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胶园,版纳知青岁月

第五十一章 露宿荒野(4)

    感觉脸庞凉丝丝的,龙小鹰就醒了。

    睁开眼一看,天快亮了,山谷里白茫茫一片,看不到四周。他睡在窝棚边上,身下垫的厚厚的茅草滑落了,人也差不多被移出窝棚,脸上全是露水。

    凌晨值夜班的人会不会在打瞌睡?龙小鹰穿上衣服,爬出窝棚去查岗。

    厚重浓雾笼罩着宿营地,走出几步,毛毛雨一样的雾露就挂满眉毛。

    这种情况下,值夜班的人可能会躲到大树下,龙小鹰向一棵大树走去。果然,乳白色雾气中出现两个身影,刘东海和龚丹萍坐在树下,两人都穿着短袖衫,衣服单薄。可能是为了取暖,都挤到一块去了。

    “咳咳。”龙小鹰咳嗽了一下。

    听见声音,两人马上分开了距离。

    “下这么大的雾。”龙小鹰对他们说道,“还好你们机灵躲在树下。”

    刘东海站起来,伸个懒腰说道,“天都还不亮,你干吗起这么早?”

    “该煮早饭了。我来做饭,现在你们可以去休息一下。”

    “这个时候也不好困觉啦”龚丹萍对他说道,“我们陪你煮饭吧。”

    “你们接着聊吧,需要时再喊你们。”

    来到锅灶前,龙小鹰往里面塞了把柴草,划了几根火柴也没把草点燃,摆在灶旁的柴草沾满露水,翻了翻身边的草皮,也找不到干草。

    看到龙小鹰点不燃火,龚丹萍拿着把干草走过来,对他说道,“用这把草吧。”

    龙小鹰接过来一摸,是干的,高兴的表扬道,“真能干!哪儿找到的?”

    “值班时树干太硬坐不住,我抓了些草垫着。”

    “这也算是个野外露营的经验。”龙小鹰说道,“今晚要把柴草藏到灶窝洞里,天亮时才好点火。”

    外出苦战条件艰苦,今天是第一天要让大家吃好点,煮好饭后,龙小鹰特意烧了个南瓜汤,然后把大家叫醒。

    同志们起床后,在小河里洗把脸,就着汤水三两口吃完饭就上山去了。

    整个白天都在顶着烈日奋战,中午下山吃饭,喝了点水,不休息拿上劳动工具又上山了,一直干到太阳落山才收工。

    今晚要组织学习了,得要有亮光才看得见读书,下班时,龙小鹰从山上扛来一棵枯树干。

    天黑前,龙小鹰在窝棚前燃起篝火,大家闲着也没事,知道要学习了,都围拢过来。

    夏莲发现龙小鹰衣服上有个破口,对他说道,“把衣服脱下来,我拿针线帮你把破口缝上。”

    “你还带有针线?”龙小鹰奇怪的问。

    “外出苦战时衣服很容易破口,针线必不可少。”夏莲对龙小鹰说道,“趁大伙都在,你组织学习吧,我在火塘边帮你连上就行了。”

    刘东海凑过来问道,“我的裤子破了,你能帮忙吗?”

    “没问题。”夏莲答复他道,“去拿来,一会儿就帮你补好了。”

    见夏莲带有针线,女同胞们都来帮忙缝补衣裤。

    龙小鹰把木柴架空,让高高的火苗照亮四周,以便女同胞们能看清手中的针线活,自己也能看清楚要读的书。

    借着火光读完一篇文章,龙小鹰发现有人眼皮开始打架,头靠在别人肩膀上就睡着了。硬战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养精蓄锐是最重要的,他对当天的工作总结了几句,宣布散会。

    睡到半夜,龙小鹰突然被王辰盛的喊叫声惊醒。

    “着火了!着火了!大家快起床。”

    睁开眼睛一看,沟谷一片红光,赶快叫醒大家冲出窝棚。

    李刚睡眼惺松裹着被子跑出来,发现窝棚并没有失火,责怪王辰盛道,“怎么你也搞起恶作剧来啦?”

