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年代,咸鱼女配躺赢了

第三十二章 烂泥扶不上墙

    “吃啊,吃啊,小东西,你倒是吃啊!”

    宋娟嘴里小声嘀咕着。

    然而,猞猁幼崽伸出舌头舔了舔,便一脸嫌弃地转身,回了自己那简陋的小窝。

    “小东西,你居然挑食!”

    “过分了啊!”

    “你要知道,现在不比从前!”

    宋娟抬手指着猞猁幼崽,开始碎碎念。

    李桂兰这边管着三小只用肥皂洗了手,这才来看宋娟。在发现宋娟跟猞猁幼崽喋喋不休后,上去就照着她的脑袋敲了一下。

    “哎!”

    “妈,你打我干啥啊?”

    宋娟回头,对自己无故被打,表示委屈。

    “刚还说你聪明,你就是这么聪明的?”

    “这小崽子牙齿都还没长齐全,你让它吃鱼,你想啥呢?”

    李桂兰都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了。

    这闺女,有时候鬼精鬼精的,有时候,就跟二傻子一样。

    这样的性子,将来嫁了人,可怎么得了?

    万一人家觉得这是个傻子,会不会退货?

    李桂兰忽然为闺女的将来感到发愁。

    然而,宋娟对此完全没有感觉。

    她咧嘴一笑,道:“妈,我是在跟它玩儿呢,你咋还当真了呢!”

    这个时候,宋娟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犯傻的。

    毕竟,这事儿说出去,是真的挺傻的。

    “真的?”

    “妈,我是那么没脑子的人吗?”

    宋娟有点恼羞成怒。

    李桂兰想了想,也不知道是不是信了。

    不过,这话题倒是终结了。

    因为宋娟这次钓回来的鱼挺多,家里的鸡也吃不了这么多,鸭子还在水库里晃着,宋娟就打算把剩下的鱼养起来。

    不然的话,鱼丢进笼子里,吃不完就臭了。

    一个大木桶,装上水,把装鱼的罐头瓶子直接放进去,这事儿就算完了。

    而在这个时候,村里的大喇叭忽然响了起来。

    “宋来福,宋来福,听到广播马上到队部来一趟!”

    “宋来福,宋来福!”

    大喇叭响了几遍,这才沉寂下去。

    “妈,俺爹呢?”

    “要不要我去村里看看?”

    听到大喇叭的广播,宋娟就望向了李桂兰。

    “你别管,你爹在外面耍,自己会去的!”

    李桂兰直接拦下了宋娟。

    果然,没多一会儿,宋来福就回来了。

    手里拿着一卷水管。

    显然,这是宋娟二哥帮忙弄的水管给人带到了村里。

    这会儿,宋娟想要的那个洗浴间还没开盖呢。村支书七八斤说三天就能把材料备齐,可惜,这话说得早了点儿。

    本来呢,按照计划,房子盖好了,水管才会到位。可现在水管到了,房子还没影呢。

    “爹,咱们的房子啥时候盖啊?”

    宋娟望向宋来福,开口询问。

    “明儿就盖!”

    “说来也巧,你二哥准备的水管子这边才到,咱家要盖房子的材料也准备妥当了,说是傍晚的时候就能送来。”

    “太好了!”

    听到自己要的洗浴间明天就能盖了,宋娟着实开心不已。

    不然的话,洗澡是真的不方便。

    每次去外面回来,身上黏糊糊的,却只能忍着,等到天黑了,才能随便洗一洗,是真的很不舒服。

    唯一不爽的就是她想要的大浴盆,一时半会儿还做不好。

    不然的话,她就能好好泡个澡了。

    说起来,这个年代,对女人真的是太不公平了。

    这大夏天的,男人能跑去水库里洗澡游泳,而女人呢,只能在家里随便洗洗。

    ……

    半下午的时候,宋娟再度出门。

    割猪草!

    这些日子,割猪草已经成了她的工作。

    这勤快劲儿,让李桂兰和宋来福诧异的同时,也是老怀甚慰。闺女果然是长大了,知晓主动干活了。

    这样勤快的闺女,将来嫁了人,也就不用担心会被婆家嫌弃了。

    毕竟,自家闺女做菜也是很有一手。

    事实上,宋娟是真的对自家老父母的心情一无所知。

    最初的时候,她割猪草是为了让二老改变养猪的策略,多用点儿杂粮喂猪,这样猪才长得快。

    但后来,宋娟发现每天这样一来一趟,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结实,也就转变了心思,将这割猪草当成了每日锻炼。

    首先,徒步走上几里地上山,然后负重返回。

    这才没多久的时间,宋鹃发现自己的那一点点的小肚腩不见了,精力也更充足了。

    效果如此显著的锻炼方式,那肯定得继续。

    半下午的时候,阳光没那么烈,村里人也都在山上干活儿。

    宋娟遇到了不少人,都是笑着打招呼。

    而在她抵达目的地,准备割草的时候,结果瞧见了几个熟人。

    确切地说,是那几个知青。

    “嗨!”

    “你是要割猪草么?”

    为首的匡正比较烦,因为他没机会往宋娟跟前凑。

    他本想借着送鱼的机会跟宋娟多些接触,可今儿去东夼水库那边转了转,发现水温太凉,不适合下水。

    毕竟,下了大雨,水库的水都满溢了出来。

    “对啊,你们干嘛呢?”

    “不会又是在偷懒吧?”

    宋娟看向匡正几人,这个时候,村里人可都在地里忙活着呢。

    “我们,嗯,放牛呢!”

    “牛呢?”

    “自己吃草呢!”

    “是吗?”

    宋娟抬手指了指那边的坡地,“那地瓜地里的是怎么回事?”

    此时,两头牛已经闯进了地瓜地,正在大快朵颐。

    匡正几人也不知道是后知后觉,还是故意为之。

    被宋娟点破后,这才大呼小叫地去将牛赶出了地瓜地。

    村里的牛都是集体财产,平日里也都是集中放在牛棚那边喂养。白天天气好的时候,就会有人专门把牛赶出来,去山上吃草。

    这就是牛倌的活儿!

    而以前的时候,村里室专门安排两个大人负责这事儿,一般是几天一轮换。放牛一天,都是拿的满工分。

    在知青们来了后,为了照顾他们这些城里娃儿,便将这差事交给了他们。

    只是,这帮人,明显有些不务正业。

    放牛,是个轻松的活儿,只要注意别让牛吃了庄稼,其他的随便怎样都行。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活儿,这些人也是干不好。

    说得难听点儿,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因为,他们从来都没将自己当成村里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