
现在听到学生们提出给他们上课的建议确实有些心动,但是一想到外面还有这么多事情等着自己,江澈哪里还敢给自己揽活。
答应很简单,可万一抽不出时间,这不是凭白让学生们失望么,只能推说‘有时间再说"。
可能是和年轻人待在一起的原因,平时江澈还觉得停车场离得挺远,现在也没感觉多久就走到了汽车旁。
‘河岳"办学这三年中,除了第一届的陈石磊理科满分,第二位理科满分的状元就是就是龚文峰。
两人同样的命运,同是大山里走出的天才,江澈对他们俩的印象特别强烈,还专门去翻阅了他们俩的档案资料,越看越是感叹‘天纵奇才"。
至于蓝倩茜和冯宪强,虽也是各省市的状元,但是这样的学生‘河岳"太多了,江澈对他们的了解程度也就趋于表面。
一路行来,蓝倩茜叽叽喳喳说的不停,冯业强时不时的补上一刀,只有龚文峰默默地跟着他们走。
一上车,也愈加凸显出三名学生性格和家境的不同。
蓝倩茜三名学生中唯一的女生,很自然的拉开了副驾的车门,上车后也表现的很自然。
冯宪强则没有蓝倩茜那么淡定自若,好奇的摸摸这里,看看那里,嘴里还嘟囔着:“这辆车外面看着跟他爸爸的那辆一样,怎么里面却截然不同。”
龚文峰则小心翼翼的拉开车门,眼神中闪烁着好奇的目光却畏手畏脚的紧挨着车门不敢动弹。
三人的表现,江澈一一看在眼里,脑子中也不由的开始思考这一问题。
后世经常能在网上看到关于‘寒门是否还能出贵子"这样的讨论话题。
年少轻狂时,江澈站在正方,认为只要自身优秀再加上勤奋刻苦怎么可能没有‘出贵子"的条件。
但是刚刚的一幕让江澈又重新审视了一遍自己以前的想法,思考的越深越发觉自己以前的想法太过片面,越来越趋于认同那些否定‘寒门出贵子"的思想。
现在是八十年代中期,大学生还被人誉为‘天之骄子",国家还包分配的时期,对于陈石磊和龚文峰这样的天才,江澈相信他们肯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但是相对于蓝倩茜和冯业强有家庭帮助且自己也很优秀的学子,如果没有大机遇,估计陈石磊和龚文峰他们俩的发展高度达不到蓝倩茜和冯业强那高。
江澈这么认为并不是踩高捧低,毕竟他们是自己一个人在奋斗,不管社会见识还是人生规划,蓝倩茜和冯业强所拥有的资源是他们根本就没有的。看書菈
比如刚刚上车的表现,蓝倩茜表现的习以为常,冯业强只是嘟囔和他父亲的那辆有所区别,而天赋过人的龚文峰则缩在角落不敢触碰。
这还只是一件小事,如果放大到参加工作,他们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一路上江澈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你们先去客厅坐会儿,我去后面看看佳怡回到家没有。”
进入江家的小院儿,起初只有大山里走出来的龚文峰好奇的左看看右瞅瞅,蓝倩茜和冯业强见过太多这样的独院儿表现的很淡定。
可当他们跟着江澈来到客厅后,见识远超龚文峰的蓝倩茜和冯业强不淡定了。
室内的装修风格可不是近些年流行的,瞅着磨损程度,最起码要十年以上了。
十年前才1975年,那会儿的物资都是管控的,不像现在只要手里有钱没关系也能搞到需要的物资。
而十年前江校长家就能有如此的装修,蓝倩茜和冯业强岂能不震撼,他们对‘河岳最神秘"这个词有了更深入的领悟。
蓝倩茜和冯业强站在客厅看看陈设、瞧瞧已经有些脱色的家具,而龚文峰则畏手畏脚的站在一旁不知所措。
“你们是?”
就在三人在客厅等候江澈的时候,白玉冰推着自行车带着江家星和江佳韵回家了。
“啊!~”
“您是师娘吧,我们仨都是‘河岳"的学生。”
“江校长带我们来给大师妹补习功课。”
冯业强还想着怎么回答,蓝倩茜早就已经走上前自报家门了。
“我那天就抱怨了一下孩子的成绩有些跟不上,这老江也真是的,学习已经够辛苦了,还让你们大老远的跑过来。”
“外面冷,大家都进屋坐。”
“家星,去厨房冰箱里拿些水果过来!~”
“佳韵,去库房找些坚果和零食过来!~”
听到是给江佳怡找的补习老师,白玉冰开心坏了,连忙停好自行车,上前对他们三人嘘寒问暖。
‘河岳"大学的学生是什么质量,估计除了在学校任教的老师,外人也就白玉冰了解的最清楚。
每年报名的新生里地市的状元数不胜数,省级状元也不少,谁要是说高考没进入排名而被‘河岳"录取了那才是凤毛麟角。
自前天和江澈说了让他负责提高将佳怡的成绩,可江澈却没有任何行动,白玉冰气坏了。
本想着今晚好好问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再好好‘交流交流",却没成想江澈这个狗东西是这么个打算。
原本对江澈能否帮助大闺女提升成绩并不太抱有希望,现在好喽,有这些省市状元师姐师兄们的帮助,江佳怡的成绩一定是板上钉钉的!
