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生的华娱

第一百四十七章:鸡飞狗跳不止一家

    “你要想我,每天。”机场入口处,王霏紧紧地抱着王旭,一刻都不想分开,眼中似有泪花闪动。

    “嗯,会的,你也要想我。拍戏小心,有人骚扰告诉我。”王旭柔声地安慰。

    “你说过很多次了,会小心的。”王霏的头在王旭的胸口蹭了蹭,长长地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记住你的气味了,你也要记住我的。”

    “嗯,会的。”王旭揉揉王霏的头发,发质依旧光滑柔顺。

    “走了。”王霏松开手,踮起脚,在王旭的嘴唇上轻轻吻了一下,转身离去,步履坚定,再没有刚刚那种小女儿状。

    王旭目送王霏和颖姐一行步入候机大楼,转身回到路边,带上头盔,骑着摩托离开。

    这会儿的机场管理还没那么严,机场停一会儿虽然有人会说,倒也不至于马上拖走。

    一路风驰电掣,王旭告别了王霏,回到了忙碌的日常生活之中。

    虽然还没开学,但为了方便,王旭还是回到了学校居住,这边居住没那么方便,博士宿舍也还没分下来。

    现在的水木没有专门的春季班,王旭这毕业当不当正不正的,一切手续都得单独办理。

    幸亏系里没让王旭自己去跑,一切都由系里包办了,反正王旭成了唯一一个春季班的博士生,也算是开了水木先河。

    其实,现在的王旭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答疑机器存在着,不过他也有自己的关注焦点,那就是生长法的验证。

    在他的眼中,生长法这一根本方法是一切后续的根基,只有先验证了它,才能让后续的一切变成顺理成章的。

    生长法的实验是在材料系展开的,但却有一个化学系的教授参与,这种气相沉积的设备现在没有,不过王旭给出的设计图纸很详细。

    特别是实验室设备,本身也并不复杂,加工难度不大,水木的校办工厂都可以搞定。

    别小看水木的校办工厂,这家规模很小的工厂当年很是辉煌,不少华夏著名的设备都是在这里做的验证模型。

    现在虽然很是落魄了,但依旧有很多六级以上的高级技工留存,这些人是水木能够加工很多实验装置的底气与信心。

    这次的设备当然也不例外,设备主要原理是需要保持真空和高温的结合,因此对加工精度有一定的要求,不过倒也没到离谱的情况,所以在加班加点之下,不到一个礼拜,一台实验室用的真空气相沉积设备就制造完成了。

    虽然是实验室设备,但设备的总重量也超过了几吨,所以设备的最终组装是在先期腾出的实验室中进行的。组装者当然就是王旭,谁让他对这东西最了解,而且手上的功夫更是了得。

    王旭其实自己都没想到,这套气相沉积装置还没开始实验,却就已经在材料系和机械系引起了轰动。

    一切的根本原因,不是沉积设备本身,而是,那个抽真空的真空泵。由于现在国产的真空泵无法满足真空室的各种参数要求,王旭不得已只好自己画了一个新型的出来。

    即便是用了现在最好的CAD软件,王旭依旧熬更守夜画了两天,才把这个泵的图纸完成,得亏这还是抄的。

    该死的软件,不顺手啊,难道……,算了,一项项来吧。

    这东西是来自于他的维修技能的,真空泵,加压泵,其实是一种东西,系统给的玩意虽然都不比21世纪的产品更先进,但却比现在华夏所拥有的好了不知道几个档次。

    而且吧,王旭因为是抄的图纸,所以也把真空泵里面的齿轮,所需钢材的炼制方法也抄了出来,别管是不是惊世骇俗,反正单晶铜都出来了,多几种钢材也不奇怪,对吧。

    不过这个炼制方法就只有大致的方法了,所以材料系几位老教授研究了几天,终于成功在冶金实验室,炼出了一种新型的耐腐蚀钢材。

    材料系早年间是有冶金实验室的,只不过建国初期,后来院系调整的时候,教授,人员以及大部分的设备,都被支援出去,成立了后来的帝都科技大学的前身,钢铁工业学院。

    当然,钢院也不仅仅是只接收水木的金属专业,还有其他高校的一些金属专业。所以,钢院一跃成为华夏金属专业,特别是炼钢领域的翘楚。

    而水木材料系这里却只留下了非金属材料的实验室,和少量金属材料实验室,弄得王旭想找冶金实验室都得跑到校办工厂那边才行。

    不过后来水木也慢慢重建了金属实验室和金属冶金等专业,主要从事粉末冶金等边缘前沿研究,炼钢之类的就很少涉及了。

    当时院系大调整涉及了几乎所有的华夏老牌院校,你可以在很多现在声名显赫的大学身上看到当年水木的影子,比如北航,就是水木的飞行器专业加上其他学校的飞行器专业合并而成的。

