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小秀才

第十八章,归家

    第二日辰时,赵继来在武昌码头拜别袁书君后,便坐船沿长江逆流而上了。

    赵继来回到府中,只见府中众人又是更换灯笼,又是擦拭桌椅的,便询问道“你们这是?家里有什么大事么?”

    “少爷中了秀才,老太太吩咐,今天开始要摆上三天的流水宴。”赵狗蛋笑道。赵狗蛋的父亲赵卫根腿脚痊愈后领着全家都做了赵继来家的长工。

    赵继来没说什么就来到中院进了房间换衣服去了。

    芙蓉、槐花见到赵继来回来,都开心的迎了进去。

    芙蓉笑着说道:“少爷如今中了秀才,将来可是要中个举人、进士,我们这些做奴婢的脸上也有光啊。”

    槐花说道:“我可不图着少爷中什么进士、举人的,只要少爷在家舒心就好。”

    芙蓉又说到:“胡说,少爷这等才学,不中进士岂不可惜。再说了中了进士就能为官造福一方,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槐花反驳道:“当官有什么好,你看看老爷,当了官就去了外地,也不能常回来。要是少爷也当了官,你十年八年都不到,看你还敢不敢说我胡说。”

    芙蓉笑道:“你个傻丫头,少爷当了官难道就不能带着我们一起去么?”

    槐花又言:“我还是觉得在家好,当官又累又辛苦,哪里能像现在这样天天看书写字来的自在。”

    ······

    赵继来看到两个小丫头在一旁争论也是醉了,顿时起了完闹的心,对着二人调戏道,

    “老太太让我把你们都收进了房,这么长时间了,咱们还是有名无分的,要不现在就把你俩收了,你先?还是你先?”

    二女顿时满脸羞红,小声说道:“少爷别闹了,老太太还等着呢!”

    芙蓉又小声言道:“还不是少爷说自己年龄小,还没有····”

    赵继来低头靠上去,笑道:“没有什么?你刚才不是挺能说的么?怎么这会儿不会了?”

    芙蓉一时语塞,轻轻地捶了一下赵继来的胳膊。

    赵继来又笑道:“你们两个怎么害起羞来了,同床共枕又不是没有过,咱们小时候不都是在一个被窝里睡觉的么?”

    槐花瞪大眼睛结结巴巴的说道:“少····少爷,那···那能一样么?”

    三人在房间里又是一阵嬉闹。

    韩老太太得知赵继来回府,在榻上坐直了身子,眼睛死死地盯在门口,就等着孙儿过来。还没分几鈡就不耐烦了,对着田晓娥说:“你去中院看看,保成怎么还没过来。”

    二婶赵沈氏笑道,“老太太,保成才回来呢!这会子估计在换衣服呢。”

    韩老太太也笑道:“哎呀,老婆子我也是老糊涂了。”转身对田晓娥言:“你快去伺候着,让保成换好衣服后就过来。”

    田晓娥过来时,真巧看到三人嬉闹,说道:“老太太都等急了,少爷还在这儿胡闹。你们两个还是快点服侍少爷更衣洗漱。”

    赵继来说道:“晓娥,咱们还没有洞房呢!你这就进入夫人的角色了?”

    田晓娥大囧,也不回话,只是催着赵继来快点更衣洗漱。

    原本三人自从后院制糖开始,就被老太太定为赵继来的妾室,而且赵继来也知道老太太这样做的原因,无非给三人早早的定下名分,这样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但赵大少爷来自后世,实在不想玩弄未成年少女,加上觉得自己也是未成年还不是完全体,也只是时不时的口花花一下,没有实际行动,就这样一直有名无实的过着。

    “小弟,我的礼物呢?前两次都我买了,怎么这次去了武昌也不见你带个礼物回来。”赵继来刚来到老太太房间,还没等站稳,只见赵嫣然上前一把抓住赵继来的胳膊问道

    “小妹,哥哥我这不是太想家了,想快点赶回来团聚吗!再说了武昌城有的东西,荆州城都能买到,小妹要会想到什么,我马上吩咐人去给你买”赵继来尴尬的说道。说实话,他这两天满脑子想的都是收灾民,然后练兵的事情,至于给自己四姐买礼物的事情早就被丢到爪哇国去了。

    “都是借口。”赵嫣然噘着嘴道。

    “小妹,下次一定给你带。”赵继来安慰道。

    听着这二人的对话,满屋子的人都笑了。倒不是因为说话的内容又多好笑,主要是他们姐弟之间互称小弟、小妹的,着实让众人乐的不行。虽然早就习惯他们这样相互称“弟、妹”,可还是忍不住笑。古人没啥娱乐活动,笑点低。

    赵继来走到韩老太太面前,大礼还没行完就被韩老太太拉到了身边坐下。韩老太太拉着赵继来的手又是一阵稀罕。

    不多时韩老太太突然想到了什么,对着赵沈氏说道:“继生、继财呢?保成回来怎么也不见他们来拜见自家的哥哥啊?”

