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胶园,版纳知青岁月

第三章 在路上(3)

    客车下到山脚,人们正在准备上山去找丢失的那一车人。

    看到大家平安到达,带队的立刻招呼大家上车。“同学们快上车,为避免路上再次发生冲突,我们要连夜赶路,今后都要睡马路了。”

    “我们有人脑袋受了重伤。”同学们告诉他,“恐怕有生命危险,要立刻找医院检查治疗。"

    “这里哪来的医院。”带队的说,“我们在杨武镇一个偏僻地方,前不沾村后不着店,只有继续往前走,到下一个县城才能找到医院。”

    刚离开家,生活就变得十分不安定,夜深人静,车队还蜿蜒穿行在哀牢山深山老林里。前面车辆扬起的灰尘经久不散,为避开遮挡视线的灰尘,驾驶员只好放慢速度拉开距离。

    汽车就像走在搓板上,车身不停地抖动。头部伤口随着道路颠簸不停地跳动,一阵阵疼痛袭来,让龙小鹰觉得心烦意乱,五脏六腑翻转。

    他尽量平静下来,放松身心向车外看去。

    没想到哀牢山的夜晚如此美妙!

    冰清玉洁的月光把大地照得雪亮,静谧的山峰、叠嶂的山峦、刀削的岩壁、深邃的沟谷,无不令人拍手称奇。

    深蓝色天幕群星闪烁,广袤云海一直连到远处山峰,几片鲸鱼般洁白云朵飘在远方,感觉汽车就像飞起来了一样。

    一座座令人恐惧的峭壁、一片片黑暗的密林、一段段看似没有路的急弯全都被甩在身后,留下的只是内心无端的激动。

    下山了,道路下面云团翻滚,云雾从林中涌出将客车掩埋。驾驶员把大灯换成雾灯,车头亮起微弱黄光。

    看到驾驶员一手紧握方向盘,另一只手扶住窗框,探出半个身子去看路面,龙小鹰不由得揪心。他能看见路面吗?连忙从车窗里伸出头,帮助驾驶员寻找路面。

    细小水雾挂满睫毛,任你努力睁大双眼也休想看见路面。正在为驾驶员着急时,前面突然出现两个黄色亮点,这是前面客车的后车灯。

    要撞车了!龙小鹰赶紧抓住窗框。

    还好浓雾中汽车走得如牛车一般,驾驶员及时刹住车。

    弥漫山林的雾气渐渐散开,又见到久违的明月,回头看去,刚才看云海的山头已被远远抛在脑后,汽车还在半山腰。

    来到有片草地的开阔弯道,一位带队人员示意停车,告诉大家,“夜深了,驾驶员需要休息,为了大家的安全,今夜我们就在这里露宿。”

    “露宿?好呀!”知青们欢叫着,兴奋地跑下车。

    道路从悬崖穿过,拐弯处有块平坦突出的岩石,追求新奇的人们跑过去。俯瞰深谷,陡峭岩壁令人晕眩,山腰云海见不到谷底,投一块石子下去如同砸在棉花上,根本就听不到声音。

    “回来!快回来!不要命啦,那里不是玩的地方,快回到车上睡觉。”老师把站在悬崖边的人喊回来。

    广阔山谷、明亮星空,大家都不想睡觉,就躺在路旁草地上看星斗。当大家把天上的星座数了一遍,眼皮开始打架,困倦涌了上来,躺在草地上就睡着了。

    被寒冷山风吹醒,龙小鹰只好回到车上去睡觉。

    迷糊了一会,狭窄座位让人浑身疼痛难以安眠,又跑到车外草地躺下。冰凉露水已把小草打湿,睡着后被冻得直打哆嗦,受不了又跑回车上。越往后越难熬,天快亮时困得要死,坐车上全身疼痛,睡草地又被冻醒,跑上跑下不知道折腾多少次。

    天色微明,车队继续赶路,新鲜感消失,沿途风景不再吸引人,整个白天,人们都在打瞌睡。

    第二天到了墨江县,龙小鹰觉得伤口已无大碍,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也就没有去医院了。

    黄昏,车队在山林里停下。

    山坡上用木栏杆围出很大一片草地,里面放养着几头猪,是个养猪场。

    龙小鹰来到路旁绿草地上躺下,耳旁传来清脆的口琴声,转头一看,不远处坐着几个女知青,夏莲正在吹奏《远飞的大雁》。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只能用忧伤歌曲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想想她的遭遇也怪可怜的,龙小鹰站起身,准备过去问寒问暖跟她搭讪几句。

