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只想刷成就

第22章 回忆真恐怖

    这一世,陈静瑶出国也好,不出国也好,逃不掉了。

    怎么能让你离开!

    你就是成就啊!

    陈静瑶点头,“我在老地方等你。”

    林子轩放开她,将毕业证和录取通知书交给她,径自离开。

    因为系统又叮咚了。

    “恭喜高中毕业,并顺利被上沪大学录取,奖励银质宝箱1个、铁质宝箱1个,请查收!”

    这俩证书居然有奖励哦,不错不错。

    打开,获得作战潜能天赋和急救绷带1个,学习后羊皮卷轴消失。

    这一次,林子轩没有接收到多少信息,只是一股暖流过去后发现自己对身体的掌握大幅提升。

    林子轩意气风发的走向楼上的班主任办公室。

    前世拿到录取通知书,林子轩并没有被班主任叫去办公室,也许因为没有被发现早恋。

    半年后的年前聚会上,班主任才知道两人恋爱了,送上了祝福。

    林子轩推开办公室的门,袁老师正在整理办公桌上的物品,满是唏嘘。

    看到林子轩进来,指着旁边的座椅说道,“坐下吧,你们毕业了,我也管不了你们了,但是上大学了也要好好学习。”

    林子轩并没有坐下来,站在老班面前开起了玩笑,“老师,您不是鼓励我们,在高中时多吃点苦,考上大学就好了?”

    “我那是骗你们的,让你们觉得有盼头!”老班叹气。

    “去大学了才要好好学习,你家庭条件不好,这次滑档了本来之前想建议你复读的,但是看你的专业也不错,毕业肯定能找个好工作,早点毕业家里压力也小点。”

    “走吧,假期可以放肆玩几个月,到大学就要收心了,好好学习,才能拿到国家奖学金,力所能及的减少点父母的压力。别只顾着谈恋爱了。”

    老班貌似想到什么,又多说了两句。

    林子轩听到这里就用老班的话很感动,也就老师和父母说这些话。

    为什么前世没听到这些话?就没有其他原因?

    ……

    不过老班看不愿意多说,林子轩只好鞠躬感谢。

    “老班,您放心,我知道怎么做,放假了来看您!”

    便离开了办公室。

    老班看着林子轩大步离开,长叹一口气。

    这臭小子,不知道能不能听进去他的话。听进去也好,至少有点启发。听不进去也罢,该说的都说了。

    他不知道的是,老板看着林子轩走远后,又回到了办公室,拿出了手机,找到了那个一直想拨打却没有理由拨通的电话。

    ……

    出门的林子轩站在门口定了定神,如今两世为人,老班这些话真的是肺腑之言。

    前世也是混账,家里条件不好,以621的成绩进入上沪大学,开学就拿了5000块的奖励,甚至没告诉父母!!!

    这5000块很快挥霍一空,没给家里减少多少负担!

    后面为了买电脑,甚至跟家里又要了5000块钱。

    要知道,林子轩去大学,带着6000块学费和3000块生活费的。

    手机是出发前镇派出所的表哥送的旧手机诺基亚7610。

    农村出生的林子轩,在上沪见到太多这辈子没见过的世面。但是现在看来,那时候还是年轻不懂事。

    老爸林崇义,1960年出生,排行老二,高中未毕业,坚毅、沉默、严肃,本地三线工程炸药厂修理工,厂子倒闭后,买过面粉,欠了一屁股债后开了一家修理铺。

    用一家小镇修理厂供出四个大学生,人称“二能”。

    辛苦一辈子,腰椎间盘突出抱不了外孙。

    夏天太热喝啤酒降温,却不能按时吃饭,空腹喝酒得了胃病。

    大冬天在国道上换大车轮胎,得了关节炎,变天前后疼痛不好走路。

    电焊的弧光刺眼导致视力下降,还得了白内障。

    电焊产生的烟熏皮肤差,经常焊接大车钢板等后,脸上被熏成死皮、一片一片脱落,疼的不能洗脸。

    死皮掉落干净,然后再熏再掉,一层又一层循环。

    修理工经常接触黑色的浓稠机油,指甲缝永远是黑色的怎么洗都洗不干净的那种黑。

    母亲杨玉芹,比父亲小两岁,排行老小,初中生毕业生,不到1米6,育4儿女,身体弱小多病,为母则刚。

    在父亲还在工厂时,一个人在两个姨姨、舅舅家的帮助下带着3个小孩,还要负责农田、牲畜。

    小孩子爱玩,每天都弄脏衣服,回到家总会被母亲收拾一顿。

    小孩睡了,母亲在那里洗衣服,第二天,小孩总有干净衣服穿。

    分家后就1间曾经开小卖部的土房,分了碗筷半袋面。

    奶奶家也就是林子轩大伯家的粮仓满满的,硬是没有分一颗粮。

    当时是全村最穷,炸药厂不景气,发不出工资。

    每到春耕或者收获,姨姨家便赶着毛驴、拉着架子车来帮忙耕种收割甚至碾场。架子车里有种粮,有土豆和面粉,

    靠着他们几家扶持,家里终于挺过来了,家里养了两头毛驴、一头年猪。

    盖了一排3间大房子,中间厨房加住人,左边仓库,右边客房。

    就连家里第一只名叫黑虎的狗子都是小姨夫挑好背过来的,25公里的路,就腿着来腿着去。

    林轩四年级,老爸开了修理铺,生意好,无法顾及家里的两亩地,家里一样都是妈妈一个人的活。

    那时候都是这样,男人外出挣钱,女人在家务农带孩子。

    妈妈淋巴结核,颈部的好了,脚上的又犯了,在乡镇卫生所割了又割,一直发炎一直高烧一直输液,也许从那时候便烙下了病根。

    五年级,妈妈怀了小妹,躲在老爸的修理铺,在农机配件架子上面搭的小床上,生下了小妹。

    刚生下小妹,老爸出车祸,半年连着2次,从县里回来的路上中巴追尾,第二次是骑着幸福250在转弯处被对面的摩托车占道撞了。

    说是家里风水不好,推掉刚盖的房子重新选了位置盖了房子。

    小妹一直到上学都没户口,后来的一次国家人口普调才补录入户口。

    家里4个小孩,罚过款,林轩不知道多少。

    只知道家里的驴子和猪都被拉走了,后来交了款才又拉回来。

    那年,妈妈忙前忙后,从未在孩子跟前抱怨日子苦。

    六年级,在修理铺旁边开了小饭馆,从此村里的房子完全空置了。

    后来没生意就关门了。之后一直在修理铺打杂,顺便做饭。

    林轩的父母虽然能力有限,但是没有落下任何一个小孩,不管男孩女孩,都供出来了。

    学习最差的弟弟也是大专毕业。

    村里唯一一家!!!

    回忆真恐怖,有时候是甜的,有时候苦的人无法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