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天子从天龙开始

第四章 心灵鸡汤

    王语嫣被赵三这一连串发问下来,忍不住笑了,这一笑,将眉目间的哀愁冲散了不少,令赵三为之一愣。

    王语嫣道:“这个不一定,也要看机缘,如今的西夏附马、灵鹫宫主虚竹先生,还有当今大理国主,都是半路才开始习武,数年时间,当今江湖,能胜过他们二人的人,已是屈指可数。”

    赵三淡淡道:“这二人短短数年便能这般厉害,这中间的机缘肯定非常惊人,这事,我可不敢想。”

    王语嫣默然,高深武学都需要深厚的内力做基础,她所说的二人中,虚竹平白得了无崖子近百年内力,段誉则吸收了鸠摩智等众多高手的内力,确实没什么可比性。

    赵三见状,认真说道:“做不了江湖高手,也可以强身健体与防身,我跟着你学。”

    王语嫣问道:“那你有没有什么特别想学的呢?”

    赵三想了想,说道:“不虑胜,先虑败,首先,这逃命保命的本领肯定是要先学一学的,其次,身为朝廷中人,打仗毕竟不是江湖中人的打架,针对性更强,学刀或是用枪更为合适一些。”

    王语嫣自幼为了表哥,苦读天下武学典籍,这天下武功,除了一些特别的门派之秘,她竟是熟悉了个七七八八,闻言说道:“武学一道,纷繁庞杂,身法、内家、兵器、拳脚,哪一项,都是江湖流派众多,三哥是想学众家之长,还是专精一家?”

    赵三哦了一声,眼中露出讶异之色。

    王语嫣见状,一脸苦涩的道:“表哥家传的斗转星移功法,讲究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自然要以通晓天下武学为基础,我虽然不喜欢练武,但为了能帮到表哥,自幼便熟读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学功法,当然了,有些极厉害的门派不传之秘,我家也是没有的。”

    赵三的惊讶显而易见,并不像是装出来的,看着王语嫣迟疑了一下,叹道:“王小娘子自小便愿意为一个人如此付出,这份用情之深,不要说旁人,便是自己也要为之感动吧。”

    王语嫣神情黯然,幽幽说道:“那又如何,终究敌不过他的复国大梦。”

    忽地醒悟过来,心中顿生不快,微恚道:“赵三哥这是何意?我对表哥的感情就只是自我感动罢了?”

    赵三摇了摇头,说道:“我没有侮辱你感情的意思,真正的感情从来都是双向奔赴,两情相悦,一味的单方面付出,感动的只有自己,这不过是一场自我感动的苦恋而已。”

    王语嫣本想出口反驳,想到自己与段誉之间的感情纠缠到如今的双方释怀,看了赵三一眼,便没法再说出口。

    赵三继续说道:“这样的感情,即便最后两人走到了一起,也往往不会幸福的。夫妻之间,不可能总由一方付出而不求回报,女人是需要疼爱与呵护的,强颜欢笑的日子过得久了,心里的凄凉与怨气恐怕只有自己打落牙齿和泪吞。”

    王语嫣眼神复杂,赵三的这番话相当大胆,虽然大宋此时的礼法远不如宋室南渡后的礼法森严,男女的婚姻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两情相悦的情形,比如当朝右相赵挺之的儿子与当世第一才女李清照之间的婚配,其琴瑟相和的爱情,一直被无数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所称颂,但大多数情况下,女子对自己的夫君是没有选择权的,就这一点来说,江湖儿女反而更自由一些。

    赵三似乎明白王语嫣在想什么,压低声音说道:“我一直认为男女之间应该是平等的,爱情自然也一样,需要两个有趣的灵魂,自由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相互吸引、彼此欣赏,因相知而相惜,因相惜而相恋,因相恋而相守,一个人单方面的卑微付出,没有意义,也不值得。”

    王语嫣幼读诗书,对那些书中的自由爱情与忠贞男女一直羡慕不已,若说没有这样憧憬过自己的爱情,那纯属自己骗自己,但她与天下千千万万女子一样,也知道身为女子,在择偶方面是没有多大选择权的。以前,自己一度以为自己与表哥之间可以拥有一份书中那样的爱情,谁知道表哥早已将复国之志刻在了他的骨子里,所谓的男女之情,都只能作为他复国梦的工具。

    赵三的话给了王语嫣极大的震撼,从王语嫣明亮了许多的眼神便能看得出来,这一点,早已在赵三的意料之中,当年在京城与李清照喝酒时,自己将这一套说辞抛出来说给她听,直接让李清照将自己引为知己,多喝了几杯,甚至说出些“恨不相逢未嫁时”的胡话来。

    越是有才学有思想的女子越吃这一套,李清照如此,王语嫣自然也不例外。

    赵三见王语嫣若有所思,知道她需要点时间接受与消化,闭目养起神来。

    很快,马车继续前行,赵三睁开眼睛,抬手拨开车窗布帘,山林之中不见异状,只有空气中还残留着浓重的血腥味。

    王语嫣也闻到了,忍不住轻皱眉头,说道:“你的这些手下身手应该很不错吧?”

    她在马车里居然没有听到什么动静,赵三的手下便已经解决了拦路之人,这让她心中震惊不已。

    赵三对江湖中人实力的划分只知道个大概,具体是怎么划分的,却不甚了解,闻言道:“还行吧,他们八个人当中,四名亲事官四名亲从官,梁胜刘青他们四名亲从官,对付一般的江湖好手应该绰绰有余。”

    皇城司只听大宋官家一人命令行事,权柄极大,属吏均是从八十万禁军当中层层选汰产生,无一不是千里挑一的军中好手,其中不乏武学高手。

    皇城司的官吏,按其职司分为两种,亲从官与亲事官,亲从官是皇族近卫,与殿前司共同守卫皇宫;亲事官初始负责监察京城百官与百姓,到后来已经担负监察天下之权。

    王语嫣久居江南,而后多数时间都在大理境内,对大宋朝廷之事自然不甚了解,不过她以前看过一本退仕京官的笔记,对皇城司倒是多少有些了解,所以她再次好奇的问道:“除非官家御旨,或是那六位皇城司勾当指派,亲从官不会轻易出皇宫的,你这身边一下子有四位亲从官护卫,赵三哥的身份怕是不简单吧?你又姓赵,莫非是皇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