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阳光小美女》美版出版
杨皓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简单纯粹:就是学习、吃饭、睡觉,没别的花样。
每天晚上都得学到十二点,这下可好,老妈心疼得不行不行的。每天变着法儿地给他弄好吃的,希望能给他补补身子。
到了周末呢,每次都是赵爷爷陪着他。爷俩一块儿打发闲暇的时光,赵爷爷不光凭着自己的经验给杨皓的学习指点一二,还带着他领略了各式各样的人生哲学和社会上的形形色色。
当然喽,也让杨皓见识到了赵爷爷交游那叫一个广泛。
赵爷爷的朋友圈广得都让人吃惊,不管是搞学问的学者、搞艺术的艺术家,还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他都能打上交道。三教九流,啥样的人都有。
更让杨皓大开眼界的是,有一回,他们居然还接待了一位国家注册的道士,这位道士打从陕西跟四川交界的秦岭来,道观就安在那片古老又神秘的大山里头。
当人有事做忙碌的时候,时间过得特别快。昨天晚上,鲍勃把《阳光小美女》这本润色好的书稿给他发过来了,效率真快。
十月二五日,周六。杨皓陪着爸妈一早来到公司。今天他要确定《阳光小美女》终稿,没问题就可以正式出版发行了。
在那安静的学习室里头,杨皓轻轻地打开了刚刚打印整理妥当的书稿,这书稿可是他费了不少心血才弄出来的结晶呐。
他一丝不苟地开始逐字逐句地审读起来,还不停地跟自个儿脑子里的记忆作比对,仔细寻找着可能存在的错漏,还有那些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
这部书稿对于杨皓来讲,那意义可不一般呐!这不单单是他对《阳光小美女》这部电影的深刻解读,更是他对个人经历的一番反思跟总结。
回想起上辈子的时候,杨皓也就是简简单单地瞅了瞅这部电影,哪能想到自个儿会有一天能把这份感动变成文字给写出来哟。
那电影里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角色,都曾经给他心灵深处带来过安慰和温暖。
在他上辈子的日子里头,家里头的经济状况一直都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再加上他老妈管得严,这就使得他跟老妈之间的关系老是紧紧张张的。
尤其是他离家去上大学以后,那段日子简直就跟家里头隔绝了似的,很少回家去瞅瞅。
然而呀,正是在看过《阳光小美女》这部片子之后,杨皓开始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自个儿的所作所为,试着去理解老妈的心思还有家里头的那些个困境。
这部电影就好比是一面明晃晃的镜子,让他瞅见了自个儿的模样,也让他重新明白了老妈的不容易和所做出的牺牲。
经过一番反思,他学会了站在别人的位置上想事儿,慢慢地把跟老妈的关系给修复好了。
最后呢,跟家里人一块儿克服了种种困难,一起把那压在家里的债务给还清喽,过上了平平稳稳、踏踏实实的日子。
现如今呐,这些个经历还有感悟,全都凝聚在他手里头的这份书稿里头啦。
每翻一页呀,杨皓的思绪就跟长了翅膀似的飘得老远老远,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些个虽然过得紧巴,却又满怀着希望和温馨的日子里头。
这书稿的每一章节,那可都是他心路历程的明晃晃的见证呐!每一行字,都沉甸甸地承载着他对生活的那份热乎劲儿和对家人的满心感恩。
