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帝!我就想当个藩王而已

第48章 好消息是福矿,坏消息是没人

    “招不到人?”

    朱高煦双眼微眯,眉头紧皱看向已经坐在的朱高燧。

    朱高燧前往西山前,朱高煦可是专门给朱高燧说过。

    招工过来的农户,每天工作四个时辰,而这四个时辰分为上午下午。

    除了工作时间,伙食是每人每天三顿饭,每顿饭都有白米饭或者白馒头,并且配有一个素菜一个肉菜。

    最重要是每天还能领到五个铜钱的工钱。

    朱高煦在疏通吴淞江的时候,就是用的这一套,效果也相当好,不然也不能让三個月的工程,一个月就完成。

    即便期间朱高煦不让他们加班,这些人也都连夜加班,最后还是朱高煦请来卫所的兵卒守在河边,这才杜绝了这些百姓晚上悄悄加班。

    现在这个方法放到西山怎么会不管用。

    难不成西山那边的乡绅和地主,也把价钱开的和自己一样?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现在大明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靠着农田税。

    也就是谁的田地多,谁就能能有更多的粮食,有了更多的粮食就能通过粮食卖更多的钱。

    难道说这些乡绅和地主在自己来之前,就有人给他们出谋划策,让他们提前有了应对自己的办法!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人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吕家的吕崔。

    上次食盐生意,自己出于相信那个嘴子朱棣,也就没对这吕崔下死手,现在自己一时半会无法就藩,那这个吕崔就必须死!

    就算不死,也要把吕家处理掉。

    斩草不除根,这不是朱高煦的风格,除非有原因,就比如朱棣说话不算数那次。

    朱高燧端起桌上的茶壶对着壶嘴就是一顿猛灌。

    咕咚咕咚。

    几乎将一壶茶水全部喝完,朱高燧这才放下茶壶,用沾着煤灰的袖子在嘴巴上一抹,嘴巴周围全部被黑灰沾满。

    “二哥,按照你划定的区域,我就花了四天就找了矿脉,随后我就按照你说的开始招人,可是这招人的时候就出现问题了。”

    朱高炽右手撑在桌子上,身子往前凑了凑。

    “出什么问题了?”

    朱高燧从怀里拿出一张往桌上一拍。

    趴在床上的朱高煦用双臂支撑起身子,这身子一挺牵动到大腿的肌肉,屁股上的伤口被拉扯,朱高煦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重新爬回床上,双拳不断地锤击着床板。

    朱高燧这才注意到,朱高煦趴在床上,屁股上用毛巾垫着,上面放着一整块冒着寒气的冰块。

    “大哥,我不在这几天,二哥又干什么了?”

    眉头紧皱的朱高炽侧目看了眼床上的朱高煦。

    “你二哥,又要回封地,老爷子不同意,他就顶了老爷子几句,然后就变成这样了。”

    趴在床上的朱高煦抬起头看向朱高炽。

    “大哥,我那天说的不对吗!那糟老头子是不是说话不算数,说了只要凑够三十万两就让我去就藩,结果呢?拿了钱不认账,天下哪有这么当皇帝的!”

    朱高炽叹了口气看向朱高煦。

    “咱爹你还不了解,光是让我拿剑砍你都多少次了,我现在都麻木了。”

    朱高燧探头看了眼朱高煦的屁股,起身走到床边,,一脸坏笑的将手伸进怀里,拿出一个瓷瓶子。

    “二哥,我这里有锦衣卫的特效疗伤药,弟弟我帮你涂点。”

    朱高煦转头看向朱高燧。

    “走开!我就是挨了四十板子,屁股又没有开花,不需要金疮药,还有你去照镜子看看你自己现在什么样。”

    朱高燧眉头一皱,看向自己沾满黑灰的双手。

    “我的娘!”

