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年代,咸鱼女配躺赢了

第一百零五章 风吹过

    “不可以!”

    “你就算是写了信来,我也不会给你回信,我不识字!”

    宋娟回头,再次强势拒绝。

    总有些人说,门当户对是糟粕,说什么即便是不同的阶层、门户,也是可以有真爱。

    但宋娟知道,说出这种话的人,不是傻就是坏。

    没有对等的出身,一方总会低另一方一头。

    两边的亲戚彼此见了面,也是无话可谈,各种尴尬。

    爱情?

    宋娟从来就不信这个世界上有什么爱情的存在。

    即便是传颂千古的梁祝,在宋娟看来,这就是两个极度自私的人,脑袋拎不清的结果。

    梁山伯求娶不成,愤而病死,尼玛这是何等的玻璃心?

    为了个女人,弃生养他的父母不顾,这是不孝。

    读书之人,不思报国,只图儿女情长,这叫不忠。

    求娶不成,愤懑而死,平白让祝家、梁家生了罅隙,这叫不义。

    至于祝英台,已经许配马文才,这就是订下了婚约。然后,你出嫁的时候,跑去哭坟,还特么的化蝶,你置你的父母于何地?置你的夫家于何地?

    就这两个货,还千古爱情?

    或者说,幸亏这两个货没做成夫妻,就梁山伯的玻璃心,要真跟祝英台成亲了,这婚后的日子不定过成怎样的鸡飞狗跳。

    至于祝英台,定下婚约都能去给所谓的心头好哭坟,真要嫁了梁山伯,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红杏出墙。

    别说祝英台爱的坚贞,当她无视了婚约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在她的心里,世俗的规矩道德无法约束她。

    这样的女人,宋娟真不认为她有什么气节。

    所以,也幸好这俩货死得早。

    一个悲剧,再加个化蝶,弄出了这么一个让人恶心的爱情传说。

    宋娟看得通透,所以,她不会让自己陷入两难之地。

    匡正站在原地,表情极度尴尬。

    他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居然被宋娟这么嫌弃。

    对宋娟说的“她不识字”,匡正根本不信。

    他又不是第一天来到半坡村,关于宋娟的情况,他也是了解的。

    “筐子,死心吧!”

    郑恺从旁边冒出来,抬手在匡正的肩膀上拍了下,“这姑娘跟咱们不是一路人。人家看得清楚,你就别给人添乱了!”

    不得不说,郑恺也是个明白人。

    匡正叹了口气,扫了郑恺一眼,道:“怎么就不是一路人?我都说了,我可以为了她改变的!”

    “拜托,你能清醒点吗?”

    郑恺真的是无语,觉得自己这兄弟是脑子进水了。

    “你改变?”

    “你怎么改变?”

    “你是会种地,还是会干什么?”

    “一百斤的东西,你扛得动吗?”

    “几亩地的杂草,你要收拾几天?”

    “醒醒吧!”

    郑恺伸手抓着匡正的肩膀,用力晃起来,“你干不了农活,你根本不可能改变成农村人的样子!”

    “好吧,退一万步讲,就算是能变成一个村里人,你能干活。”

    “你现在无所谓,可是以后呢?”

    “你能干多久的农活?”

    “辛苦一年,挣个几十块钱,你想要过这样的生活吗?”

    郑恺几乎是吼出来的。

    匡正颓然低头。

    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想过这样的生活,但他知道,从此看不到宋娟,这心里不踏实。

    “走吧,人家姑娘心里没你,就别给人家制造困扰了!”

    郑恺伸手,拽着匡正离开。

    ……

    宋娟离开后,就把匡正放到了脑后。

    不是一个阶层的人,她可不想去攀附什么。即便是匡正的爹妈好说话,但是匡正家的亲戚可未必好相处。

    宋娟并非是喜欢把人往坏处想。

    而是,这个世界就是如此。

    人与人的相处,对等很重要。

    就如后世的一部电视剧《三十而已》,不是那个圈子的人,千万别硬往里面挤。

    事实上,当你自身的实力达到了,圈子自然会接纳你进入其中。

    反之,即便是强行挤了进去,往往也会成为笑柄。

    匡正等人的离开,并没有给半坡村的人带来什么影响。除了那些知青有些躁动外,村里人一点感觉都没有。

    不过是走了几个累赘,村里人没有敲锣打鼓庆祝,已经是给留下的知青们留脸了。

    当大地彻底回春,绿意在山野之间蔓延,宋娟也开始了锻炼。

    她的身体素质很差。

    这一点,可是被证实了的。

    锻炼,其实就是跑步运动,以及上山采摘野菜。

    野菜是用来喂鸡、喂猪的。

    在夏天到来之前,山里打猪草是一件比较费时费力的事情。谁让猪草都还没有长大呢!

    宋娟给自己每天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

    等到夏天快来的时候,宋娟的身体强壮了很多。

    也是在这时候,公社小学忽然停课了。

    宋建军和曲筱芙彻底回了半坡村,至于什么时候恢复上课,要等待具体的通知。

    收到这个消息,宋娟知道,风还吹到了乔家镇。

    不过,大风吹到他们这里的时候,风力已经减弱了很多。

    各个公社、生产队也都开始学习,对某些落后分子进行教育。

    赵美兰就是在这个情况下,被立为了典型。

    宋娟除了刚开始的几场去看了下,后面就没去了。

    半坡村的人是单纯的开会学习,让赵美兰作思想报告,没有什么过火的举动。

    而整个乔家镇公社,也是这么个情况。

    虽然时常锣鼓喧天,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走个过场的感觉。

    对乔家镇公社的人们来讲,有这个时间,倒不如去侍弄一下地里的庄稼。

    比起各种开会,饿怕了的人们,兴趣并不大。

    你说现在地里没什么活儿?

    没活儿可以找活儿。

    地里的杂草要不要清理?

    秧苗种的疏密不当的,是不是可以调一调?

    麦子要抽穗了,鸟雀是不是应该防一下?

    论起地里的活儿,只要你想,总是能找到活儿干的。

    就算是地里的活儿差不多,还可以去开荒

    毕竟半坡村的人不想跟谢文毅计较,可当年谢家的田地涵盖了周围好些个村子,害了周围好些人家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