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国庆假期4-触景生情
杨皓则坐在那宽大舒适的沙发上,边吃着各种甘甜与酸涩的水果,边轻轻啜饮着旁边的果啤。微醺的酒精让他的心情放松,随着音乐的节奏,他不自觉地鼓起掌来。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着歌声和欢笑,而他的思绪却像一只无拘的飞鸟,开始在记忆的天空中翱翔。
这是他重生后第一次体验到家庭的温暖,那种被亲情包围的感觉,既熟悉又新奇。对于曾经经历过一世沧桑的杨皓来讲,这是个全新的开始。他记起了前世那些年迈的家人们,看到现在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仿佛能驱散所有的阴霾。前世今生好像混合在一起,分不出彼此。这是他们今生共同度过的第一次真正的团聚,没有遗憾、没有迟疑,只有彼此间深深的依恋和珍惜。同时,这也是他第一次踏入这样的娱乐场所,灯光璀璨,看着他们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听着那些流淌的旋律,似乎能够洗涤心灵深处的尘埃。
至于那杯果啤,如果可以称之为酒的话,它是他重生后的第一杯酒。那淡淡的酒精味道,对他而言既是新鲜的体验,又似乎带着前世记忆中的余韵。他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境之中,回忆着那些经典的老歌演唱会。那些歌曲曾陪伴他度过了许多孤独和寂寞的夜晚,现在它们在这里响起,每一个音符都敲击着他的心灵,让他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激动与感慨。
这一幕幕的场景,对杨皓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份情感的流动,陌生的则是年轻的家人们。他不禁思考,这一世,他要怎样去珍惜,怎样去感受,以至于不让这份得来不易的重生留下任何遗憾。在这样一个充满音乐与温馨的环境中,他的心灵逐渐得到疗愈,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期待。他知道,从这个晚上开始,他将会有无数个‘第一次’去体验,去探索,去享受,而他决心要用心感受每一次的‘第一次’,让重生后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不留空白。
不知不觉就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大家玩的都很尽兴,到了晚饭时间。这次奶奶兴致真高,没出去吃,就在包间里随意点了简餐,大家吃完继续唱歌。大家都唱的非常嗨。
这是爷爷说:“你们别老顾着自己高兴,让杨皓唱,他今天还没开嗓呢。”杨皓回过神来,摆摆手说“我不用,你们唱吧。”这是妈妈刚放下麦克风说“他不会,咱们继续。”说着走到沙发坐下“下一首谁的歌,该谁唱了?”赵磊应道“我,该我了,”说着站起来,不过没往舞台上走,扭头看着杨皓说“你会唱吧?你不是学过吗?”歌声暂停,大家注意到杨皓了,都顾着自己玩了,忘记杨皓了。
妈妈用疑惑的目光注视着杨皓问道:“你会唱歌?你那破粗嗓子能唱歌?”杨皓正处在变声期,平时说话粗声粗气,所以妈妈才这么说。大家也才没让杨皓唱,保护嗓子。
杨皓这时喝得有点多,第一次喝果啤当饮料喝了,未曾留意到果啤也含有一定的酒精成分。随着酒劲慢慢上涌,他开始感到一阵轻飘飘的愉悦感。听到妈妈质疑,酒壮怂人胆,把本性漏出来了。直率且放肆摆摆手说“你们那不是唱歌,是喊歌,除了爷爷奶奶,都是大白嗓,我一唱就没你们什么事了,我是专业的。”他的声音里满是自信,甚至带着点醉意下的傲气。
爸爸一看就知道这是喝多的样子,喝个果啤都能喝多,哭笑不得的说“你专业?那你来一段啊。”赵磊马上起哄说“你要唱哪首歌,我给你点。”杨皓摆摆手,站起身走到舞台上,拿起麦克风,试了试音说“唱歌,不是用嗓子喊,听听专业人员是怎么唱。”气氛烘托到这了,再加上有点多,杨皓都分不清现实与前世的区别了。他现在融入了现实,却也在回想着前世。情绪共鸣下点了一首表达对过去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感悟的歌《再回首》:
再回首
云遮断归途
再回首荆棘密布
今夜不会再有
难舍的旧梦
曾经与你有的梦
今后要向谁诉说
再回首
背影已远走
再回首
泪眼朦胧
留下你的祝福
寒夜温暖我
不管明天要面对多少伤痛和迷惑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
