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壳人

第六十八篇 理财分争

    说真的,很多时候我都无法接受婆婆的想法。但是,不管怎样,我都不想耽误对小蓓儿的教育,所以自己多担待点也无所谓。

    2008年夏天婆婆生病住院、动手术总共花去8956元,雨涛支付了所有医疗费。婆婆出院后,雨涛就将家里所有的银行卡和折子给了我,当然,这是长期斗争的结果。

    我对雨涛说:“我在律所管财务,回到家里竟然不管钱,这象什么话?传出去要被人笑死的。再说了,我是做财务的,理财能力自然比你强,没理由家里钱由你管!”

    雨涛刚开始不同意,但是他自己也明白的,家里钱由他管,一举一动都被他妈盯着,根本就存不下钱。

    虽然经济大权交给了我,但给他母亲买完房子,付完医药费后,家里总共就只剩下可怜的二仟元钱了。

    在魔都这样一个高消费的大都市里生活,一家五口人,只有二仟元,任谁听了都会感到惊讶!

    如果是别人告诉我这样的事情,我一定以为是在开玩笑,但它就活生生发生在我身上!

    还好,我和雨涛的工作都很稳定,每个月都有固定收入进来,现在基本上我的收入用来养家日常开消,雨涛的收入用来还房贷,若有剩余的钱就存起来。

    我因为经常跑银行,自从拿到财政大权后,一有空,就开始研究银行利率以及如何存款能赚更多利息。

    由于可以理财的钱并不多,而且可能短期内会用到,所以我就存成定期三个月、六个月的,预计可能不用的钱,就存成三年、五年定期的。卡上活期存款始终只留一个月备用的,这样以来,万一急用,可以用来应急,如果金额不够可以提前支取三个月定期存款,利息损失就不会太大。

    慢慢的,等钱凑够一万元了,我又开始研究国债,国债有三年期、五年期的,利息都比银行同期定期存款利率高一些,五年期利率最高,也最难买。

    不过,我隔三岔四去银行,所以很快便买到了五年期的国债,当然数额并不多,第一次也只买了一万元的。虽说买国债没什么风险,但毕竟以前没买过,还是先少买点试试看,万一有什么风险亏损的,也能承受。

    结果,电子式国债购买以后,2009年、2010年每年都能如期收到约定利息。理财成功后,只要有长久不用的钱,我就用来购买国债。

    毕竟家里钱还不多,抗风险能力较低,只能买些稳赚的理财产品了。

    如果雨涛理财,除了活期,就是炒股票,股票收益虽高,但风险极大。虽然偶尔也能小赚几笔,但长期操作下来,普通人能做到保本就不错了,大部分小散民都是时常忍痛割肉的。

    有的人,炒股票输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就连很多炒股专家,都经常套牢,他们时常给客户推荐这支股那支股,他们自已却从不投资股票。所以,炒股,就不是普通老百姓玩的游戏!

    有句话说得好: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理财,就是要懂得财、整理财、管理财。

    想管理好自己的财务,就必须具备一些理财知识,了解各种理财工具和理财项目的利弊,只有这样,才能制订适合自己的理财方案。

    上大学时,我看过两本理财奇书《穷爸爸,富爸爸理财学》、《穷爸爸,富爸爸大预言》,里面阐述了很多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理财观念,分析了穷人与富人思维方式的差异,介绍了很多理财项目,比如:房产、地产、企业、股权、基金、国债、银行理财产品等等,以及分别投资它们的技巧和利弊。

    书上讲的很对,许多时候,穷人与富人最大的差距不仅仅在金钱财富上,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上。

    比如我婆婆,一生节俭到令人发指。平时只要能用电器的,就绝对不用煤气,因为煤气费比电费贵;只要能在外面用卫生间的,就绝对不在家里用,为了省水费;绝对不进大商厦买衣服,只在小店、地摊上挑;进了超市,能买促销产品的,绝对不买正常价格的,越便宜越好……

    一生视钱如命!不管谁的钱,只要到了她手里,就是她的,每一分每一厘都得省着花,90%的钱只能用在温饱上,不买护肤品,不买超过百元的衣服……

    钱省下来,只有拿在自己手里才安全,折子里存的永运只有活期存款,因为跑银行麻烦,异地取款有手续费,不划算……

    所以从2005年底至今己有四年多了,她的银行存折从来就没动过,每月发的养老补助统统都是活期存款!

    所以,可以说婆婆省了一辈子,却穷了一辈子!

    然而她还乐此不疲地向别人传授经验,要求我也和她一样,省,省,省!

    勤俭持家原本是美德,但被她这么一演绎,感觉就变成了吝啬和穷酸,压抑得让人气都喘不过来。

    说句笑语,没认识我婆婆之前,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每次去超市上卫生间,左等右等迟迟不出,出来的大多都是老太太!

    夏天就更有趣了,超市、银行、图书馆……只要是有空调的地方,常常人满为患,坐得都是老头老太太!或许,节俭到吝啬再到穷酸,这正是老一辈人的通病吧!

    因为钱少,她们从未想到理财。因为怕风险,她们根本不敢理财。即便有人理财了,也多半是盲目跟风,运气好就能赚点,运气不好就血本无归!

    正因为对理财的无知和恐怖,在我婆婆观念中,就从来没有理财这两个字。不仅如此,她还总告戒我这个不能买,那个不能买。就连我在淘宝上买件衣服,她都说:“衣服还没到就先把钱给付了,别上当受骗了!”

    就象买房子,2008年让她放弃南昌的购房资格,在上海购一套房,她又哭又闹不同意。现在好了,上海出了商品房限购政策,外地户口人员必须在上海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定年限,才有资格在上海购房。也就是说,现在即使她想在上海购房,也都没资格了!

    而且南昌的房子升值比例,怎能和上海相比?上海房价己升值五六倍了,南昌房子连一倍二倍都没涨到。这,就是穷人思维!

    总被很多莫名其妙的因素干扰着,只能看到眼前,看不到长远。更多被感情因素束缚着,从不理情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