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邮币日记

第038章 依赖感

    两周的时间很快就到,12月8日当天,吕峰已经不再进货,因为所有的货源早在昨天就拿完了。

    他已经跟刘三根和谢娇娥通了电话,提前结束这个项目。

    原因很简单,连续两周的供货,已经把那三个大户的货掏空了,甚至有两家不得已得去市场补了一些。

    市场的很多商户都敏锐地嗅到了这个风口,纷纷提价。

    本来经过四年的沉淀,这两个品种就没什么热度,如今突然又有大量找货,肯定引起多数人的注意。

    吕峰也一直在留意价格的变化,发现光是康银阁,今天就足足涨了八百块钱一套。

    现在就算是去市场拿货,成本价也要过五千了。

    没有低价货源,那么跟两人的这个项目就不可能继续下去。这是吕峰早就能预料到的后果。

    他从不觉得珠江展厅的事情能够瞒住其他的竞争对手,肯定用不了多久,其他人都会跟风进来,开始打价格战。

    一旦终端全都动起来,市场的价格也必定水涨船高,这是由简单的供需关系决定的。

    下午时分,已经将货全部清完的展厅又迎来了一个温暖的秋日。

    待客厅里,吕峰休闲地盘腿坐在沙发上,难得用上了最好的茶叶。

    对面,许慧英终于对完了所有的账,抬起头来看着吕峰,脸上的笑容无法掩盖。

    “算好了,除掉这两周的成本,收益是225万,按照约定,应该给娥姐他们的分成大概是75万,也就是说我们大概能剩150个。”

    “好,那我明天吃饭的时候,把钱给他们两个。”吕峰笑着道。

    已经约好了明天的庆功宴,还是在老地方。

    “好!这事你来安排就行。那剩下的钱……”许慧英顿了顿,道:“这一次从头到尾,我基本没出什么力,我觉得在分成比例上,我们需要重新计算一下。”

    按照公司的股份,许慧英应该是拿大头百分之六十。

    可是她知道,这一次只用了八十万的备用金,十四天的时间里就赚了一百五十万,其实九成九都是吕峰的功劳。

    如果真的按照比例分,她自己都过意不去。

    “许姐你看着来就行。”吕峰自然知道她的意思,却也不客气。做多少事,拿多少钱,那是理所应当的。何况,自己还差李继成两百个,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给他呢。

    “这样吧,你拿一百个走!”许慧英想了想,给出了意见。

    这毕竟是额外的项目,她觉得让吕峰拿大头合情合理。

    “行!”吕峰也毫不拖泥带水,直接应承下来。

    看到吕峰同意,许慧英顿时松了口气,笑道:“这次真的是多亏了你,估计大家都能过个好年了。”

    只要过了年,年初的礼品淡季又可以开始慢慢布局,而且有了这笔钱,许慧英觉得应该能撑到明年四五月份的那一拨小行情。

    “许姐还是这么保守。这才十二月就想收手啦?”吕峰笑着道。

    许慧英道:“没办法,现在大四的行情已经被裁切版搞烂了,我们年底想推常规版也没什么意义。”

    “许姐不用灰心,尽管推就是!”吕峰将一杯茶推到她面前。

    许慧英愣了一下:“你说啥?继续推大四?”

    “对!继续大力推大四,把价格维持在原有的高位。”

    “为什么?这样做吃力不讨好。”许慧英不知道吕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她自然不会知道,很快,8050裁切版的大四就要暴雷,到时候几乎所有的终端零售端都会受到波及。

    这段时间,吕峰一直让王巧云打探另外十六家店大四的销售情况,通过计算,他发现这一波他们的确是大赚了一笔。

    这代表着,接下来的这个大雷,另外的十六家店也将踩得严严实实。

    日记里的三个大坑之一,为了不扩大影响,经过各方的介入,最终达成了赔偿协议。

    客户主张的按照售假,退一赔三没有得到支持,商家只退款也没有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最终的判决是退一赔二。

    按照吕峰的估计,这一次梁九哲他们要亏的数额,绝对要达到八位数。

    吕峰没有直接回答许慧英的这个问题,而是转移话题:“许姐,有个问题我想问你。”

    “什么?”

    “你觉得梁九哲他们五个,现在能凑出两千万现金吗?”吕峰问道。

    许慧英愣了一下,发现眼前这少年总有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她认真想了很久最终还是摇头:“可能悬!这些年我们的确赚了不少的钱,可是他们几个大都挥霍了,尤其是梁九哲和马德伦两个。我估计,要论现金流的话,他们五个估计一千五都未必能拿得出。”

    “你问这个干什么?”许慧英好奇。

    “没事,只是问问看。如果他们拿得出来,那我得另外想想办法了。”

    “你到底在说什么?”许慧英一头雾水。

    “许姐,如果他们十六家店要转让的话,你觉得多少钱接手合适?”吕峰问。

    许慧英吓了一跳,回想了一下刚才吕峰问的问题,她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眼睛瞪大到了极限:“你是说,梁九哲他们要出问题,你要收购他们的店?”

    “我觉得可以试一试。”吕峰觉得还是有几分把握。

    “不行的。”许慧英摇头,“十六家店,一家按照此前的八十万算,也是一千两百多,我们现在哪里拿得出这么多的钱。”

    “谁说一家店值八十万的?我觉得十万都多了!”吕峰笑道。

    “十万!那只够装修和物料的钱。他们怎么可能卖掉。”

    吕峰笑了笑,没有多做解释。

    现在跟许慧英解释这个,太麻烦了。而且,也会引起她的怀疑,自己到底是凭什么做出判断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切等到水到渠成再说。

    九藏剩下的十六家店,对于其他人来说意义其实不大,毕竟最重要的客户资源是共享的。而一旦他们暴雷,那就变成个烫手山芋,其他同行是绝对不会接盘的,因为吕峰他们这八家也掌握了客户资料。

    能有接手意愿的,也只有许慧英和他,当然要在价格足够合适的前提下。

    什么叫合适?就是只算基础设施,每家店装修的钱。

    一旦真的吃下了,那就相当于把整个九藏握在手上,这个广州前三的终端零售,对于自己进一步扩大版图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就是不知道,事情会不会发展到我想的那一步!

    “走了。明天我就不过来了!后面常规版的大四,我会让黄豆豆拿个一千套左右过来备用。到时候你分给八个展厅就好。”

    看着吕峰起身,许慧英这才意识到,他是认真的。

    可是不知道为何,对于眼前这个少年的决定,她这个大股东竟是激不起任何抵抗的想法。

    这才短短的半个多月时间,许慧英发现,自己竟已经对他有一丝决策上的依赖。

    意识到这一点,许慧英深吸一口气,用力甩了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