    “你看不见火光吗?”王辰盛问他。

    李刚抬头一看,不是窝棚着火,而是后山起火了。

    “火势很猛。”张雅倩告诉龙小鹰,“刚才看见山背后冒出点红光,我们还在讨论是怎么回事,不料片刻之间,山背后的天空就被大火染成血红一片。担心山火烧过来,就把你们叫醒了。”

    看着被大火映红的夜空,有人说道,“困了,还是回窝棚睡觉去吧,山火烧过来再喊我们。”

    “不能睡觉了。”龙小鹰对大家说道,“同志们,山背后是片橡胶林,这片林地离种橡胶的连队较远,离我们较近。或许友邻连队的人已经在救火路上了,大家快拿砍刀锄头,我们去支援他们。”

    听说是橡胶林地失火,同志们心里也很着急,二话不说,立刻回屋穿好衣服,拿上劳动工具出来整队集合。

    后山植被茂密走不通,翻山过去是不可能的,只能顺山脚绕道去灭火,龙小鹰带领大家朝着没有路的沟谷一头扎进去。

    沟谷越走越窄,草灌越来越密,走不多远,龙小鹰一脚踩进水里,发现只剩下小溪可供行走了。

    借着映红沟谷的火光,看见水沟里生长着植物,要想通过很困难。再看看两旁山坡,又窄又陡,植物长得密不透风,根本就没路可走。

    既然出来了,就不能退却,龙小鹰对身后的同志们喊道,“大家注意了!我们要披荆斩棘,沿着脚下的溪流趟水前进。”

    龙小鹰砍开阻挡道路的植物,把队伍带进溪流。好在溪水里灌木不多,但脚下石头高低不平,摸黑踩上去很容易滑倒。

    再往前走,又遇上倒伏在溪水里阻挡道路的树木。

    “注意了!这里有棵倒伏树木。”龙小鹰喊道,“大家要爬过去。”

    “这儿有块大石头,当心碰到脚。”

    沟谷里不时传来龙小鹰的声音。

    有人摔倒在水里,马上又爬起来紧跟队伍,谁都知道,既然出来了就没有退路,半夜三更,在深山老林脱离队伍可不是件好玩的事。

    转过山脚,一座熊熊燃烧的山头立刻出现在眼前。

    森林失火了!

    冲高的火焰把山林照得雪亮,森林旁边的山头全是橡胶林,大火从森林烧到橡胶林,火舌正飞快地吞噬着一棵棵橡胶树,但是,没有一个人在救火。

    “我们上!”龙小鹰高声喊着,带头冲向火海。

    看到被大火烧过的橡胶林地变成一片焦土,同志们心急如焚,加快脚步开始奔跑,边跑边寻找身边能用来救火的工具,遇到枝繁叶茂的树枝,就把它砍下拿在手里。

    一行人跑上梯田,迎着烈火冲上去。

    地面蔓延的火焰碰到橡胶树,马上就变成一条条火舌,红红火舌舔着带油脂的橡胶叶飞快往上蹿,在烈焰中垂死挣扎的橡胶树被烧得呼呼作响。

    这些橡胶树种植不到三年,只要一过火,都会死去,为了多救活一株橡胶树,人人情绪激动,奋不顾身扑向烈焰,挡住火头。

    大火把脸庞烤得生疼,浓烟熏得连眼睛都睁不开,没有一人退缩,全都在火海里奋力扑打火苗。

    人们追着火舌打,但赶不上火舌燃烧的速度,许多人赶来助阵,围在一起堵住火路,树枝一打下去火星子乱飞,不一会就扑灭了一团火。

    刚打熄这团,那团又燃烧起来。

    仅凭一个班的力量是堵不住向橡胶林地蔓延的火舌,得拿出有效的灭火方案。

    龙小鹰看看身后的山头,发现这片橡胶林刚控过带(砍过草),梯田带面上杂草不多,火焰烧到没有植被的地方火势自然减缓,有的甚至熄灭掉。当然,聪明的火舌还会从有植被的地方绕过去。

    想起去年山火烧向连队时,老职工用开挖防火带的方法把山火与连队隔离开来,现在也可垂直开挖防火隔离带。

    “同志们!”龙小鹰喊道,“我们要改变围追堵截的灭火方法,全班马上后退,找到草少的地方挖出一条垂直防火带。”

