梢明

第七十六章 权粟的败北(中)

    那是一个傍晚,夕阳如同血一样红,血红的光芒粘在年老的戚继光脸上,身体上。

    风轻轻的轻吻着戚金的发丝,这个年轻人由于没有带网巾,头发的前面凌乱不堪。

    “戚金,没想到我也有英雄迟暮的这一天。”戚继光强行让自己的声音变得不在混浊,而是听起来年轻一些,“如今朝廷九边糜烂不堪,那辽东宁远伯李成梁经常杀良冒功,偷偷给百姓剃头,更不必说宣大,延绥,陕甘。唉……蓟镇为京师门户,可是南兵常年欠响,北兵军田强行被军官侵占,导致北兵眼红南兵……如今蓟镇南兵北兵对立这么厉害,你来接手这个烂摊子……真是为难你了……”

    “戚帅,我相信这些问题总会有一个能臣,良臣,忠臣来解决这些问题的,那时我在拼尽全力辅佐他,助他一臂之力岂不更好?我是不会放弃的,即使要委曲求全!”

    年轻人铿锵有力的声音传在年老的戚继光耳朵里。

    这个老年人拍了拍后辈的肩膀,对他开心的朗声大笑。

    战场的小山坡上。

    戚金愣了一下就反应过来,他立刻下马,对着李如柏就跪了下去,这个已经等了很久很久的边军,仿佛要用尽一生的力气大声说:

    “卑职愿意为李总兵鞍前马后,愿以李总兵的心为心,以后卑职就是李总兵的家丁!!!”

    这一套流利的动作把李如柏和查大受都给吓了一跳。李如柏得到要去蓟镇的风声,本来想接着刚才的功劳拉拢一下戚金,没想到戚金居然会这么说……

    查大受本来就是官场老油条,可是也说不出愿意以李如柏的心为心这种肉麻的话,这个老油条不断的暗示自己下一次也要这么舔上级。

    “战场上……不必行如此大礼,快起来……快起来。”李如柏说话结结巴巴的又下马把戚金给扶起来。

    “大人这么想,真乃蓟镇百姓军户的万幸!”

    李如柏看见,戚金抬起头来说这句话,眼角里居然带了点泪水,这让李如柏大吃一惊。

    李如柏在京城里和那些二代纨绔子弟厮混得到的经验都是不能说真话,干什么都要画大饼,他没有想到在边关居然遇到真情实意的人……

    一伙骑兵从远处跑过来,带头那人在李如柏的家丁防御外围就下马,他接过部下递给他的俘虏,就跑了过来。

    “大人,这是我们在鸟岭后山坡入口处抓住一些舌头。”夜不收说完就用不流利的朝鲜话训斥被抓的人,让他们讲话。

    被抓的朝鲜伪军,吭吭唧唧半天说了一些李如柏和其他将领听不懂的东西,这个夜不收看见他讲完就把刚才的话给翻译过来。

    夜不收说:“大人,这城墙里的一万多人,倭寇想在夜晚从后门突出去,想让其余部队接应一下自己。”

    李如柏听到此话立刻骑上马,戚金看见便也立刻上马。

    李如柏说:“立刻把这抓住的人头给剃了,首级归你。”

    夜不收那队长听见这话,高兴的在地上把头磕的梆梆响。

    “好了,别磕了,战场上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李如柏对着身边的传令兵说,“传令给刘挺,让他别攻城了,叫他在二十里外扎营,夜晚在佯装攻城。”

    查大受问:“指挥他,那理由是什么?”

    李如柏想了一下说:

    “那就告诉刘挺,我们先撤了。”

    李如柏说完这些不顾众人,调转马头就往汉城方向跑去。

    戚金看着呆在原地的老油条们,对着自己带的南兵就是一声吆喝:“保护李总兵!”

    辽东。

    宋应昌在定辽右卫的幽静处有一栋零时的住处,他在这里看着李如松送来的塘报,十二时辰有六个时辰都在皱眉的他,罕见的出来了一个笑容。

    可是张才却不断的在外面的院子里走来走去,脚步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密集。

    “你小子能不能别溜达了,这有你父亲送来的信。”宋应昌大声对外面心情烦躁的文原吼去。

    门外的的脚步声靠近屋檐下,张才打开了这扇雕刻十分精美的木门。

    “我不看,肯定是又是老一套,让我不要随随便便的上战场,要我多跟在你身边。”他走进屋子里的圆桌,一屁股坐到漂亮的中空四腿圆凳上,自己就拿起漂亮的蓝色瓷茶壶,往烙印的有树叶的茶杯里倒水,喝完一杯水,他又拿起一个茶杯往里倒水,递给了宋应昌,张才接着说,“哪有说要砸锅卖铁给我搞一套明甲,那是我能穿的吗?这不是害我。算了算了这都是不重要的事。重要的是我们要不要接着这个坡下驴?”

    “你说的这个应该是要考虑考虑。”宋应昌拿起茶杯就往嘴里灌去,“现在东虏巨寇不断犯边,朝廷里的人不断给我穿小鞋,我是应该考虑把担子卸到别人身上。”

    张才看见宋应昌还在犹犹豫豫,气的直接一个激灵站了起来说:“大人,朝廷的使者去议和跑了一半人,现在他们就要重用沈惟敬,且不论这沈惟敬是谁的人,只论他能不能担当大任。大人前线不断有人说沈惟敬满口跑马车,这要是事情败露,大人可就是要第一个担单子。”

    “现在我就是想走,也脱不开身。给皇上写的奏折不是军国大事,十有八九都是要被淹,这该如何是好?还有你能不能遇事别这么焦躁?”宋应昌把信递给了张才示意他收下。

    从入辽开始,也有小半年没有见到父亲了,张才口头上说不想家,其实心里还是十分想念家,虽然他那个爹爹总是说自己。

    张才拿起信封就放到自己怀里。

    “大人,和倭寇的战争打不完,恐怕大人是脱不了身了,大人怎么办?”张才这个自诩文武双全的人,也在这时低下来头。

    “鸟岭的一万多倭寇在刘挺主攻,李如柏辅攻下成功给攻破,朝鲜的权粟将军看见这个情况就想要带着士兵去收复故土,我可以写信让南兵辅攻。”宋应昌拿起座子上的另外一封信,示意文原看一看。

    这个年轻人接过信,不到一会就给浏览完,少顷,年轻人开口说:“此事不妥,如果越过李提督,直接越权指挥,李提督会怎么想?还是不要回复,让李提督做主。李提督肯定不愿意指挥南兵,届时权粟如果一意孤行,那么他们战死,这样我们才能……”

    年轻人不在说话,而是看着宋应昌。

    宋应昌思索片刻,从干燥的嘴唇里蹦出了个:“好。”

    ps:感谢书友20181215220342439,千寻暮晨曦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