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二十六年

第四十二章 冬季盘点(求推荐票,求收藏)

    万历三十年,冬,沪尾港。

    虽然已经是初冬时节,但淡水的气温却还在十度以上。此时岸边看热闹的人是层层叠叠,自从两个月前朱林远征回来以后,便宣布了东番一统。

    朱林此次出征,不单单是统一了东番岛,连达悟族占领的兰屿岛和生番占领的小琉球岛他都打下来了。

    和达悟族,他还是以友好的交易为主,毕竟十几艘大船往那一摆,对方就投了,压根没有反抗的念头。

    值得一提的是达悟族没有现代化的社会建制结构,而是由各氏族长老为领袖的原始父系社会,这些氏族也构成达悟族最重要的社会单位:渔团。

    你可以把渔团理解为小队,通常都是亲戚朋友一起开黑,几个人划着一艘船出去捕鱼,就是一个渔团,然后几个小渔团一起组成一个大渔团,一起去下老人与海副本,是不是很有既视感?

    达悟族还是原住民族中唯一有冶金技术的民族,不过他们可不炼铁,人家玩的可高端了,人家玩的是金银,没办法,谁叫兰屿岛不产铁,产金银呢?

    你知道朱林看到那些穿着挂满了金银片的藤甲,和镶着金银打造的矛头的武器是种什么感觉吗?我是不是又穿越到了阿兹特克?朱林含着眼泪用废铁甲换下了他们的风铃藤甲,用铁矛换下了他们的金银矛,然后告诉那些欢天喜地的达悟族,以后不要用金银做武器了,铸成锭,用来和他交易。然后含着泪给他们定下了一年需要给朱林上缴金银各一百两以换取朱林对他们的保护和贸易。

    由于达悟族社群中并无统一的部落权威,避免了资源被独占。

    族人须靠自己的劳动力来获得社群的声望,除了拥有的水田、猪羊数量多寡以外,个人的社会行为规范也相当重要。

    说白了就是要看谁能够靠自己的双手,赚到更多的钱,朱林仿佛看到了一大批优质的水兵在向他招收。

    于是朱林很开心的提出要派人来这里建立贸易站,还会教他们说汉语,还可以卖给他们粮食。并鼓励他们多生孩子。

    由于达悟族人口不多,只有三千左右,所以朱林只在他们当中招了一百人补充到阿巴力的水师中,十几艘船一艘船安排几个人就没了,语言不通也没关系,安排几个有耐心的一对一的教。

    为此朱林还预付了一千斤红薯粉条,算是将除了回到琅峤以外的补给全部都用光了。反正从淡水过来的补给舰应该自己开始建设琅峤的贸易站了。

    回程的时候,朱林顺便把小琉球岛给犁了一遍,抓了一千四百多生番。

    搞笑的是这群生番居然吃人,朱林在小琉球岛上发现了一艘搁浅的商船,上面的丝绸已经烂了,但满载的瓷器还是可以表明这是一艘来自大明的船,八成是遇到风暴搁浅了,结果在船边还发现了被烤焦的人骨头,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骨头都是黑的。

    于是朱林收下了这一船的瓷器和白银作为安葬费,派人将岛上所有的食人族抓回了淡水当奴隶,迎接他们的是暗无天日的矿洞,直到累死在里面。

    这两个月的时间也发生了不少的事情,比如淡水建立政权了,乌玛朵顺利加冕为王,在没有任何人反对的情况下当上了淡水女王。

    而朱林也顺理成章的变成了淡水王的男人。

    没错,他们大婚了,在朱林出征的这段时间里,乌玛朵终于满十八了。从十五岁(别问十五岁为什么会让朱林迈不开腿,参考王语嫣,只能说乌玛朵虚报年龄,她自己说她十六岁,结果才十五。其实我知道时间线有点出入,我挖坑把自己埋了,一切为了剧情发展。)一直等到了十八岁,这一天双喜临门,这一天朱林用提前准备好的红布,将淡水打扮成了十里红妆,而且只要大婚一过,第二天树上的红布,任取,这也算是普天同庆了吧。