    地质大学则主体是帝大的地质系,加上其他一些院校的地质系合并而成的,甚至还有水木电子系的一部分教师并入,成了后来的帝大电子专业。

    反正那会儿帝都学院路的八大学院几乎都是这么成立的,后来很多的华夏国内的大学成立,都会从这些老牌名校中抽调力量去支援,这在那个年代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不过这一世,由于王旭搞出了单晶铜,所以重建金属专业,甚至冶金专业的呼声也就被提了出来,冶金并不是没有前沿课题。

    比如粉末冶金,就是王旭这次的项目中的一环,因为他的喇叭急需强磁铁的支援。

    反正材料系已经被他搞得乱七八糟了,再乱一点也无伤大雅吧。

    这一次,要炼钢,水木这边可就真没设备了。不过这不是问题,水木没有,当年援建的钢院有啊,距离水木只有几站公交的距离。

    所以,即便几十年过去了,两个学校的联系,真的还挺多的。把王旭给的思路交给了一位有交情的老教授,让他安排人实验,材料系这边就安心去干别的了。

    结果,钢院那边,那位老教授的一位弟子接手了这个项目,然后利用王旭给的思路,很快就搞出了这种耐腐蚀的钢材,再经过一系列说明中的热处理过程之后。

    那位弟子惊讶地发现,这东西居然各种参数好到离谱,耐磨,耐腐蚀就不说了,还具有极好的拉伸屈服强度,在合金钢中都算顶尖的那种,这TM不就是极好的舰船钢嘛。

    然后,理所应当地,那边的冶金专业也就炸了,很多人都跑来围观这一重大成果,各种测试迅速展开。

    要知道,钢院虽然不是国防院校,但是由于冶金属于重工业,而且军方几乎所有的设备都离不开冶金材料性能的提升。所以,这里可是一直有着常驻军代表的,嗯,所以哈,很快,穿白军装的也来了。

    然后就是各种取样,强度测试,耐磨测试,性能测试,酸碱测试,耐盐测试,高低温测试,在不同的机构的实验室里展开了。

    重复试验当然也不可避免的,不止一次地在钢院展开了。

    然后,绿军装的,蓝军装的就都来了,上面描述的又展开一遍。

    别觉得他们浪费,不能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测出结果才是不负责任,一种样品,在多个实验室进行检测,互相参考,才是材料性能最终确定的前提。

    反正,在这个刚刚过完新年,依旧洋溢着节日气氛的钢铁学院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忙碌得根本回不了家。

    不提钢院那边的鸡飞狗跳,材料系这边拿到成果和成品也有些目瞪口呆。

    但依旧马上使用这批钢材加工生产了需要的真空泵,因为机械系的老师还在等着呢。

    所以,当那个还只存在于图纸之上的真空泵真正被制造出来的时候,一位机械系的教授目光灼灼地盯着成品看了好久。

    这是一个只有手持收音机大小的小泵,结构紧凑,精致小巧。

    由于刚刚被制造出来,还没有给外壳喷漆,显得闪闪发光的,还真就挺好看的,有一种独特的工业美。

    但显然,那位机械系教授看的不是这个,工业美他看得太多了,不差这一个。

    主要是,他寻思着,这东西,稍微改改,进出气口反过来,那边加个罐子,送进去的不是空气而是制冷剂的话,这不就是压缩机嘛。

    要知道压缩机其实结构并不复杂,复杂在材料和加工。国产不是没有压缩机,而是生产出来的压缩机个头大,噪音大且寿命短。

    但眼前这东西够小巧,够紧凑,而且他用的材料可是高度耐腐蚀,耐磨,那是不是就可以……。

    你知道现在华夏每年进口多少冰箱,空调压缩机嘛,知道有多少进口的冰箱空调生产线因为没有外汇无法进口压缩机而停工倒闭的嘛。

    机械系的老师仿佛有一种一大块金子掉在头上的感觉,有些眼冒金星,他觉得,可能不只是他,好多人都要因此睡不着觉了。

    (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