在他心里头,这本书一旦能出版喽,那将会是他送给这个世界的一份礼,也是他对自己过往那些个岁月的纪念。
如果按照上辈子的时间线,这部电影的剧本早该出来了,也是他查了很久没查到,才自己写出来。
实际上这部电影跟《暮光之城》那部电影的遭遇差不多,编剧迈克尔·阿姆特写出后,由于资金问题,剧本被雪藏了五年时间才得以重见天日。
2004年,焦点公司几经商酌,还是放弃了为影片投资,原因是剧本太过平淡。
由于剧本一再被人轻视,制片人马克·特托图以25万美元的超低价买下了故事的电影改编权。
乔纳森·戴顿和维莱莉·法瑞斯这对夫妻档,本是美国流行音乐界的王牌MV导演,在商业广告领域中也颇为活跃,曾两次获得格莱美奖。
《阳光小美女》是他们首次触电大银幕,这部结合了公路片特色的家庭喜剧由于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发行商,制片人马克·特托图(MarcTurtletaub)只好让其辗转各大电影节,以期被发行公司慧眼识中,好进入院线。
可能是因为导演的名不见经传,再加上故事题材不够新颖,演员表上也没什么大牌,这部影片从前期制作到最后完成,一直处于被人极度忽视的状态……
然而正是这种“低起点”,无形中加重了影片的冲击性,使其一举成为圣丹斯电影节上的香饽饽。
各大电影公司争相购买它的放映版权,一扫当初无人问津的窘境。
最终被20世纪福克斯探照灯公司以一千万美元的高价纳入旗下,创造了独立电影版权叫价的历史新高不说,20世纪福克斯探照灯还许诺给特托图百分之十的电影票房收入。
杨皓沉浸在小说里,心无旁骛。
《阳光小美女》是一部建立辛辣讽刺上的温和喜剧,好在情感的跨度上没什么明显的落差。
奥莉芙对“阳光小美女”的执着是整个故事的动力之源,她时而默默地自省,时而表现出有力的怜悯之心——再硬的心肠,也被这个小女孩所融化了,正是她一个人的力量,将整部故事从黑色氛围的冷硬边缘,重新拉回到温暖的气息下。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胡佛家的“经”是尤其地难念:
爸爸理查德是一名谈判专家,虽然事业正处于低谷,却死活不肯承认自己失败的事实;
妈妈谢莉尔受够了理查德的自欺欺人,不停地暗示着两人的婚姻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正经历着青春期叛逆的儿子德韦恩是一名狂热的尼采迷,他发誓直到自己当上战斗飞行员的那一天,才肯开口说话;
祖父为老不尊,因为毒瘾而被养老院赶了出来;
严格说来不姓“胡佛”的,就只有刚刚搬来的弗兰克,他是谢莉尔的哥哥,这位曾经声名显赫的心理学家因为和男学生的暧昧关系而失去了一切,自杀未果的他需要亲人的时刻看管……。
看来这一家子里,也只有还来不及经历人生风雨的七岁小女儿奥莉芙还维持着天真正常的心态。
然而小小年纪的奥莉芙却早熟了点儿,矮胖且长相平平的她已经显露出爱美的天性,她的梦想就是参加“阳光小美女”的选美活动。
认为奥莉芙肯定没戏的理查德为她报了名,没想到她却通过初试,要去加州参加决赛了。
由于理查德买不起全家人去加州的飞机票,只好自己开车,来了一场为期三天的公路旅行。
性格各异的胡佛家的成员之间都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这一路上是麻烦不断,只是经过这一场历练,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你要如何和讨厌至极的人生活在一起呢?
