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场之巅

第344章 这栋楼里,确实有古怪的地方

    “周教授,闻到没?一股怪味儿。”宁寅宵小声对周惟志说。

    周惟志点了点头,说:“是,一股铁锈味,这么重的铁锈气味,我只在海边的旧船厂闻到过。”

    “不是奶油香气么?”

    “怎么会?明明是铁锈味嘛。”

    两人没达成统一意见,陈青黛插话说道:“喂,你俩是不是闻到什么异味了?”

    “对呀。”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哼,呵呵,”陈青黛坏笑了一下,吐槽道,“你俩真是没修行,大惊小怪。”

    “你这是啥意思?”宁寅宵不解地问。

    陈青黛淡定地说:“咱们现在处于灵异事件频发、现实稳定度混乱的异常区域……”

    话没说完,宁寅宵就反应过来了:“仙儿姐,你的意思是,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官?”

    “没错!”陈青黛坚定地说,“以前跟着姥姥修行的时候,她告诉我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在闹鬼的地方、出怪事的地方,往往肉体五感是靠不住的——

    肉眼看到的,很可能是假象;耳朵听到的,很可能是假声音;鼻子嗅到的气味,自然也是虚假的气味。

    咱们目前处于异常的‘炁场’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到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很可能都是虚假和扭曲的。”

    “仙儿姐说得对,你所谓的六尘,也就是我的科学语境中谈到的客观现实,都是由以太场——你的语境管以太场叫炁场,实际上是一码事——变现出来的。

    人的肉体感官感受到的客观现实,本质上都是电磁波;如果以太场扭曲异化,由以太场变现出来的电磁场自然也会发生异变。”

    “难得咱俩取得了一致,来,握握手,大科学家。”陈青黛笑着向周惟志伸出手。

    周惟志也笑着说:“是得握握手,大萨满,咱俩是殊途同归。”

    宁寅宵觉得好笑,明明就是同一件事,不同视角下,却存在着不同的解释,最终又折回到同一个答案上。

    唉,人类真是麻烦。

    宁寅宵突然想到安家宜嘱咐自己的话语,“外不着相,内不动心”,此刻的他瞬间有所感悟。

    相是虚假的,是变化、显化、映化出来的。

    如果自己被异常的气味所吸引,不就是“着相”了么?

    甚至于说,如果自己以神识视觉,观察到整栋居民楼的炁场发生异变,不也是“着相”了么?

    而由于发现了炁场异变产生的恐惧感,不就是“动心”了么?

    此刻真是应了师父提到的这两句话了,宁寅宵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喂,宁老虎,你琢磨啥呢?”陈青黛见宁寅宵沉思,便开口问道。

    宁寅宵想把自己悟到这些事情告诉陈青黛,可是干嘎巴了半天嘴,却说不出来,觉得自己似乎悟到了点什么,但词穷,解释不了自己悟到的事情。

    几个人还聊着天,突然听到楼梯间有个人,腾腾腾地跑下来,推开一楼老奶奶家的门,在门口喊道:“四奶奶,您找我啊?”

    “对!小张,你快进来啊,电视台的人来了。”老奶奶冲门口喊道。

    一个三四十岁,剃头光头的胖子走进屋里,看到宁寅宵三人,纠结地问:“电视台的人?就他们仨?”

    “可不?你不是说找电视台的人来嘛,嘿,别说,来得还真快。”老奶奶乐呵呵地说,“小伙子,大姑娘,你们三个人跟小张上楼去,让他带你们去看看出事的地方。他自己家也闹来着。”

    “好嘞。”宁寅宵和老奶奶告辞,向秃头胖子伸出手,主动自我介绍道:“我叫宁寅宵,这两位是我的同事,周惟志和陈青黛。怎么称呼您?”

    “我姓张,哥们,你们真是电视台的啊?我昨天给电视台打电话,被人一通损,根本就没人搭理我……”

    “张哥,甭说这个了,您带我们上楼看看呗。”

    “好,我带你们上楼。事情四奶奶跟你们说过啦?”张胖子将信将疑地上下打量着宁寅宵三人,格外仔细地盯了几眼周惟志端着的带长镜头的设备。

    “大概说了一下。”宁寅宵没容张胖子多问,拉着他就往门外走,一边走一边说,“我听老太太说了,说半夜卫生间会传出笑声,还有人唱歌?”

    张胖子点了点头,说:“准确的说,不是人的笑声和歌声,而是接近笑声和歌声的怪声。我用手机录音了,你们自己听听。”

    说着,他放出了一段录像。

    果然如他所说,在寂静的黑夜中,漆黑的卫生间里凭空出现奇怪的响动,紧接着就传来非常像笑声的咯咯、哈哈声;笑了一会儿之后,开始传出很有韵律的哼唱声。

    可是,当拍摄视频的人想找一找声音的发源地,接近卫生间的时候,声音似乎主动远离;

    等再一开灯,声音戛然而止。

    而关灯的一瞬间,声音又开始出现了,只不过,似乎发出声音的地点,变成更远的地方。

    “这个视频,能不能发给我一份?”周惟志问道。

    张胖子露出为难的表情,咧着嘴说:“这个嘛……这个发给你?你一发到网上,得收多少流量费啊?我凭什么发给你啊?”

    “你要多少?”宁寅宵大方地问。

    张胖子琢磨了一下,犹犹豫豫地问:“一千?”

    宁寅宵笑了,一拍胸脯说:“给你两千。另外的一千,算你的误工费,怎样?劳烦张哥给我们带路了。掏手机吧,张哥。”

    一听宁寅宵这么大方,张胖子有点后悔了,嗫嚅地想要还价。

    宁寅宵假装从衣兜里翻手机,先是掏出一个带国徽的警官证,是超自然灾害管理局的执法工作证,又掏出一个持枪证,掏了半天,最后才把手机掏出来。

    其实,到今天宁寅宵也没把持枪证考下来,陈青黛和周惟志倒是趁宁寅宵休眠的几个月,把从特种驾驶到射击,全套特种工作证都考下来了;

    宁寅宵的持枪证是个空皮套,纯粹是木头西瓜——没瓤。

    但这几个证件还是把张胖子唬住了,他咧着嘴,小心翼翼地指着证件问:“那个啥,哥们……同志,你们是……”

    “是啥?我们就是电视台的。”宁寅宵故意笑着说。

    “对!对!你们就是电视台的。”张胖子用一副“我懂了”的表情大方地点头,说,“我明白,你们是暗中调查、暗访,对,我听说过,就叫暗访!

    同志,你们放心,我一定配合你们的调查。”

    “好呀,配合就行。那你把视频发给我们,我给你转钱呗。”

    张胖子立马换了一副大义凛然的态度,一拔胸脯,正言厉色地说:“别价啊,同志,这您就见外了不是?别提钱,别提钱,提钱就见外了。

    你们这不也是为人民服务嘛,为了我们才来的,对吧,我怎么能跟你们要钱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