白玉冰越看三个孩子越是欢喜,两小只也出色的表现了白玉冰这些年的言传身教。
接人待物那叫一个漂亮,一口一个师姐您吃水果,师兄您吃糖,短时间就把三人甜的晕头转向。
就连自上车后就一直紧张的龚文峰都放松了许多。
“哎呦,瞧我这脑子,怎么还忘了给你拿吃的。”
江澈到后面转了一圈没见到大女儿,这才想起江佳怡现在上高中了,比弟弟妹妹放学晚时间一些。
“曾老说你没错,都快四十岁的人了,做事情也没个思路,毛毛躁躁的。”
“孩子们,这方面可不能跟你们江校长学习啊。”
白玉冰白了江澈一眼,转头还劝解龚文峰他们这一点不要学习江澈。
“孩子面前你就不能给我留点面子啊。”
被白玉冰揭了短,江澈脸不红心不跳的回了一句,坐到了白玉冰身边。
白玉冰小声说道:“我说你还错了啊,一声招呼都没说就把人领家里来了。”
“幸亏咱家仨孩子都大了不调皮,家里不乱。”
“要是有个小的,家里乱成一锅粥,这不让学生们笑话么。”
“嘿!瞧你这话说的,都是自家的孩子,他们才不会笑话呢。”
“哼!~”
“那可是,丢的不是你的脸。”
“你陪着孩子们聊聊天,我去菜市场买点菜回来。”
说罢,白玉冰乐呵呵的推着自行车出了家门。
没多久,江佳怡骑着自行车回到了家。
听到客厅里传来热热闹闹的声音,历来喜欢凑热闹的她,蹦蹦跳跳的就进了客厅。
还没看清屋里是谁,就被江澈一把薅了过来给她介绍道:“佳怡,快过来。”
“给你介绍下,这是你龚文峰师兄,他可是他们省的高考状元,满分的那种!”
“这位是你蓝倩茜师姐,是他们市的文科状元。”
“这位是你冯业强师兄,也是他们市的理科状元。”
“师兄师姐好,我叫江佳怡,欢迎您来我们家做客。”
没用江澈点拨,江佳怡很自然的做了个自我介绍。
江佳怡的落落大方瞬间赢得了蓝倩茜三人的好感,很快几人便叽叽喳喳的聊到了一起。
第一次上门,江澈并没有让他们马上就开始补习,而是让江佳怡带着他们在家里转一转,到她们姐弟仨的学习间去玩。
江澈则是系上围裙亲自下厨做了满满一大桌子美食。
酒足饭饱之后,江澈便把三人送回了学校。
送完学生回来,江澈立马钻进书房一气呵成写出了《莫让寒门再难出贵子》一文。
“教育:寒门之子很难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好的教育方式方法,那么寒门之子的思维很难打开。更不要说优秀的成绩了。
阅历:寒门子弟缺乏更多的社会阅历,人情世故,待人接物,缺乏对于世界的很多事物的更多了解,经历和见识不足。到社会上以后需要慢慢的学习经历很多的弯路。
思维和格局:寒门子弟因为父辈的见识有限所以很难接受到更高的思维方式和更大的格局给不了你太多的有用的指导,甚至还会拖你的后腿各种阻碍你去做他们认为不对的事,需要自己在社会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做出改变,甚至有的人一辈子都难以改变,比如说:打工思维。而且寒门子弟一般来说缺乏胆量、和自信。
财富以及人脉资源:寒门子弟进入社会以后基本都是孤身一人拼搏,很难得到父辈的资源支持,不免多走很多弯路耗费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别人的。
对于未来的规划:大学专业选择上因为无人指导很容易选错行,初入社会也是如此,而且寒门子弟也没有太多时间让你静下心来去做选择,因为你需要赶紧赚钱反哺家庭。
和谐的家庭:因为越是寒门家庭越是矛盾多,对于孩子自然影响也大。
缺乏试错的机会:寒门子弟基本上是没有试错机会的一旦失败往往万劫不复,等到经验、思维、格局都达到要求的时候,可能已经被家庭、婚姻、房子等等问题让你积重难返有心无力。”
“...”
第二天一早,江澈便拿给了钱校长。
“小江,你的意思是?”
文章写得是不错,内容也很有高度,可钱校长有些不明白江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我先跟您说说昨天发生的事情,想必您就清楚了。”
江澈简言意骇的将昨天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当初建立‘河岳"的目的是给国家培养一流的人才,可一流的人才并不仅仅是体现在学术成就上。”
“这么多学生,他们的未来多姿多彩,有人会留在象牙塔做一名人民教师,传道解惑;有人会步入政坛,造福一方;有人会抛开世间的滚滚红尘,窝在实验室闷头搞科研。”
“社会阅历、人情世故、待人接物,如何用更高级的思维看待事物和更大的格局解决问题,这些都应该是我们教授的。”
“校长,我觉得咱们不仅仅要教授孩子们知识,也得为这些孩子的未来做些什么!”
“特别是那些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我们更要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