胡佛家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们有着厚重的心结,同时还瞧不起家中的其他成员……这几个彼此憎恨的人,却因为血缘而被迫拴在同一个屋檐下。
沉默、互不理睬,几乎已经成为胡佛家的“优良美德”。
所以这个有如荒漠般的家庭里,七岁的小女儿奥莉芙就成了唯一的一块“绿洲”了。
可是她也有自己的问题,就是天天盯着电视里的选美大赛,并为了变成电视中的那类美女而积极准备。
几乎天天都要和祖父在家进行排练——其实故事这里的安排有点不太合理,像奥莉芙这种七岁的小女孩将“选美”当成人生的一大理想,本来就有那点夸张的味道,再加上她的父母竟然由着她“胡来”,就更显得不太真实了。
也许是因为这个家庭太过注重个人的挫败与不安全感了吧,杨皓适时地运用了一些忧伤的基调,所以让他们遭遇一些想象不到的障碍,让读者可以理解。
环境的转换加速了胡佛家的紧张因子,他们不得不将以前有意忽视的矛盾重新拿到台面上来,被迫面对自身的问题……
其实人人都有害怕面对失败的恐惧心理,关键在于如何克服它、改变它,就像理查德警告奥莉芙应该戒掉她最爱的冰淇淋一样,否则将没有漂亮的衣服可以包裹住她那球一样的身材。
理查德可能是这个家中唯一肯给予其他人关心的人,那是他的天性;坏脾气又急躁的祖父因为毒品而使生活失控,虽然他固执、不肯听一丁点的反对意见,但他却深爱着儿子和孙女,乐于在他们身处低谷时,给一些过来人的意见。
杨皓一口气读完了整部小说,尽管故事的情节、人物塑造、主题思想、背景设定以及结构和叙述方式都保持不变,但主要在语言修辞和文风上做了细微调整,虽然改动不多,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毕竟,这本小说是杨皓根据自己的观影体验改编而成,书籍与电影这两种形式的差异相当显著。
书籍是一种系统的知识传递媒介,通过逐步深入的描述展现逻辑性思维,用文字构建起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塑造出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以及深邃广阔的内心世界。
无论多么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内心,都是通过文字串联起来,在书页中倾诉。
书籍的表达完全依赖于文字和读者的想象力,在传达思想内核、描绘人物生活和展示叙事技巧方面有着更大的自由度。
它不受时间空间、场景、技术设备的限制,能够打破现实的束缚,呈现出更为宏大的叙述方式。
相比之下,电影则显得更加碎片化,它通过灯光效果、演员表演、对话和情节设置来重新呈现文学作品的故事内容,观众通过视觉和听觉来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品的深层含义。
观看影视作品是一种视觉冲击,留下的印象深刻而多彩,包括演员的表演、画面的色彩以及情节的巧妙布局。
通过影像、音乐、对白、表演等多种手段,电影将情节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为观众提供一种飞跃式的视觉体验。
鲍勃找的这个编辑有水平,反正杨皓自己感觉比自己的水平高。所说自己上辈子也算是文字工作者,确实没人家写得好,主要是细节和转折方面。
最起码他现在挑不出毛病,看来后还是要跟高水平人学习。
想到这里,他把已经完成故事构思,人设、背景设定,大纲拟定好的小说《朱诺》,做成文件包。
杨皓给鲍勃发了个邮件,确认可以出版。另外,让鲍勃看看,这部小说能不能找人写。
完成手头的这摊工作之后,杨皓狠狠伸了个懒腰,嘿,顿时感到一阵轻松劲儿。
他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时钟,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
时间仿佛在不经意间流逝,转眼就到了午餐时间。
正当他准备起身去觅食时,门轻轻地被推开了。姑姑小心翼翼地把头探了进来,一瞅见杨皓已经收拾妥当了,这才迈步走了进来。
杨皓麻溜地站起身,带着一丝惊讶问道:“姑姑,您咋来啦?我还当您正忙着电视剧那档子事儿呢。”
姑姑面带微笑,温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满足:“我早就到了,看你忙得不亦乐乎,就没打扰你。电视剧主要是小赵在那儿操持着,我也就是搭把手帮帮忙。”
显然,姑姑看到杨皓如此专注于小说创作,内心感到非常欣慰。她顺手抄起桌上的小说文稿,留意到这是一份全英文的版本,不过这对她来说,阅读压根儿不是啥难题。
“英文版已经校对好了?”姑姑带着几分好奇和惊讶问道。
杨皓点了点头,应声道:“没错,今个儿上午我就忙着检查这个呢。”
说着,他从冰箱里头拿出一瓶凉哇哇的矿泉水,仰起头“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感觉精神一下子就抖擞起来了。
他接着说道:“您瞅瞅,我觉着这编辑的水平高着呐,经过人家的润色,质量提升明显,比我那原文写得棒。我已经让鲍勃拿去处理出版的事儿啦。”
姑姑并没有立刻翻阅文稿,而是说道:“得嘞,咱先去吃饭,吃完饭再慢慢瞧。”
说完,俩人一块儿离开了房间,下楼去享用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