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再回首恍然如梦
再回首我心依旧
只有那无尽的长路伴着我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
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再回首恍然如梦
再回首我心依旧
只有那无尽的长路伴着我
再回首恍然如梦
再回首我心依旧
只有那无尽的长路伴着我
杨皓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再加上他在变声期独特的嗓音,使得这首歌极具感染力(建议大家去听陈楚生的版本)。大家都没想到杨皓能唱得这么好,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妈妈评价道:“唱得非常好,就是和原唱不太一样。”微醺的杨皓非常坦率地说:“您不懂,我不和您争论,显得我也很外行,还是让奶奶来点评吧。”说罢,看向奶奶。
奶奶身边还有一个女孩,曾大美,来的时候在大厅见过,估计是过来打声招呼。奶奶看着这个一身校服的大男孩,一时有些恍惚。这种独特的嗓音,充沛的情感,足以媲美任何专业歌手,说是专业歌手也不为过。
听到杨皓和他妈妈的话,琢磨一下说“我们这行或者说从事艺术行业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停顿一下,看着妈妈接着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最早出自于晚清大画家吴昌硕之口,他说:‘学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后来,大画家齐白石也说过这样的话:‘学我者生,似我者亡’。他是对自己的学生许麟庐说的,据说这位学生模仿齐白石的画几能乱真。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别人的精髓和精神,而不是简单地模仿表面的形式。如果只是盲目地模仿别人,而没有自己的创新和个性,就很难有真正的成就。”一旁的女孩也频频点头。
接着看向杨皓开始点评“杨皓这首歌音准、音律没问题,唱出了自己的东西,尤其是情感,非常有感染力。”奶奶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此时,爷爷接过话题提议道:“再唱几首,我们几个先休息一会儿。“众人附合,杨皓情绪也到位了,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并自信地回应:“绝对没问题,你们今天真是来对了,等着瞧一个专业人员是怎么唱歌的吧。”接着顺着自己的情绪在点歌台一阵操作。
随着音乐的缓缓升起,首先响起的是《从头再来》的悠扬前奏,有别于刘欢老师的嗓音,旋律宛如清泉在心田悄然流淌,洗涤着尘封已久的回忆。紧接着,旋律转变为《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壮阔气息,如同历史的长河激荡澎湃,让人仿佛穿越千年,见证英雄豪杰的悲壮与辉煌。最后,音符如瀑布般倾泻出《向天再借五百年》的豪情壮志,每个字句都饱含着对时光无限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连续演唱这三首歌曲,不仅是一次情感的释放,更是心灵的一次净化,仿若通过歌声将内心的喜悦、哀愁、希翼统统倾诉给了这个静谧的夜晚。
唱了四首歌,杨皓感觉口渴,走下舞台,直接拿起妈妈的酒杯喝了一口。咂摸咂摸嘴,说了一句“不好喝。”大家都被杨皓的歌声震撼了,唱的真好,怪不得杨皓说自己是专业的。
还在回味呢,杨皓直接下拿起妈妈的酒杯就喝了一口,然后大家就看到杨皓拿起可乐瓶子直接往酒杯里倒,然后端起酒杯,一仰头直接喝了。这时妈妈反应过来说到“那是我的,是红酒,你喝饮料,在那边。”刚说完,就看杨皓打了个嗝转头对着赵磊说“这个红酒不好喝,我记得咱们在法国买过一个酒庄和葡萄园,你不是说跟那个什么出产拉菲是一个地方吗?那个应该不错吧?回头记得每年拿回来点,家里喝那个。”赵磊此时感觉杨皓喝多了,啥大实话都往外说。以前不让跟家里说的是他,怎么他现在自己说了。
这一次,奶奶决定不再仅仅是旁听评论,而是与杨皓深入交流。他们探讨了歌唱技巧的多个方面,包括音准、节奏感、音色以及发声的方法。他们还讨论了如何通过歌声来表达情感,让听众能感受到歌中所蕴含的情绪;同样重要的是舞台表现力,这涉及到在台上的自信心、与观众的互动能力及传达感情的能力。
