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高中重开!废物研究生的逆袭

第33章 另寻出路

    第一学期结束时,林星还认为物理是勉强能学进去的。但等到第二学期结束,林星就不这么想了。方杰想的是第一年先打基础,第二年再看论文。结果林星却以为宽松的第一年就是直博生的正常学习节奏,把方杰气得不轻。方杰不再放养,强制要求林星没课时必须在工位自习,每周组会汇报学习进度。“理论和实验不一样啊”,林星跟方杰辩解。“做实验的,在实验室就有产出,不在实验室就没产出,让他们天天去实验室打卡还能理解。但做理论还是要保持思维活跃,有些新鲜的想法。我一直耗在工位上也没有什么用啊。”“那你第一年干什么去了?我是希望我们组天天喝咖啡开茶会,就把问题做了。你们行吗?你们不行。非得我逼,你们才肯学。这都你们自找的。”

    当然,这只是方杰自己认为的。事实上,就算方杰再怎么逼,林星也不想学了。以前林星在实验室摸鱼,现在坐在工位上摸鱼。旁边的研究生看上去在聚精会神地看论文,但林星发现,一整个上午过去,他显示器的画面都没变,论文没翻页。每次组会时,林星都得绞尽脑汁编借口,但是一个谎言得靠十个谎言填,直博第二年的寒假,方杰终于发现,林星这一年半时间啥事都没干。“今年别回家了”,方杰说。即使曾经沦落到江南师范大学跟钟朝远读研时,过年还有一周假期。在京华大学直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在食堂吃完年夜饭,林星回到工位上思考这个问题。

    “到庐河了吗?”林星母亲陈红打来电话。“今年回不去了”,林星说。“老板不放我走。我还得在学校学习。”“要劳逸结合啊,学习也不要太努力。你看新闻,一个研究生老是通宵学习就猝死了。”“那你放心,我要真有那学习劲头,就不会年三十还被老板留在学校了。”“学不下去就退学,活着最重要。”“行了行了,别说傻话了,我退学后能干嘛?”林星不耐烦地挂掉电话。就算回家,也没什么亲戚好走动的,庐河市也不发达,没什么能玩的。但今年是第一年在外地过年,林星有了回庐河的想法。博士读出来又怎样呢?也不是非得去BJ上海,回家乡发展也不错。或许该像堂哥林飞那样,读个师范院校的硕士,毕业后在老家的中学教书。前沿物理研究没什么意思,但教物理课做物理题还是有点趣味。

    “你们哪天有空,出来聚一聚?我初七就要回学校了。”于至辰在群里说。“我都行,我寒假放得长一点。”徐建永说。“还是你舒服”,林星说。都说文科专业不好找工作,但徐建永一个在医科院校学英语的,还只是个本科学历,毕业后居然能回庐河一中当英语老师。林星感到不可思议,但现实就是这么神奇。“真好啊,老师还有寒暑假。我也想当老师。我也不要求一中了,七中就行,还是我母校。”林星感叹道。“那你去考教师资格证啊。”“我哪有这时间?我现在天天在工位上学习,每次方杰见到我都恨不得把我撕了。我要是再去考教师资格证,怕不是被当场退学。”

    “所以你们到底几号有空出来?给个准信啊,我又没你们那么长的寒假。”于至辰问。“有寒假就知足吧,我都没寒假。”“怎么可能,还不让你回家过年了?”“是啊。”林星说。“我现在大年三十还在学校呢。”“那得了,别聚了。”于至辰沮丧地说。“但我看一中同学群里他们说,潘神今年还有快一个月寒假啊。”徐建永说。“他是潘神,我又不是。他庐河高考状元,数理基础扎实,现在学得如鱼得水,直博第一年就发论文了,我算什么?”“林神混出头了,不想回庐河见我们了。”于至辰酸溜溜地说。“但你女朋友也在庐河吧,不回来看看她吗?”“她在江宁过年,我寒假回庐河也见不到。再说我混得好个屁,我也想回去过年啊,那老板不放我走我能怎么办?”

    林星上次见白雨涵,还是一年前过年和父母一起,在江宁跟她们家一起吃饭。之后越来越忙,林星也不想再每周和她打视频电话,现在有事才联系,聊天频率也比以前下降了不少。高考结束后,林星还和白雨涵去上海玩了一趟。本想大学毕业时也带她来BJ玩玩,结果当时觉得以后时间还多不急那一会,就一直耽搁到现在。“今年什么时候有空?我去BJ找你。”白雨涵说。“什么时候都有空,又什么时候都没空,我也说不好。”林星算是把这事拒掉了。一直被方杰骂,心情也会变差,不想再接触新鲜东西。“你回来得真早”,潘问天过完年回学校,和林星打招呼。“哪,我就没回家过年。倒是你,导师都给你放假了,怎么还这么早就返校?”“我也要跟上你学习的步伐啊”,潘问天笑道。“你都遥遥领先了,第一年就发了篇PRL,完全可以休息一阵子。”林星说。“你可是大二就发了啊,比不了比不了。”“不过我现在状态确实没那时好了。唉,都过去了,没什么好说的。”“你下学期要开题吗?”潘问天问。“啊?直博生可以再晚一会吧。”“但也可以参加,我打算去。你不去吗?”潘问天似乎很有自信。“我都不知道做什么题,还是先找问题吧。祝你顺利。”

    做理论得脑子活,但天天在工位上发呆起了反效果,林星的脑子越来越迟钝,对外界信息也越来越不敏感。现在很多事情都仰仗潘问天一遍又一遍提,不然根本记不住。林星也想过干脆转做计算,找方杰要一些简单的课题,但方杰不同意。“你毕业后怎么办?”方杰总是这么说。“啊?什么意思?”林星有一次追问了一句。“你得找教职吧?你现在发水刊,都是做无用功。人家高校根本不看那些。”也不是非得找教职啊,林星想。不如说,林星这接近两年时间内,唯一深刻理解的就是,自己以后不适合走学术这条路。

    新学期开始,林星开始给自己找退路。先是做微信公众号。林民都能做,白雨涵做得好像还不错,比他们都聪明的林星当然也能做。林星花了一个多月自娱自乐,每晚回到宿舍后就写公众号,在工位摸鱼时也高强度搜索自己的文章。林民刚开始写公众号时,一个月能赚接近五块钱。结果林星忙活一个月,公众号文章根本没人看,更别提盈利了。第二个月,林星想到白雨涵说过的,剪动漫视频。白雨涵给林星发了几个剪辑软件和资源站,大致讲解了一下剪辑思路并发了些教程贴。林星光是把这些消化掉就花了大半个月,总算轮到自己上手后,又花了半个月剪辑加特效。视频在网上发出来,第一天还只有个位数播放,又等了一星期也还是只有十几个播放。“林星这么聪明,一定很快就能学会啦,期待你的大作啊。”一个月前白雨涵是这样说的。“试了吗?怎么样?可以给我看看吗?”白雨涵似乎想检验一下教学成果。“学习太忙了,没时间搞这些歪门邪道。”林星没好意思说那堆垃圾是自己生产的,只好找了个别的说法把白雨涵搪塞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