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往事1988

第244章 惦记

    “你可以畅所欲言,这仅仅是一次正常的商业交流。”

    反正杜尔是对go公司没辙了,他这个救火队员并不是万能的。

    “现在的情况是go公司还没有自己的产品,但竞争对手却已经准备发布产品对吗?”

    “没错”杜尔点点头,go公司几乎被逼进了死胡同。

    明明创意是它的,结果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那就改变思路,放弃原先的既定战略,考虑走软件路线。”

    “怎么说?”杜尔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小本本。

    “嘿,用不着这样。”迪恩笑着打断了他,“这让我看起来像个蛇油推销员。”

    杜尔摊摊手,“你知道的,我事情太多,可能待会就忘了。”

    “好吧,我长话短说,既然go公司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硬件开发商。

    那就放弃做自己的手写笔记本电脑,改为操作系统软件公司。”

    “shit!”杜尔手中的笔一顿,“手写笔记本电脑界的微软?”

    “嗯哼~”迪恩点点头,“这是go公司现在唯一相对成熟的产品。

    直接发布penpoint系统,然后向所有同类公司推送它们。”

    “迪恩,你真是一个天才!”杜尔“啪”的一下合上了笔记本。

    他的思路现在完全被打开,杜尔也曾对手写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做过调查。

    除了正蠢蠢欲动的ibm、苹果和微软,还有其他制造商也早就涉足这一领域。

    比如平板电脑的鼻祖gridpad,它就是由gridsystems公司开发。

    不过这款手写电脑有诸多缺陷,首先它没有自己的专用系统。

    现在的gridpad是移植了台式电脑的dos系统,因此缺少大量可用应用软件支持。

    因为dos系统的局限性,大多数操作都需要手动输入指令。

    这完全没有发挥手写电脑的触控优势,因此gridpad市场受众很有限。

    但penpoint系统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的很多设计在迪恩看来都非常便捷化、人性化。

    迪恩也曾用过它们的工程样机,它的菜单系统设计很明显直接借鉴了带标签的记事本。

    注意,这里说的记事本是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纸质本。

    通常这些记事本的右侧有彩色便签,可以方便人们快速找到自己之前的记录内容。

    penpoint系统也是这样,只不过它把这种设计电子化了。

    点击penpointos的右边栏,就可以在各个窗口中间切换。

    这种设计很巧妙,迪恩看了也大为赞叹工程师们的奇思妙想。

    其次penpointos也首创了手写手势,画o是编辑,画x是删除,画^则是插入。

    这很像纸笔编辑时用的标记,容易学习也容易使用。

    另外按住后物件变成可拖动的交互逻辑,也发明自penpointos系统。

    这种设计,在后世电脑和手机等移动设备中,几乎随处可见。

    不得不说作为一款移动设备操作系统,penpoint是合格的。

    而市面上缺少适配系统的不止gridpad,还有坦迪公司正在开发的zoomer,ncr的3125手写电脑等等。

    它们有的已经发布,有的还在设计,但无一例外都没有自己的适配系统。

    go公司完全可以放弃硬件化路线,转而把penpoint系统当作软件产品卖出去。

    杜尔相信这几家公司都不会拒绝penpoint,因为后者可以显著提升他们产品的使用体验。

    而只要加入penpoint系统阵营的厂家越多,那么这个平台也会吸引更多的软件开发人员。

    当应用软件丰富之后,自然也会吸引用户购买配备penpoint系统的产品。

    这就和微软在计算机领域做的事一样,通过和计算机制造商合作,来逐步实现自己的垄断地位。

    go公司是否能成为手写电脑界的微软?杜尔兴奋的起身走来走去。

    “我需要和卡普尔他们打个电话”杜尔说着就抓起了桌上的摩托罗拉。

    不过还没拨出号码,他又转头看向迪恩。

    “go公司已经找到了快速变现的方法,迪恩你难道不考虑投资一笔?

    我可以保证,所有股东都会欢迎你的加入。”

    就凭迪恩刚刚给出的建议,就没人会反对他的加入。

    更别说依靠他的名气,或许go公司会吸引更多的投资人。

    “杜尔,我曾经说过手写电脑未来的市场非常可观。

    现在我依然坚持这一点,不过那可能需要一定的市场积累。”

    “你是说”杜尔若有所思,“现在开发手写电脑太早了?”

    “我不确定,但培育市场至少也需要几年的时间。”

    现在手写电脑有没有市场?有,高端商务人士需要它们。

    但就因为太高端了,所以市场份额有限。

    就这至少还有七八个制造商,都盯上了这块市场,属实是狼多肉少。

    迪恩暂时瞧不上它们,除非能把手写电脑的价格打下来。

    “但现在go公司放弃了硬件路线,专精系统,我们不需要再投入额外的资金了。”

    杜尔似乎很想拉迪恩上船,go需要他这样具有战略眼光的人。

    “好吧杜尔,我有一个疑问,你能回答我吗?”