    而今天则是新舰下水海试的日子,两艘同时开工的三千吨的深海巨兽将会在今天加入到朱林的海军序列。

    这两艘仿照胜利号设计的大家伙的造价已经达到惊人的一艘52880两,上面装配的人员更是高达900人之多,每年朱林光支付这两艘怪兽上1800名船员的薪水就得67200两白银,哪怕是以朱林现在的收入,养这两艘巨舰也是朱林的极限了。

    要不是这三年从巴罗斯那里掏出了一百三十万两白银的加盟费和每年五六十万两的镜子钱,朱林也没有底气养这么大一支舰队,两艘3000吨的南海级风帆战列舰,九艘一千三百到一千五百吨的东番级风帆战列舰还有三艘750吨的淡水级风帆战舰,还有十艘飞剪型运输船,每年的船员薪资加上维护费用就达到了45万两,阿巴力之前说的每年的经费七成进入了海军的口袋还是保守了准确的说是百分之八十一的军费去了海军。、

    看台上,朱林一手挽着乌玛朵,一手缓慢的揉着腰眼子,单看乌玛朵那红光满面的样子,又怎么能想到这小妮子私底下有多狂野?简直和裴南苇有一拼了。

    随着十二声礼炮声响,干船坞的大门缓缓的打开,一艘长六十五米,宽十六米的巨大战舰在圆木的帮助下和岸上民众的欢呼声中缓缓的滑入淡水河中,很快,另外一艘同样大小的军舰也以同样的方式下水了。

    这两艘南海级风帆战列舰分别被命名为淡水女王号和海洋君主号,统一刷上了白漆,在大海中,白色能让军舰被发现的距离缩短。所以朱林的所有船全部被涂上了白漆,也被他戏称为大白舰队。

    随着排着整齐队列的水兵有序的登上了两艘战舰两艘巨兽的风帆也全部升了起来,在岸上的欢呼声中驶离了港口,向着深海驶去。在那里他们会对这两艘新军舰进行更多的测试。

    这两艘军舰上的士兵都是从各舰上抽调的最优秀的士兵组成的。而各舰又被朱林从飞剪船上抽调了一批,并补充进了一批疍民。现在朱林海军的补充顺序都是从运输舰开始,再到飞剪船,战舰。

    但凡有新舰下水,都是从各舰抽调熟练的水手,以最快的速度形成战斗力。

    回到了淡水城的城主府后,乌玛朵就把那个朱林特地给她定做的小王冠摘了下来,然后一头扎进了朱林的怀里,像头小猪一样在朱林怀里乱拱。

    “乌玛朵,你已经是女王了,怎么还像个长不大的小孩子似的?”朱林宠溺的抚摸着她的头发,在她的小嘴巴上亲了一下。

    “行了,上回让你整理的材料,都整理出来了吗?”

    “哼,晚上的时候叫人家小宝贝,白天了就成乌玛朵,是谁昨天晚上叫人家女王大人的?”说着娇俏的冲朱林抛了个妩媚的卫生眼,这能忍?必须得好好的教育一下这个小妮子。

    等到狂风骤雨停歇,朱林双手扶着腰,躺在沙发上听着乌玛朵在旁边软声软语的念着今年的商社汇总。

    “今年,军费支出7915.2万淡水币,折合白银791520两,其中军饷5800万淡水币,造舰和换装21152000淡水币。支付给汉人的工资高达一亿两千万淡水币,折合白银120万两,其他各族雇工的工资达到了15万两。收入这方面,今年和巴罗斯的贸易一共是141万两白银,台中各社和商税的收入一共是十一万两白银,商社旗下的制盐场利润达到了267600两,运输队卖往大明的粮食换来了160万两白银,在其他的铁器,布匹,毛皮和鹿角等交易也达到了82万两,鸡笼那边的煤矿今年的分成也达到了四万两。今年到目前为止一共结余白银两百一十万六千零八十两,再加上前两年的目前我们一共有五百七十六万三千两百一十二两。由于你之前又把南边也都拿下来了,所以我让金光在加大了今年对汉人移民的招募数量。包括福建北部山区的移民,就光这两个月的时间,就已经从福建和广东陆续运回来了九千二百多户,一万四千多人。其中六千户被我送到了卑南觅,剩下的三千多户送到了花莲。就光从普悠玛部落的那些田里抢收的小米就够他们渡过这个冬天了,而且卑南觅的气候比我们这暖和,哪怕是冬天应该也可以补种一季土豆。估计你明年又要为土豆太多发愁了。”乌玛朵捂着嘴大笑。

