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9:合成系男神

第八百七十四章:隔空交流

    周瑞伸出手,试图拿起一本泛黄的手稿

    但又担心这不知几十年的东西,会不会脆弱到一碰就碎。

    孙老笑了笑,说道:“放心吧,我在保养‘老书"方面,还是有些心得的.”

    周瑞将最上方的一本取出,抚去了不存在的灰尘。

    上面赫然写着:“对月球基地的思考二三事,及一种月面工事遐想”。

    又拿出一本,写着:“电力汽车与内燃汽车之优劣,与电机、传动机构设计”。

    周瑞一时间有种恍惚感,这些事.不应该是现在的人思考的么

    但看看日期,却是1980年和1991年

    孙老似乎陷入了回忆,说道:“这里面的东西,时间跨度很大封皮是我自己弄的。”

    “你放心,和国家项目有关的机密文稿,这里一个都没有,大多都是钱老的‘随笔"、‘随想".”

    周瑞郑重的点点头,说道:“孙老,这份礼物太贵重了”

    孙嘉栋站直了身子,松弛的眼眸再度变成一轮弯月:“不一点也不.送给你,刚刚好。”

    由于数量太多,周瑞不好当场翻看,郑重的将其暂时放回旧箱子中。

    考虑到老人家的身体和精力,12点左右,周瑞主动起身告别。

    老一辈科学家思想过硬,不喜欢以旧时的“师徒”而论,而是均称呼为“同志”,即便是钱老和他写信也是如此称呼,但实际上,钱老是孙老的引路人,确有师徒之实。

    “但最后,钱老还真的主导设计了咱们第一艘核潜艇,我当时最清楚不过了,好多东西钱老也是现学的,却比苏联留学回来的潜艇专家还要厉害,不过最后一直推脱自己只是指点指点,就没有担任任何职务.”

    “周总京北还呆几天?明儿个一起吃个饭?”

    “而且钱老还有一手‘触类旁通"的本事,我记得当年国家要造核潜艇,技术难题迟迟无法突破,就有人说要不问问钱老,不少人觉得异想天开,一个搞火箭的,怎么就能搞核潜艇我也怕钱老为难,劝他不要插手。”

    之后周瑞、甘媛、孙老、孙老爱人一起小坐了一会儿。

    周瑞指尖微动。

    但即便如此,依旧在外面陪着,并且一直打量着周瑞,似乎这个家里很久没有这么年轻的客人了。

    “无论什么难题,无论什么领域,只要将其拿到钱老面前,哪怕是钱老完全不熟悉的,他都能一针见血的提出关键问题,就仿佛能够‘抽丝剥茧"一般.”

    孙老感慨道:“当年我也见过许许多多耀眼的身影,但无论我个人,还是整个组织内,整个科研工作者队伍里,都认为钱老处于‘独一档",哪怕再多的天才,也都得屈居其下。”

    不过时间已经很晚了,周瑞注意到孙老爱人的身体很不好,甚至站起来都很费劲,而半掩着门的卧室中,还有一些医疗器械。

    周瑞呼出一口气

    孙老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似乎在追忆钱老,但其实也是在追忆年轻的自己。

    老院落内,孙老一直送到车前。

    另外他也是火箭专家,长征一号,东风一号都有其参与,不过后者时期,他只是无数普通小年轻中的一个,也是那时起,他被钱老所看重。

    孙老聊起了当年的一些趣事。

    从东方红一号,到北斗卫星,光是他亲手设计的卫星就多达45颗,协助、指导的更是不计其数。

    周瑞和甘媛对视一眼,只能如实说道:“计划明天就走了。”

    孙老眼神中闪过一点失落,不过还是点点头,伸手拍了拍周瑞的后背:

    “走吧,去忙自己的事情吧,老头子是不该耽误年轻人的时间”

    回去的路上,周瑞手上拿着一本泛黄的手稿,借着车内微弱的灯光,细细品读。

    甘媛看着好奇,她也想知道大名鼎鼎的“钱学森”,留下的手稿里有什么东西,轻声问道:“老板,上面写着什么?”

    周瑞目不转睛,语气中也带着惊讶:“电离层气体的热力学性质与对超音速飞行器的干扰。”

    甘媛:“啊?”

    周瑞也忍不住感慨,窥探巨人,总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诚然,周瑞知道钱老最早的研究方向就是“超音速飞行器”,那可是50年代!可回国后,考虑到国内薄弱的工业基础,也是钱老力排众议,否决了“造飞机”的主流想法,改为了造导弹.算是自己封印了自己的成果。

    但回国后几十载,怎么可能没有一些相关的想法,估计其中不少,都沉淀在这些看似没有价值的“手稿”之中了。

    之前粗略翻了翻,这些手稿内容很杂,有的是“随笔”,有的是“演算”,有的是“设计草图”,有的甚至可以认为是简略的“论文”。

    包含着大量,钱老那些“不切实际”,或者“不合时宜”的思维火花。

    绝非孙老所说的那样“不重要”,甚至让周瑞有不少启发。

    莫名的,周瑞感觉后备箱内的箱子,更加沉重了

    周瑞想了想道:“我对保养旧书籍没什么经验,你回头帮我查查,该买些什么、怎么存放都弄清楚,若是需要单独建一个恒温恒湿室也不是不行.对了,回沪上后先影印一份吧”

    甘媛点点头,记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

    回到酒店,周瑞独自坐在窗前,认真的翻阅着手稿,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写着“人工智能的前景与风险”。

    时间是1991年。

    这并非是一篇严谨的论文,只是一些随笔感想,但里面的观点很有意思。

    “人工智能,应该注重‘人机结合,以人为主",让智能计算机结合到人的工作中,而不是替代人的工作。”

    “起初应降低预期,进行‘浅层次、合作性"结合,之后逐渐发展到‘深层次、进化性"的结合这个进化,一定是‘人"的进化,而不能是‘计算机"的进化最终,也许能达到‘人机融合"的程度:让人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进化为‘超人".”

    “我以为,如果有进化,一定是人而不是机器,不过以现在的进步速度,恐怕要到21世纪后半页才能看到.真好奇‘超人"的感觉是怎样的,是否能上看宇宙,下看微观算不算我们文化里的成仙?我的想***是胡思乱想么?”

    周瑞指尖划过纸面,似乎还能感受到当年钱老书写时的喜悦和畅想。

    忍不住抖了抖衣袖,盘踞在内的“小花洒”钻了出来,在周瑞掌心凝聚成了“小小植保车”的模样

    周瑞轻声自语道:“如果论结合到人类的工作中,‘机械智能"还真的比‘人工智能"要靠谱但‘人机融合"又不太适用当然,钱老说的进化,显然不是生物学概念的进化,而是社会学概念的进化。”

    “今人对比古人,显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若像钱老所说“超人”对比今人,能够上看宇宙、下看微观,可不就是进化么.”

    与天才相距几十年时光,隔空交流,真是有趣

    正在感慨之际,突然,掌心的小花洒扬起了头。

    大眼珠子看向了天花板,并且瞪圆了。

    根据周瑞的设定,这个动作代表它正在控制其他智能设备。

    周瑞也看向天花板

    下一刻,小花洒说道:

    “最高权限,垃圾,正在撞向‘南天门".”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