    朱高炽憋着笑,指向西北角的铜盆。

    “那里有水和毛巾。”

    朱高燧快步走到铜盆前,对着铜镜清洗脸上的黑灰。

    朱高炽将手中的纸递给朱高煦。

    朱高煦接过纸一看,眉头也皱了起来。

    朱高燧拿来的是一张契约。

    上面的内容很简单。

    农户到地主或是乡绅家里做活期间,不能更换东家。

    农活期间,赋税全部由东家交付,并且不用服徭役,东家会包农户的两餐,每餐会给两个窝头和一些咸菜,如果过节也会酌情给与酒肉。

    住宿方面由东家统一管理。

    最后的期限是直到冬天。

    这张契约上面的赋税由东家负责,朱高煦看了就想笑。

    乡绅和地主,他们手里有多少地,其实在太祖朱元璋时期,就没有完全统计清楚。

    到了永乐这个时候,田地有多少就更是稀里糊涂,期间国家开垦了多少地,官员根本就没有进行记录,更别说一些官员偷偷兼并土地和那些将上等良田,登记为下等田的行为。

    负责耕种田地的佃户哪里知道,他们耕种的田地可能根本就不用交税。

    这就无形中,从国家那里贪墨了一笔粮食。

    至于徭役,这个东西,那就更简单了,肯定是这些乡绅和地主,朝廷里面有人,或是与当地的官员勾结,悄悄把这徭役给免除。

    集中住宿和这个到冬天就结束的期限,一看就是专门针对自己。

    冬天以前,制盐工厂还能通过自给自足去山里砍柴,加上购买一些木炭勉强维持。

    一旦到了冬天,上山砍柴基本不可能,那时候就只能依靠木炭。

    而那个时候,金陵的百姓们取暖也要依靠木炭。

    如果这个时候吕家放出话,说是他汉王垄断了木炭,这才导致木炭价格飞涨。

    那时吕家再来个卖食盐送木炭的活动,百姓们肯定会为了木炭,不来买自己的食盐,而且还会在背后编排自己。

    最重要是的这个冬天要再冻死几个人,那朱棣肯定要处理自己。

    别封地没回成,反而被发配高墙,那可就的得不偿失。

    朱高煦看向已经把脸和手洗干净的朱高燧。

    “这契约是什么时候有的?”

    朱高燧看了眼朱高煦手中的契约。

    “我去西山前一个月,我手下的锦衣卫还打听到,这是他们那些地主和乡绅连夜让他们所有人签订的这玩意,每个签订的人都能拿到五文钱。”

    朱高煦嘴角微扬,看向朱高炽。

    “大哥,看来这是有人要算计我们。”

    朱高炽皱眉,看了眼朱高煦的屁股。

    “那能怎么办?你现在都这样了,西山那个地方你也去不了。就算你要去,爹也不会同意。”

    朱高煦“嘿嘿”一笑。

    “大哥,老头子最近统计过咱大明有多少田产没有?”

    朱高炽眉头一皱。

    “你问这个做什么?”

    朱高煦用胳膊肘顶了顶朱高炽。

    “大哥,伱就说有没有吧!”

    朱高炽抿嘴摇了摇头,斜眼看了朱高煦一眼。

    “你小子是不是又想到什么。”

    朱高煦又“嘿嘿”一笑。

    “大哥,我的建议是,你让老爹再把国家的良田统计一遍。”

    朱高炽眉头皱的更紧。

    “你小子,又有什么坏主意,快说!”

    朱高煦拍了拍,朱高炽的大腿。

    “大哥,你先去说,如果老东西不同意,你就说丈量过后他一定会有惊喜。”

    朱高炽小眼睛眨巴两下。

    朱高煦见朱高炽还不动作,就又加了一句。

    “老东西问起来,你就说我……哎呀,怎么说都行,总之错都是我,一切都是你想出来。”

    朱高煦将一本奏折从枕头底下拿了出来。

    “大哥,你把这份奏折,按照你的话,从新誊抄一遍,,然后明天早朝你再和老东西提一下就行。”

    朱高炽接过奏折看了一眼,他的眉头立马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