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娱乐圈整活大师

第二十七章:当头棒喝:布局豆瓣失利

    “咱们暂且不提豆瓣,先说说我的星空影视。我之所以想要收购豆瓣,是为了布局未来,为了完善星空影视的产业链版图。”

    “收购完成后,豆瓣将作为星空娱乐的子公司存在,当然我会保留20%的股份给你们初始团队,你还是豆瓣网的CEO。

    未来的豆瓣网可以仍然按照你之前的想法发展,而且等时机成熟,我还打算在豆瓣上增加网络购票的部分。”

    “网络购票?这……”

    “是的,现在的购票方式是传统的线下购票。但我认为,网络购物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其实你看看现在的淘宝就知道了。”

    事实上,早在2003年淘宝就成立了,并在当年的10月推出了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

    之后淘宝的交易金额就屡创新高,今年更是超过了80亿。

    作为互联网行业的杨勃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不过说到网络购票,他这一时有点吃不准。

    他想听听劳安平怎么说。

    “当然,我知道你现在肯定有点不太相信,毕竟现在的电影院大多是国有的,想让他们实现网络购票可能很困难。

    但我估计你可能没注意。事实上早在97年的时候,国家就允许私营企业投资院线,但是股份不能超过49%。

    而就在去年,这个限制被放开了,允许民营独资了。这意味着未来将引来影院数量的快速增长,我们星空也将建立自己的院线。

    相信我们星空院线将是首批开通网上购票,网上选座的院线。而如果豆瓣成为我们星空系一员的话,我们自然会将这一块放在豆瓣上。”

    “那为什么不把网络购票放在你们院线这一块呢,这样不是更加顺理成章?”

    “因为我想推动的不光光是我们自己一家院线的网络购票,而是全行业的,放在院线旗下不太妥当。

    况且,网络购票还和另一个问题相关联,水军问题。”

    “水军?”

    不过杨勃也是稍一疑问就想明白劳安平想表达的意思,因为这个时候水贴的概念已经出现了。

    “您是不是想说花钱雇人刷好评,类似淘宝一样的。”

    “对,就是这个意思。你也知道,每部电影上映其实都有一笔宣传费用。你知道这钱怎么花吗?

    “印刷海报,在各个地方打广告这是最基础的。其他还有比如让纸媒帮着宣传,或者买通一些影评人说点好话。”

    “还能这么搞?”

    此时的杨勃还只是一个单纯的互联网创业者,暂时还没见识到这一幕,不过在不久的将来他将很快见到。

    “你觉得不行吗?你应该听过,《资本论》上写的很清楚,如果利润率高达300%,资本家可以冒上绞刑架的风险。

    你知道一部大卖的电影能赚多少吗?以我为例,我之前拍的不过是一部时长只有15分钟左右的短片,你猜猜成本多少,收益多少?”

    看着杨勃在那摇头,劳安平也不停顿他继续道:

    “成本80万,还没开拍就已经通过广告植入赚了超过200万。柏林获奖放映权卖了90万欧。注意是欧元不是人民币。

    当然,不是所有的电影都有这么高的利润率。但如果有水军的存在就不一样了。

    电影上映之初雇佣一波水军来吹我的电影怎么这么好,其他人的电影怎么怎么垃圾。你觉得会怎么样?”

    “水军泛滥,然后大家对这个行业失去信心,最后影响市场。我希望电影市场好,我不希望见到它萎靡不振的样子。

    而且,只有市场好了,我们电影人才能赚到钱。”

    看着越说越起劲的劳安平,杨勃觉得有些慌,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对方,不是说拍电影的都是搞艺术的吗?怎么这位张口闭口都是钱。

    “你是不是觉得搞艺术的不应该谈钱。可不谈钱,电影怎么拍?设备要钱,明星要钱,场地要钱,人工也要钱。

    说实话,我从来都看不上那些拍艺术电影的。当然人体艺术除外……”

    看他说的有些没边了,杨勃尴尬的咳嗽了下,

    劳安平老脸一红,假装没听出来的样子:

    “拍电影是干嘛的?就是给人看的,你整天拍一些不知所谓,不着四六的东西是在糊弄谁呢?

    伟人说过,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可我看某些人的文艺是为少数人服务的,甚至是他自己服务的。”

    觉察到自己说的可能有些过火了,劳安平赶紧又把话题往回领:

    “所以你看,拍出一部大火的电影利益有多高。票房赚一笔,能卖到国外的话再赚一笔,如果有改编权的话还能赚一笔。你以为这就完了?

    那些电影里捧红的明星,他们的出场费,商务,代言什么的更加能让经纪公司赚的盆满钵满。

    所以,你现在还觉得水军不是个事吗?”

    到这杨勃已经了解到了水军的危害,他也知道雇佣水军的费用其实对于所能收获的收益来说实在是九牛一毛。

    但初入这个行业的杨勃现在还不知道怎么面对。

    似乎看出了杨勃的困惑:

    “你不知道我知道啊,彻底消除基本不可能。但是可以想办法把水军的影响降到最低。”

    “你不也是影视公司的大老板吗?你会反对水军?”

    “其实我对自己的电影还是很有信心的,宣传也是正常宣传,不会做过火的事情。而且我可以保证会在豆瓣执行最严格的水军限制措施。”

    其实说到这的劳安平感觉自己可能把事版砸了,起了相反的作用,毕竟自己一个影视公司,让人家相信自己不会引导水军,实在有点困难。

    不行,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直接亮底牌:

    “总之,我可以承诺,如果我收购了豆瓣,将在豆瓣实行最严格的限制措施。

    比如所有用户都可以注册发言,但只有经过实名注册的用户才可以对作品进行打分。

    甚至未来可以更进一步,当网络购票业务普及之后,要对一部电影打分,必须要是通过网络成功购票的用户才可以。”

    “抱歉,我还是无法相信一家影视公司不会去引导水军,所以我不能接受你们对豆瓣的收购,甚至仅仅是风险投资我都不能接受。”

    看着杨勃如此决绝的拒绝,劳安平确定自己今天有点太过大意了。

    经过facebook和校内网两笔投资的成功,自己有些飘飘然了,以为互联网企业也不过如此,但事实并非如此。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让自己清醒的了解了自己现在的情况和地位,未来可以做出更符合实际的决策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