    人们马上撤离火海一段距离,自觉的从山头到山脚沿山坡分散开来,用锄头把地面的杂草全都铲除干净。

    人人都在争分夺秒拼命工作,很快就在橡胶林地里垂直清出一条防火带,当烈焰烧到防火带时,由于地面已无可燃物质,大火自然熄灭了。

    想越过防火带的火苗,也被人们及时发现,一片片扑灭。

    经过一番搏斗,火势终于被控制住。

    保住了橡胶林,大家心里很高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哈哈大笑起来。女同志们蓬头垢面都是黑眼圈,火光照亮了汗水流过的沾满黑灰的脸蛋,就跟电影里鬼子进村扫荡时逃难的妇女差不多了。

    从森林蔓延到橡胶林的火焰扑灭后,山林火灾也渐渐熄灭,在森林里余火照耀下,靠近森林的那片土地焦黑,身后大部份橡胶林地还是绿的。

    “同志们!累不累?”龙小鹰问大家。

    “刺激!带劲。”雷浩高兴的回答。

    “我们先不忙着下山。”龙小鹰对大家说道,“原地休息一下,免得死灰复燃,等到确认不会再有火烧起来再走。”

    坐在山腰歇气时,大伙兴奋的唱起歌来,“同志们勇敢地前进!斗争中百炼成钢。我们为争取那自由,昂起头奔向前方……”

    “班长,他们到来后会不会表扬我们?”刘东海骄傲的问。

    “谁来表扬我们?”龙小鹰问他。

    “就是种橡胶的那个连队。”

    “不会。”龙小鹰回答他,“他们的人到现在都还没有出现,说不定现在还在睡梦中,根本就不知道橡胶林着火。又或者是走在半路上,看见山火熄灭,就折转回去睡觉了,做梦也想不到深山里会跑出支救火小分队。等到下一次上山控带时,他们会感谢老天爷只烧了一小片橡胶林,等到雨季补植起来就没事了。”

    “那我们的英雄行为能不能让营部记个立功?”雷浩问。

    “当然不能。这里的山火每年都会发生,扑灭山火是家常便饭,以后你就知道了。”

    当最后一团火焰熄灭时,先前吡剥作响,红红火火的山林突然变得暗了下来。

    “糟糕!”韩红铃叫起来,“下山的路看不见了。”

    “赶快撤离!”龙小鹰立即站起身来。

    “东海!东海!”

    听见龚丹萍的叫唤声,龙小鹰转头一看,梯田带面上躺着个人,连忙问道,“他怎么了?”

    龚丹萍回答道,“睡着了。”

    白天苦战,晚上值夜班,半夜三更又紧张地扑灭山火,现在坐下来休息都会犯困,龙小鹰也想赶快回去睡觉了。

    “同志们!”他对分散在四处的人叫道,“火熄了就看不见下山的路了,我们要赶快撤离这个山头,下山时大家要互相照应,别走丢了人。”

    人们立刻收拾工具动身下山,但为时已晚,没走出几步,山林就变黑了。

    看不清脚下,山坡也变得陡起来,地面不时还有植物牵绊,大家只好手拉着手,一步一滑向山下摸去。

    趁着余火下了山,在狭窄沟谷走出一段路,坡面灰烬中那点微弱的亮光消失了,眼前顿时变得漆黑一团。

    龙小鹰在前面探路,不时告诉大家遇到的障碍物,同志们相互呼喊照应着,凭着来时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在山坡灌木丛中摸索前进。

    一脚踩进冰凉的溪水里,龙小鹰高兴的对跟在后面的人说道,“我找到了小溪!这下好啦,这条小溪就是一条指引方向的盲道,只要跟着溪流走,就能引导我们走回宿营地。”

    黎明前的大森林锅底般黑,前面探路的人辛苦,跟在后面的人也不轻松。从沟边伸出来的树枝被前面的人一挡,不时狠狠打在紧跟在后面的人的脸上。小溪里凸起的石块常让人踩滑,一不留神,就会撞在倒伏的树干上。

    “啊——”

    “哎呀!”

    “我的妈呀!”

    一路上叫声不断。

    跌跌爬爬回到驻地,在溪边洗去身上的黑灰与烟尘,天就快要亮了。

    龙小鹰把饭焖熟,大伙吃完早饭,打起精神又上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