    才走出几步,就看见韩红伟拿着块毛巾过来了,温柔地对夏莲说道,“山泉水打来了,快跟我过去洗脸。”伸手就把夏莲拉起来。

    下去后不知道会分到哪村哪寨?别去打扰别人,龙小鹰转身向养猪场围栏走去。

    日落黄昏,凉风徐徐,绿茵茵的草地上几头嘴尖毛长的瘦猪在溜达。有的悠然自得站在草地观看日落,有的哼哼叽叽躺在地上挠痒,有的忙着用长鼻子在泥土里拱食。

    几个手拿大棒的汉子钻进木栅栏,向低头拱食的山猪悄悄围拢过去。刚靠近,聪明的山猪似乎知道危险,长嚎一声,巧妙地钻过他们逃跑了。

    爬在栏杆上的王辰盛高声喊道,“快来看,他们要打猪了。”

    听见喊声,知青们全都跑过去,站在木栏杆上观看。

    高举棍棒的人扑了个空,但他们并不灰心,振作精神,摆好架势,再向哼哼唧唧躺在地上的山猪围拢过去。

    还没走到面前,山猪翻身爬起,朝着他们龇牙咧嘴嘲讽一番又跑了。

    远处杀气腾腾,但围栏处烙着编号的一头猪还在若无其事哼哼拱食。

    李刚朝杀猪人大声喊道,“快来打这只,这头猪是二百五。”

    围栏外看热闹的知青在给他们鼓劲,杀猪大汉围拢过来,看样子他们已下定决心,非将它打翻在地不可。

    前有看热闹的知青堵着,后面有组成半圆形围上来的队伍。突然听见一片喊打声,惊慌的猪不知道该往哪儿跑,被来人猛挥大棒打断后腿滚翻在地,脑门上又狠狠遭到一棒。顿时眼鼻流血,嘴吐泡沫躺在地上直抽搐。

    “啊唷唷——”野蛮场面让女知青不敢观看,杀猪人乐呵呵抬着滴血的猎物走了,她们在后面小声说,“吓死人了,这猪肉还敢吃吗?”

    “胆小鬼!”李刚冲着她们说,“就像原始社会打猎一样,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精彩?”一个女知青反唇相讥道,“在扬武你头上挨这一棒就精彩了。”

    “啊—”李刚一时说不上话来。

    哈哈哈!大家都在笑话他。

    女知青离开后,李刚激动地说,“她跟我说话了!”

    王辰盛问,“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中午吃饭时我要帮她抬菜她不搭理我。”

    “她是谁?”

    “保密。”

    王辰盛转向龙小鹰。“我们认识她吗?”

    “韩红伟身边的两位女生,一位是夏莲,另一位你自己猜啦。”

    “哦!你看上韩红铃啦?”王辰盛问李刚。

    李刚微笑着摇摇头,不置可否。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车队行至大山之颠。

    高山下出现一个宽广坝子,淡淡白云飘在天际,远方青山连绵不绝。被称为“喃咪兰掌”(百万大象之江)的澜沧江蜿蜒穿过这片绿色土地,江边村寨错落有致,宛若散落江边的翡翠。

    “这里就是西双版纳!”龙小鹰叫起来。

    解放初期,瘴疠横行,龙小鹰的父亲曾带领一支小分队在这里工作过,下乡前给他讲了许多西双版纳的美丽传说。

    这里有着称霸密林的亚洲野象群、有着爱到溪边理羽梳妆的蓝孔雀绿孔雀、有着会唱“茶花两朵”的山鸡和会闻歌起舞的神奇小草,这里的人们以贝叶文化和孔雀舞闻名于世。

    传说中,恶魔盗窃了七彩明珠,潜入喃咪兰掌一个世人不知的深洞。明珠被偷走以后这里变得漆黑一片,大象找不到青草,孔雀辨不清方向,鸟不鸣,猿不啼。一位英勇无比的青年凭借能在水中潜游的本领,带着宝刀跃进喃咪兰掌与恶魔在洞中苦战了七天七夜,终于劈死恶魔夺回了明珠。因此人们把这里叫做允景洪——黎明城。

    传说中,七仙女的父亲是个祸害人类的恶神,仙女们大义灭亲,用长发做弓弦放箭射杀父亲。恶神的头颅落地将引发大火,七个仙女只能轮流抱着头颅直至腐朽,在此期间要不断浇水除臭。后人为了纪念七仙女,在新年来临时就会互相泼水庆贺,这样就有了泼水节。

    令人神往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澜沧江峡谷天气炎热,车身摇来晃去,被摔伤的脑袋昏昏沉沉。想着这些个美丽的传说,幻想着在这个神秘地方可能碰上的奇遇,龙小鹰眼皮发沉,合眼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