    赵沈氏觉得老太太终于想起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回到:“他们两个在作坊忙着呢!一会儿我派人去叫他们回来。”

    韩老太太说道:“现在就去,作坊的事哪有我的保成回府这事大啊。”

    赵沈氏回到:“是,老太太。我这就去。”说着就要起身往外走。

    赵继来干嘛站起来说道:“二婶,还是我去吧。作坊那边还有一点事情,我也要去看看。”

    赵沈氏回到椅子上:“保成你一会儿快点早点回来,等你大大回来了我就要开席了。”

    赵继来又跟韩老太太说了一声“奶奶我去了”,之后就出了门。

    韩老太太开口笑道:“我的保成一回来就忙着家里的事情,倒是长大了。”

    赵沈氏心里郁闷的不行,这老太太也太偏心了,她两儿子也同样是她孙子啊,还一直为家里尽心尽力的,可是老太太眼中只有保成。

    赵继来到前院吩咐赵狗蛋带上两口肥猪,跟着他一起去作坊。

    在路上,赵继来问赵狗蛋:“想不想有自己的田地。”

    赵狗蛋愣住了:“少爷,我没明白你说是什么意思。田地谁不想要啊,可我家这种情况,少爷你是知道的。”

    赵继来继续说道:“我打算收纳灾民,这期间你过来帮我,府里的事情就不要做了,等事情做好了,我送你十亩水田。”

    赵狗蛋摇头的说道:“少爷,帮你不是应该的吗?你救了我爹,又给为我家花不少钱,我家的一切都是少爷给的,我这条命都是少爷的,少爷说要我干啥我就干啥,就算是杀人放火我也绝不皱眉头。”

    赵继来说道:“放心,咱两是一起玩到大的,我赵继来绝不会亏带兄弟。”

    赵继来直到赵狗蛋说的是实情。就在四月底的时候,赵府起作坊没有请庄里的人,而是用的赵卫新买的“卖身工人”。赵狗蛋那个才十二岁的弟弟赵二狗就抱怨了一句,结果被赵狗蛋吊起来打,还是母亲出面,赵狗蛋才放了自家弟弟。庄里差不多大的孩子只要有人对赵继来说一句不好听的话,赵狗蛋也不问缘由,上去就开打,纯浑人,倒也忠心,也不枉赵继来自小就那么照顾他。

    赵继来进入作坊,给那些卖身工人放了一下午的假,让他们把肥猪煮了吃肉。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工人就是好对付,只要有的吃的,便千恩万谢的。

    赵继来叫来赵继生和赵继财说道:“作坊我打算搬迁道岛上去,安全。这里以后就开始生产粗糖吧。”

    赵继生说道:“大哥,岛上可没有人啊,进出还要船,离家也远。”

    赵继财道:“是啊,大哥。”

    赵继来说道:“马上就有人了,人还多,我打算再把规模在扩大一些,过些日子我让二叔买点商船。在赵家庄大规模生产,容易被人发现,还是去岛上安全。”

    赵继生和赵继财说道:“我们听大哥的。”

    自赵继来搞出了这个作坊后,赵家是日进斗金,这些日子赚的钱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别说没见过,连听都没听过;从此以后这哥俩对赵继来是崇拜的不得了。

    之前赵卫新出去卖糖都只是租商船,现在赵继来要在岛上办作坊,还是买几艘比较方便,免得每次都要租。

    直到申时,赵卫东、邓婉坐着马车回来了。

    昨天酉时赵卫新刚到咸宁对着自己哥嫂说了赵继来连中县试、府试、院试头名的事儿,赵卫东是激动的一晚都没睡着,虽然不是大三元只是小三元,那也是上百年都难得出一个的。赵卫东想着三年后家里岂不是家里又要出个举人,甚至进士。

    进了赵府,赵卫东就见到一众乡亲、朋友在门口等着,便上前拱手见礼。众人也是对着赵卫东连番称赞,直言赵府人物青出于蓝,这是要发达了。在古人看来只有金榜题名才叫发达。

    赵卫东夫妇进到中院就见到赵继来扶着老太太从后院走来。赵继来、赵嫣然赶忙上前行大礼,可赵继来腿才弯曲就被邓婉上前一把扶住了,说道:“我的儿,这几个月可是瘦了不少,可是没有吃好、休息好?。”

    赵嫣然站在边上直翻白眼,赵继来天天在家咸鱼,也就时不时看一下书而已,或者教教小书童读书认字,哪里累着了。

    赵卫东故作严肃的说道:“保成,虽然你现在已经取了秀才,但不可自满,还是要多多读书、不得懈怠。”

    韩老太太却是后面跺了一下手杖:“哼!一回来就要教训保成,我的保成哪里不出息了?这么长时间不见也没见你说几句关心的话。”

    赵卫东带着邓夫人跪到老太太面前,说道:“娘,近来可安好?”

    韩老太太回道:“老太婆我好的很,起来吧!”

    得!!原来母爱是会转移的。以前老太太眼里只有赵卫东,现在换成了赵继来了;他这个原先的心尖尖现在也不香了,只不过老太太现在独宠的是自己的宝贝儿子,赵卫东也比较舒心。

    众人来到前院,赵卫新对厨房的婆子说道:“开宴了!!”

    赵府连续开了三天的流水宴,热闹非凡,一时间是宾主尽欢。只赵卫东看到兴旺的家里说道:“要是三弟在就好了,三弟大小就喜欢热闹,也不知现在他在南方过得好不好,下次他回来一定要留着他,在家总比外面强。”

    赵继来心想,赵卫虎那个反贼指不定在哪个反贼窝里呢!不行得加快实施计划,不然到时候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