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窗十载,才知是仙侠

第19章 真字决

    当看到这本《浩然正气决》的正文,李沐白懵了,上面的内容这不就他师父许千里从小教他唱的浩然正气歌的歌词吗?

    许千里自小便唱这首歌给他听,还让他跟着唱,说是作为他的认字的启蒙。

    他其实是跟拒绝的,两世为人,除了某个方面因为两世都是单身狗需要启蒙外,他还有什么蒙需要启的?

    但为了不让许千里看出他人小鬼大,他只好耐心地每天跟着唱一遍这歌词乱七八糟的歌。

    这一唱就是两年,虽然后来许千里不再逼他唱了,但这首歌已经深深刻在了他脑子里。

    他对这首歌的熟悉程度,甚至到了做噩梦时,梦里的背景音乐都是许千里在用他那五音不全的歌喉在唱这首歌。

    这玩意是用来将气运转化成什么浩然正气的?这不是恶心人吗?

    李沐白想到自己能用白纸黑墨画出法符,心里猜测可能是因为自己自小懂得这门法决,所以体内有浩然正气的存在,才会有这种神奇的能力吗。

    但他无从认证,只好将这本书放了回去,上面的内容他唱了这么久,已经熟得不能再熟了,也不需要再看。

    他又连翻了几本,都是记载上古神话的书,没什么好看的,直到他翻到一本名叫《真字决》的书。

    这本书上的字依然是那种杂乱无序的文字,但他不知为何还是看懂了。

    按照上面的介绍,这本《真字决》是一门运用浩然正气的法决,可以将自身的浩然正气灌输至自己写的字中,让字意成真,字行上的意境越深,威能越大。

    这字意成真和他写的诗符好像是一回事,李沐白顿时来了兴趣,要是学会了这门法决,说不定能提升他写符的成功率,虽然不缺钱了,但赚钱的手艺还是要不时磨练的。

    他认真翻看,这本法决只要能看破杂乱无序的文字之间的联系,内容就不复杂了。

    如果有人在这里,肯定会发现李沐白的双眼正散发出微微的金光,虽然不明显,但在阁楼里还是能看见的。

    等李沐白将这本法决看完,发现外面已经是中午时分,他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在这本《真字决》里将近两个时辰。

    他感觉自己已经掌握了这这门法决,他掏出白捡来的石笔,按照真字决里的方法,沉下心来,放空脑海。

    很快他脑海里只剩下了一个字,因为这个字,他想到了一句诗,这句诗的意境在他脑海里逐渐显形,越来越真实,仿佛要溢出脑海一般,他情不自禁地抬起笔在空中书写起来。

    当他动笔时,他感到体内一股暖流在体内流动,最终如同一股溪流般往笔上涌去,而脑海里的景象也随着溪流流淌,融入每一笔,每一划。

    他的每一笔都在空中留下一抹金色笔迹,等他收笔时,一行金色诗句漂浮在了空中:

    鸟雀喧秋未肯栖,狂风吹树影离披。

    其中一个风字金光闪烁,他刚才脑海里想的就是这个风字。

    空中的金字猛地变大,最后化成点点金光消散在空中。

    然后.....然后藏书楼内什么都没有发生。

    “难道失败了?”

    李沐白懵了,刚才他的感觉完全符合《真字决》里的描写,怎么会不成功呢?

    就在李沐白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楼下嘴里还不停地呢喃着那首谜语诗的光头老人,突然发现外面刮起了一阵大风,顿时风沙走石,树影招摆。

    “刚才还好好的,哪里来的妖风?”

    老人疑惑地看着外面,但这股风很快就停了下来,他也就不再理会,继续去解李沐白留下的谜语诗。

    这一幕待在藏书楼深处的李沐白并没有看到,以为自己失败了,颓丧地喃喃自语道:“可能这法决和写诗符一样都是神经刀,时灵时不灵的,我以后多试几次看看。”

    他把书放回去,看到书架上再也也没有什么有用的书后,就离开了。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后,有两个万松书院的弟子刚好也过来这边找书。

    “咦!”

    其中一名弟子不经意看了一眼最里面那个布满灰尘的书架,随即惊奇道:“有人动了那个书架的书。”

    另外一名身材高大的弟子闻言扭头看去,果然看到最里面那个书架有被动过的痕迹,嗤笑一声道:“估计是哪位新来的弟子动的吧,上面的书籍连大师伯他们都说看不懂,知道的人都不会去碰那个书架,也只有新来的弟子会去做这无用功。”

    “但我听说这些书籍里有些是大成至圣先师写的,里面有修炼高深法术的法决。”

    “有是有。”

    身材高大的弟子淡淡道:“但连师祖入心境的修为,都说只能勉强看懂一点,炼一点皮毛而已,是我们能看得懂的吗?等你练到了入心境再去看吧。”

    .........

    李沐白来到一楼,看到光头老人还在那抓耳挠腮,便笑道:“老前辈,还没猜出来吗?”

    老人抬头发现是他,苦笑道:“老夫已经猜出了两个人,剩下两个实在是猜不出来。”

    “哦!不知道老前辈猜出了哪两个?”

    李沐白吃了一惊,他没料到这门房大爷也能猜出两个,心里感叹不愧是万松书院,连个看门口的都才识不浅。

    光头老人闻言精神一阵,兴奋地说道:“露出胸前白雪肤,就是里面白,所以谜底是唐朝剑仙李白;

    任他风雨满江湖,就是翻浪,所以谜底是宋初狂刀潘阆。公子,不知道老夫可有猜错?”

    看来老人是真喜欢猜谜,对李沐白的态度和刚才的完全不一样了。

    李沐白竖起拇指夸道:“没错,老前辈通古博今,佩服佩服。”

    “哪里哪里,还有两句没猜出来呢。公子能想出如此高雅的谜面,老夫才该说句佩服才对。”

    老人听到李沐白夸他,顿时喜上眉梢,但还是谦虚道:“还请公子为老头解惑。”

    李沐白也不拿乔,直接说出谜底:“佳人佯醉索人扶,是贾岛;走入绣帏寻不见,是罗隐。”

    老人闻言一愣,随即一拍大腿道:“可不就是苦僧贾岛和罗隐么,妙,妙啊!”

    李沐白笑道:“既然老前辈已经知道谜底了,晚辈就告辞了。”

    “唉唉,公子且慢。”

    老人急忙叫住他,说道:“我平生最喜欢猜谜了,公子能否再出一个,让我闲暇时有个消遣?”

    “好啊。”

    李沐白觉得这老儿挺有趣的,便答应道:“那我就给老前辈出个字谜,前辈听好了:

    凄声余韵深深意,柳畔溪边对残窗。”

    说完他也不管陷入沉思的老者,离开藏书楼,径直往自己的住所走去。

    但在他经过一处青瓦墙时,看到墙下一丛菊花盛开,几只色彩艳丽的蝴蝶在花朵上飞舞,顿时心痒痒的。

    他见左右无人,便将石笔拿了出来,在空中挥毫,很快一行金字出现: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其中的定字闪闪发光,很快这一行金字化成点点金光射向正在悠悠飞舞的蝴蝶。

    但直到金光透过了蝴蝶,消失在青瓦墙上,蝴蝶都依然在翩翩飞舞,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又失败了。

    李沐白叹了口气,失望地转身离开。

    此时在青瓦墙的后面,五个人正坐在一个凉亭里喝茶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