    杜尔耸了下眉,示意他继续。

    “go公司成立至今几年了?”

    “4年。”

    “你们一共投入了多少资金?”

    “3700万美元。”

    “除了我刚刚给出的建议,你们还有其他盈利计划吗?”

    杜尔一愣,他给不出回答。

    不过很快杜尔就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啊哈,此时此刻,我感觉你才是投资人,而我是那个小心翼翼的创业者。

    狗屎!我竟然有一天被别人问商业计划!”

    “哈哈”迪恩大笑着起身,“这还是你教我的。”

    “学的很快,小子。以后如果厌倦了比特公司,不妨来凯鹏华盈?”

    “我会考虑的,不过现在比特公司的项目协同软件才是重点。”

    “说到这儿,我们的下一款软件什么时候退出?”

    “快了,就这几天。”

    “噢~,或许我该期待股票再涨一波?”

    “当然,我们都知道它的威力,不是吗?”

    “很好,这总算让我从go公司的烦恼中,脱离了出来。”

    “那就这样,我该回去了。”

    “后面有空到go公司来一趟,至少给他们看看什么样的,才是一个合格的创始人。”

    “我会的。”迪恩摆了摆手,就离开了杜尔的别墅。

    这一次他过来对go公司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但他始终没有入股或者买下go公司的打算,哪怕他知道未来手写电脑很有市场。

    是因为现在的go公司没有价值吗?不,仅一个penpoint系统就值得深挖。

    但go公司的麻烦太多,和ibm的合同不清不楚就算了。

    最值得担心的其实是微软,它大概不会坐视penpoint系统壮大。

    根据杜尔刚刚的说辞,微软已经在开发自己的手写电脑,盖茨会不清楚系统平台的重要性吗?

    他就是依靠这样业务起家的,所以他一定会对penpoint系统横加阻拦。

    迪恩从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盖茨,对方一定会用上各种手段。

    甚至已经开始了,杜尔刚刚就曾提过。

    微软在威胁三方开发人员,不要给penpoint开发应用软件。

    瞧瞧,盖茨的手段一直这么肮脏。

    在商业上,他几乎没有什么道德底线。

    如果go公司转型系统软件路线的话,它一定会遭遇微软更激烈的抵抗。

    只有它撑过了微软的各种竞争手段后,那时候go公司才算有自己的价值。

    否则的话迪恩确实可以掏出一两千万美元,来收购go公司。

    但何必呢?买了一堆麻烦不说,他还要考虑go公司以后怎么撑下去。

    这笔买卖不划算,不过迪恩依然决定有空的时候去和go公司的工程师聊聊。

    这家公司唯一值得迪恩惦记的就是人才,迪恩有些眼馋,他也有些想搞自己的硬件产品。

    不过现在不是时候,除了比特公司,最近他也要去一趟东海岸

    九月中旬,比特公司终于平稳度过了自己上市后的最后一个静默期。

    这需要感谢摩根士丹利和美林他们几大投行的保驾护航,这是当初双方的协议内容之一。

    为了防止市场大鳄做空或者做多比特公司的股票,这几家投行准备了一系列的防御措施。

    众所周知,新股上市一般都是金融大鳄出场的时机。

    他们讨厌一潭死水的股市,股价没有波动,他们怎么套取巨额的利润。

    比特公司太引人注目了,这是搅浑市场的最佳机会。

    事实他们也是这么干的,比特公司在这两周的股价上上下下震荡不安。

    最低时曾短暂的接触到发行价,最高时又被抬高到了近60美元。

    好在它们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否则迪恩睡觉都睡不安稳。

    这其中就是有摩根士丹利他们在和投机客们暗暗较劲,半个月之后市场已经趋于稳定。

    现在比特公司的股价大致维持在了四十几美元左右,这和第一天的收盘价非常接近。

    此时随着静默期过去,比特公司已经可以在舆论上对股价施加一定的影响。

    当然因为限制期已过,新闻媒体和华尔街也都开始重新聚焦这家新兴的独角兽企业。

    金融分析师们开始各种点评比特公司的股票表现,迪恩的身价也被常常提起。

    而就在静默期过去的第三天,比特公司发布了自己的第二款产品,orktitle项目管理软件。

    这个时机挑的恰到好处,因为大家正把目光聚焦于此。

    这款万众瞩目的新软件,注定要掀起新一轮的办公室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