    朱林从福建和广东招募汉人来屯垦,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虽然田不是他们自己的,但只要好好种,完成了朱林定下的生产任务,那么每年的钱粮并不会克扣他们的,除了一年五石粮食在还有额外的12两白银也就是1200淡水币,这在东番可以买到大米24石,足够养活四个额外的成年男子了,如果是夫妻一起来每年则可得到九石粮食,如果妻子能找到像养殖场这样的工作则又是十二两白银的工资,但由于所有的土地和资源都是属于淡水女王和商社的,所以就算想在自己家养大型牲畜,那也没有足够的饲料,养养鸡鸭还行,但现在东番一只两三斤重的鸡才三块钱根本就赚不到什么钱,所以现在东番岛的汉人都以能为淡水商社工作为荣。

    如果你家是双职工,那简直了,旁人都要多看你一眼,如果你家还有个当兵的儿子,那你家的生活简直比大明的小地主都好,而且这都是铁饭碗,不用担心年景不好,或者天灾人祸。

    虽然地里种出的粮食不是自己的,但也没有风险不是,当然也不是没有偷奸耍滑的,那种人直接被朱林送回大明了,嗯,至少明面上是送回去了,至于具体在哪个山沟沟里的矫正营,反正也不会有其他人看见对吧,上了船,朱林说了算。

    所以现在福建广东一带很多活不下去了的人或者是土地被兼并掉了的自耕农都很乐意到东番讨生活,甚至还有自己跟着汉人商船到淡水讨生活的。但往往是因为运力不足,和之前土地已经基本上全部都开发完了,没有办法把他们都接过来。

    而且前几个月朱林又发动了南征,直接将大部分的运力用在了战争上,不过随着鸡笼造船厂在上个月又陆续下水了四艘千吨级的飞剪船,朱林的运力才算是充足起来。

    对于大量的人口流失,明朝的那些士绅居然是乐见其成,人少了,地自然就多了,他们一边想尽各种方法兼并土地,一边呢又一副我是为了你好的模样给那些失地农民指了一条明路,甚至有些还会假惺惺的给出一些微薄的路费,这种现象在山东,河南等地显得尤为突出,他们趁着今年中原大水,即将丰收的农民们颗粒无收,用从淡水买来的粮食低价将那些田地都据为己有,在一人发点粮食送到海州,由淡水的船只运往东番岛。

    到了年底海州居然已经聚集起了近三十万灾民,搞得朱林不得不让一批本来准备是运往山东卖钱的大米赶紧运往海州,就地施粥,足足两万石大米啊!

    至于朝廷赈灾,嗯,赈是赈了,不过灾民是看不到的,用海州知县的话说,这些人都是那什么淡水商号招募的伙计,如果他们不出钱让灾民吃饱饭,那闹起来,以后淡水商号的船就别想让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在海州停泊了。

    无奈的朱林只好先行拿出两万石米自行赈灾,也许是担心朱林真的撂挑子不管,这施粥的事倒是没有人插手,毕竟一旦激起民变,怕是这知县也人头不保。

    为了保证海州这三十万灾民的安全,朱林特地从广东调回了金光在,并让他率领一支八艘飞剪船组成的舰队北上海州,这八艘飞剪船携带了六万石番薯。

    如果不考虑舒适度的话,一艘飞剪船可以装一千二百名灾民,一周就可以往返淡水和海州,也就是说一个批次可以运回九千六百名灾民,好在海州到淡水的航线冬天也不会封冻,也就是说如果朱林猛一点冬天也可以继续往淡水运人。

    根据金光在传回来的消息,这三十万灾民中至少有十五万到十八万的壮劳力,这一下开发台南的人力就有了。

    “对了,巴罗斯对印度的镜子独家代理权要到期了,他已经提了几次了,想要续约,要答应他吗?”乌玛朵用手指在朱林的手心轻轻的勾了一下。

    “这个不急,等明年再说,晾他一下才能够榨出更多的油水。”朱林一把揽过乌玛朵,将她搂在怀中,眼神却不由自主的有些发散,万历三十一年啊,对于吕宋的汉人可不是什么好年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