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仙:末流归途

第一章 山中的“老神仙”庙

    苍松古庙,香火繁盛。

    每年盛夏时节,“小骊山”周围村落里淳朴的村民都会来到这古庙里烧香拜神,乞愿平安。

    多年以来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后辈子孙更是不知为何,只当是传统习俗,偶尔还有不听话的小辈也被村里老人拽过来。

    “静声!”

    “拜!再拜!三拜!”

    “礼毕!”

    随着老村长慷锵有力的声音中,祭台前男女老少齐齐行了每年一次的祭拜礼,再在老村长欣慰的目光中退到两旁。

    老村长来到庙宇祭台上,看着如今人丁兴旺的梨花村,不由想起当年自己逃难来此的情景。

    ......

    “那是......一座庙?”

    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子顶着细雨蒙蒙,踉跄地走进了这荒芜人烟山中的寺庙。

    数日的奔波已经让他精疲力尽,加上许久未曾裹腹已经双眼发昏,若无意外怕是再过不久就支撑不住交代了。

    或许是上天有好生之德,这破旧的庙中一尊供奉的“神像”前,祭台上居然有着些许供品。

    男子见此哪还顾得了那么多,红着眼扑了上去,也不怕吃得快噎死,锤着胸口硬是吃了个干干净净,倒头就喘着粗气闭眼睡着了。

    当男子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翌日天明,原本只剩一口气吊着的模样已经不在,面色红润了不少。

    他看向庙中供奉的神像,只见其身着道袍、手持拂尘、扶着长长胡须目视前方,看起来慈眉善目,想来也是一位不知名讳救苦救难庇护一方的神仙吧。

    “在下孟卓均,因祸逃难至此,幸得供奉所救,无以为报,若......日后还能活着回来,必定为老神仙修缮庙宇、塑金身、盛香火伺候。”

    说着那自称孟卓均的男子朝着神像狠狠磕了几个响头,在起身时额头已经一片模糊。

    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开之际,一个缥缈的声音传了过来。

    “往事随风,韶华易逝,既已回天乏术又何必自讨苦吃......”

    “啊!谁!”

    孟卓均大喊,可声音缥缈根本不知从哪传来的,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庙中能有什么人,自然是神像第一时间引起了他的怀疑,再看时那并没有其他的表情的老神像似乎若有若无看着他。

    “神仙在上,还请指点迷津。”

    孟卓均也算得上有见识的人,早年就听说过许多志怪传闻,当时只觉得荒谬,没想有一天会出现在自己眼前。

    顿时心中震撼,俯身虔诚便是一拜。

    他不知道老神仙为何开口,或许只是刚好心血来潮想给他指条明路,当即出言询问想得到答案。

    “往西边走罢......了却因果后,来续上香火......”

    “西边吗?”

    猛桌均想到那个方向代表的东西,眼前恍惚,仿佛回忆起了一些忘记许久的事。

    “咔!”

    空荡荡的供奉台突然断裂成碎块,露出数枚光亮的东西。

    猛桌均一看竟是些钱财银两,自知是老神仙的手笔,心中暗暗下了决定,事后一定回来报答。

    再次拜谢后,终于这衣衫褴褛的男子还是离开了破旧庙宇。

    ......

    “老子仅剩的钱啊!!!这次一定要成啊!不然真的寄了!”

    某个不知名的地方一个声音自顾自地说道,可惜没有人能听见。

    ......

    或许真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数年后那孟卓均重新回到了破庙履行了他的诺言。

    就是不知他怎么理解的,续香火让他整成了开枝散叶,和某位想象中的结果完全不同,某种程度上好得过分。

    如此数十年,偏远旮旯的地方多了一个大村子,和数个小村子,而原本破旧的庙宇也经过修葺成为了周围的标志性地点。

    ......

    “以后不管如何,尔等莫忘了来此祭礼,待我百年过后也是如此,唯有如此才能让梨花村繁荣下去。”

    孟老村长苦口婆心,奈何一些东西并不能摆明了说,道理听多了便不会当回事,只有自己悟到才是真理。

    祭台下岁数稍长和年幼之人的表情截然相反,没经历过村庄建设的幼儿依然嘻嘻哈哈,只是大人在旁才压抑了顽皮的本性。

    不过祭礼仪式时村里大人都是表情紧张严肃,也让他们隐隐明白了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情很重要,虽然他们还不明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化会慢慢传承下去。

    “好了,大家伙都散了吧,也可以留下吃顿斋饭再走。”

    “好耶!”

    随着老村长说完,原本就安奈不住的孩童一下蹦了起来,特别是后面听到到“吃斋”更是兴奋得不行。

    好多小娃娃来祭礼多是为了这“吃斋”而来,其他的事情他们才懒得管。

    很快庙宇内外就又热闹了起来。

    只是暗中某个地方有一人百无聊赖。

    “又一年了,这啥时候是个头啊......等会!这是......”

    一轮微不可见的金色光晕出现在“祂”的视野中,原来不知何时神像已经有了点点变化,如果这时候孟卓均在这里会发现神像已经变得比以前更有神韵了。

    “三十多年了!神道设教终于有成果了!阿米陀佛、太上老君保佑、上帝保佑......”

    激动到语无伦次,喜悦之情自不用说。

    或许恢复自由的时刻就快到了,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契机。

    “祂”也不知为何会存在这处古庙的神像里,只记得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在梦中完成了什么事情然后就醒了。

    梦里的人住的房子都非常的高耸,出行也是使用他根本没见过的工具,还有各种稀里古怪的东西,甚至有无数他闻所未闻的典籍。

    那些典籍并不受常人重视,只有一些研究的学者对其痴迷,各种天马行空的推演被他们记录、传承,最后成为“趣味”读物被放到图书馆中。

    神道设教便是其中的一种神奇的记载,引导人们行为来模拟大道的运转,最终产生一些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