此外,他们还谈及了发展个人独特的风格和不断创新的重要性。日常的唱歌练习中,重点包括气息控制、声音的共鸣、清晰的咬字等。同时强调了训练音准和节奏的必要性,并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如连续性、断续性、强化和弱化等多种歌唱技巧,以此来提升歌曲的表现力,增强自己的唱功。讨论中涉及了许多专业的术语,好多专业术语都听不懂,看着一老一小时而意见一致,时而争论。
这时又进来两个男的三个女孩,看来是找曾黎的,出来时间长了怕出事。进来就看到曾黎在沙发上坐着,也没人唱歌,都在看两个人争论。曾黎伸出手指在嘴上,示意别出声。大家也不唱歌了,都在看他俩。
爷爷逐渐明白了他们之间的分歧。杨皓和奶奶对于音乐的魅力和认可好音乐的标准有着不同的观点。杨皓认为音乐的魅力在于与本土文化的紧密结合,这种观点强调了音乐与特定地域和文化的联系。他认为只有深深扎根于本土文化的音乐才能真正展现出优质音乐的本质,才能引起听众感情共鸣。这种观点反映了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和对音乐地域特色的追求。
奶奶则持有的普遍性观点认为音乐是一种全球语言,超越了国界和文化的界限。她相信好的音乐可以被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们所理解和欣赏。这种观点强调了音乐的普遍性和共通性,认为音乐可以跨越文化差异而产生共鸣。在认可好音乐的标准上,杨皓更看重广大民众的认同。他认为只有被大众认可的音乐才能算是好音乐。这种观点反映了对大众口味和市场接受度的关注。相比之下,奶奶更倾向于推崇高水准、精致的作品,将精英化的音乐视为高质量的代表。她追求的是那些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技巧的音乐作品。
刚走入房间的五人一脸懵逼,他们不解地互相交换眼神,心想这一家人聚在KTV却不唱歌,反而兴致勃勃地讨论起学术问题。把练歌房当成学术研讨会的场所了。杨皓,前世也不是精英人士,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已经稳固形成,因此他难以接受奶奶的看法。“我们换个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杨皓提议说,刚才和奶奶争论的时候又喝了几杯红酒,已经开始迷糊了。“让我们用音乐来交流思想。”说完,他环视四周,一脸疑惑的看着多出来的几个人。
曾黎立刻捕捉到杨皓的疑惑,迅速解释:“这几个是和我一道来的。”杨皓点了点头,没有多问,径直走向舞台,从支架上取下一只麦克风。他信心满满地说:“我唱歌,你们就静静地听,唱完后,我来提出问题。”他的话让在场的人不禁内心波动,仿佛有一群躁动的羊驼在心里奔跑,他们都在想着,这歌唱的,还唱出问题了。
他走到点歌台前,翻看了一下曲目清单,意外的是,居然找到了他想要点的曲子。他挑好了一首歌之后,转向众人问道:“你们能唱英文歌吗?”面对众人的摇头,杨皓接着说,“那正好。”“什么叫正好?”妈妈好奇地追问,“你是不是想糊弄我们?”“不,不是这样的,”杨皓连忙澄清,“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们听不懂英文歌词,那么听歌的时候就能更专注地享受旋律本身,不会受到歌词内容的干扰。”尽管杨皓解释得如此急促,但在场的人们依然显得有些困惑。杨皓没在解释,直接放音乐。
《whenyoubelleve》一首MariahCarey和WhitneyHouston合唱的歌曲,杨皓一人饰两角,在两种不同的嗓音切换,完美演绎了美国两大天后顶级唱功,把在场的众人听得如醉如痴。等大家鼓掌暂停,杨皓问到“好听吗?”得到肯定回答接着问“有什么感受或者联想?”大家一脸疑惑,好听就行了,还能有什么感受。
无人响应,杨皓不再追问,干脆播放了两首歌曲:《赶牲口》接《圪梁梁》。随着歌声流淌,他连续演绎了两曲,然后暂停音乐询问:“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听众经过这番对比,开始理解杨皓的用心。察觉到众人似乎有所领悟,杨皓又继续说道,“这正是文化的神奇力量,它引导我们通过旋律,触及情感的共鸣。”
杨皓继续挑选着曲目,在音乐列表上他选了经典老歌《枉凝眉》,这首曲子对于在场众人而言并不陌生。然而,当杨皓的声音一响起,现场顿时陷入了一阵惊愕之中,因为他演绎的竟是带有浓郁京剧韵味的戏腔版《枉凝眉》。短视频崛起后,各种经典老歌被重新演绎成各种版本,其中戏腔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而且是真的受大众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