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从街头赛车开始

第九章 简单改装

    “台风‘威马逊’继续靠近华南沿岸,天文台在下午四时十五分,发出三号强风信号,预计会在本周末登陆市区……”

    傍晚的时候,第一箱配件已经送到,小面包车卷起一股黑烟离开,客厅的电视机播放着天气预报。

    安叔下午去疗养院了,只有辛格在看店。

    不过最近修车行生意一般,辛格一整个下午都在捣鼓沃尔沃240。

    晚些时候,李航来了一趟,因为听安叔说人手不够,李航带了几个老师傅过来帮忙弄车子。

    此时辛格正和他们一起在客厅里吃着快餐,吃饱继续赶工。

    辛格看了一眼,刚刚送过来的第一箱配件是一套刹车,陈田那边的人直接送过来的。

    是从撞毁的保时捷Macan上拆下来的一套四活塞卡钳,只有前卡钳,没有后卡钳,Macan是被追尾报废的。

    后卡钳是拆的一辆奥迪Q5的双活塞,因为就是它追尾的Macan。

    沃尔沃240原厂的刹车性能跟现在的车子完全不能比,换上后应该能缩短一些刹车距离,算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提升。

    辛格吃得很快,其实他今天直到现在才吃上饭,早上吃了个麦当劳,中午吃了点肠粉,然后赶工改车。

    周五就要比赛了,没多少时间给他改车,改车容易,调试难。

    再加上他没办法搞来专门匹配沃尔沃240的配件,因为这车太老了。

    而一些万金油的昂贵改件他又付不起钱,所以只能找一些便宜没人要的拆车件,这就更需要好好调试了。

    他要预留出足够的时间把车子调试到比较均衡的状态。

    晚饭后辛格和师傅们一起继续赶工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是把K20A移植到了沃尔沃240上。

    因为不是原厂匹配的发动机,所以为了把它装稳固,师傅们也是各显神通,特别是一个焊工了得的师傅,直接把机脚焊死在车架上。

    辛格问如果要更换老化的机脚胶怎么办。

    师傅说没事,到时候再找他重新焊过,不收钱。

    辛格不禁竖起大拇指,确实没得说,还管售后。

    发动机粗暴地装好后,配套的进气中冷等等,都基本安装到位,等天亮就能直接上马力机测试了。

    其实今晚还有点时间,可以上马力机先录一组数据,但是担心街坊邻居提刀拜访。

    隔天一大早,辛格还刷着牙,还没来得及吃早餐,师傅们便已经剔着牙登门开工。

    对于自己这台车子,辛格感觉师傅们比自己更有热情,听说有个老师傅还在陈田汽修学院进修过。

    其实改车以及上马力机测试这些东西,辛格完全不专业,他并不是机械师、工程师,他只是个开车、外加修车行打杂的。

    等师傅们弄好了,他把车子开出去遛一遛,给出反馈调校车子,才是他的主要工作。

    看着沃尔沃240被拉上了马力机,辛格自然而然地抱着极大的期待感,毕竟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的第一辆车子。

    为了方便调试,机盖拆了还没装上,辛格静静地看着简陋的发动机舱里,那副崭新的红头引擎,里头仿佛藏着一道躁动不安的灵魂,就等着它的主人将其点燃。

    “OK?”

    “OK!”

    师傅比了个手势,拧动钥匙点火。

    整副引擎轰然一声活了过来,活塞、连杆尽然有序地运转起来,发出机械独有的细腻声响。

    发动机声音非常紧密,甚至有点高转爆发的尖啸。

    “不行啊,怠速五千转,你以为你在搞F1啊?”车里的师傅摆摆手。

    第一次上马力机,还没拉出马力,便宣告失败。

    看来是发动机程序没写好,要重新再刷一个。

    这算不算是出师不利啊……

    辛格不禁有些担忧。

    不过他担忧很快就被打消了。

    当天下午师傅们就测出来了一个比较稳定的马力,轮上200匹。

    师傅竖起大拇指说,对于K20A来说,轮上200匹还算可以了。

    辛格不得不提醒他们,这是2014年了大哥,200匹还不如我的电动牙刷。

    对手可是Evolution和GTR啊,一个比一个猛,这两货不可能不改装,十台九改,还一台不改的被推下了海。

    轻则五百匹,调皮一点上千匹,都是正常的。

    “那加个涡轮?”师傅说。

    “加!上比利时大涡轮!”

    不过那个太贵了,辛格并没有钱,安叔也头疼,就这样又拖了一天,终于还是托人从陈田搞来了一个大众EA888上的小涡轮。

    也还行,小而精巧,打上1.5个bar,7500转拉出了轮上280匹马力,350牛米扭矩。

    辛格灵光一闪,发动机考虑到使用年限,所以马力才会比较保守,如果不考虑使用年限,比如就顶住一个晚上……

    最终在辛格的建议下,强化了一下凸轮轴连杆,使得红线转速突破了9000,涡轮打上了2.5个bar,最终8500转拉出了轮上350匹马力,450牛米扭矩的低危数据。

    辛格很满意。

    不错,接下来换上避震、刹车、轮胎,这台240的小升级就差不多完成了。

    估计一天就能搞定,然后就是路试。

    马力机测完已经夜幕降临,今天安叔也没回店里,这几天应该都在疗养院,辛格只是听说,安叔的亲戚还是谁来着,摔伤了脑袋需要二十四小时照顾,所以只能住疗养院。

    安叔很少提及自己的事,辛格也不好过问。

    剩下的几天,装好了避震、刹车、轮毂这些,开始着手调试。

    避震和轮毂也都是捡的拆车件,轮胎从前185后205宽度,提升为前235后255的宽度,增加抓地力的同时,以车子大幅度提升的马力也能轻松带动。

    调试其实也没多少时间,辛格的预期已经放到很低很低,能跑就行。

    不过一遍遍试车,却让辛格越来越感到惊喜,信心大增。

    本来周五的比赛是有点虚的,陈少还好,开EVO的陈少也还是陈少,人太菜,开什么车都没用,开M3也是上墙。

    主要是那台R35,十八岁战神名声在外,辛格觉得,对方的技术应该要比现在的自己强一些。

    虽然他通过两次加点,提升了不少技术,特别是跑卡丁车获得的大额加点,而且他还有着一个职业车手的灵魂……但还是有点虚。

    从公主道到清水湾停车场,6分05秒7,最高时速三百五十公里,真的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战绩。

    这种就是不要命的,你怎么跑得过不要命的?

    不过随着对升级后的240的熟悉,辛格逐渐找到了一些信心。

    如果自己也玩命的话,未必就不能赢。

    有些东西还是很看天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