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胶园,版纳知青岁月

第六十七章 木波的遭遇(1)

    几个月后,龙小鹰被推选为一师先进代表,要到景洪出席先进分子代表大会。木波被推选为列席人员,要和龙小鹰一道参加会议。

    半夜,同志们还在熟睡,他俩悄悄爬起床,背上背包摸出连队,要到营部乘车上景洪开会。

    来到营部,公路上已经停放着一辆卡车,教导员和营长站在大门路灯下等着欢送代表,龙小鹰连忙跑上前去跟他们打招呼。

    “教导员、营长,你们辛苦了!”

    “你来啦,木波呢?”教导员问他。

    “也来了。”

    回头一看,黑暗处,木波正忙着往车箱上爬。

    “木波——”营长对他大声喊道,“下来,下来。先别忙着爬车,你到这里来一下。”

    龙小鹰心想老同志就是纯朴,一心就忙着工作,见了领导也不先过来打个招呼报个到,这不,又被喊下来啦。

    木波满脸堆笑走过来,见到教导员和营长还是不打招呼,只是“嘿嘿!”干笑两声,一言不发,看着就为他着急。

    “木波同志,你就不用上车了。”教导员对他说道。

    “好。”憨厚老实的木波也不多问,站着不动了。

    突然发生的事情让龙小鹰大吃一惊,半夜三更摸黑赶到这里,结果不让上车,不上车就等于不能去参加先代会。群众推选,师、团、营层层把关通过的代表,这么严肃的事说不去就不去了,谁有这么大的权力?

    怕教导员没有记住木波有参会资格,龙小鹰说了一句,“报告教导员,木班长是列席人员。”

    “他不能去了。”营长干脆的回答道。

    “为什么?”

    “另有任务。”

    看到龙小鹰一脸纳闷的样子,教导员对他说道,“你就别呆在这儿了,快上车,把兄弟营的好经验带回来。”

    “是!报告教导员、报告营长,一定不辜负首长们的希望。”龙小鹰转身向卡车跑去。

    营长走过来对驾驶员说道,“今天就看你的了,天亮前务必赶到景洪,绝不能让参会代表迟到。”

    “营长!你就放心好了,保证完成任务。”

    一阵轰鸣声,卡车像脱缰野马突然狂奔起来,龙小鹰赶快抓住车箱板。

    空车上路十分轻快,穿密林、下陡坡,破卡车被颠得几乎散架。深夜开车不用担心路边会突然跑出头牛来,只需放胆狂奔。

    披着星光冲上飞龙坡,下坡时驾驶员为了省油溜空挡,失控的卡车越冲越快。迎面刮来的寒风让人呼吸不畅,明亮车灯下山谷里一棵棵树木飞快向身后倒去,就像是电影里飞机在俯冲,路面有个小坑都惊险不断,更不用说还有弯道。

    为了赶上开会,冒点险是必须的。

    太阳出山时卡车及时赶到会场,看到代表们已经开始入场,龙小鹰在会场门口报到后,跟随人流进入大礼堂。

    大会发言中涌现出许多让人敬佩的同志。有在砍坝中受伤截肢仍然坚持一线工作的老同志、有在兴修水利时工伤失明仍然扎根边疆不动摇的知青、有奋不顾身扑灭橡胶林地火灾轻伤不下火线的先进集体。这些同志为祖国橡胶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先进事迹,让龙小鹰获益匪浅。

    当天会议结束时,工作人员宣布,由于旅社住不下一些同志将被安排到傣族寨子,住在群众家里。

    龙小鹰曾在哈尼族家里过了一夜,竹笆房里面空荡荡,中间放着三块石头,上面吊着口被烧黑的锅。听说傣族屋里也是烧火塘,但讲究多了。下乡这么久,从未进过傣族家门,很想去调查一下傣族家里到底是个啥模样?

    恰巧他就被安排住到傣族寨子。

    跟随工作人员走进浓郁风情的傣族寨子,夕阳照耀的小道整洁漂亮,几缕青色烟雾从竹楼上方冉冉飘起,与寨子中的槟榔树交织在一起,为美丽的寨子披上一块薄纱。

    在一栋的竹楼前停下来,热情的老咪涛把龙小鹰带进院子,金色晚霞撒满庭院,院墙竹篱笆四周长有香蕉、木瓜、柚子和牛肚子果树,看上去心里很舒服。

    竹楼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面养牛。与山里傣族寨子不同的是铺盖屋顶的不再是茅草,而是轻薄精致的缅瓦,楼房的墙壁也不再是竹片,已经用上了木板。

    龙小鹰兴奋地与老咪涛交谈几句,遗憾的是老咪涛不会讲汉话,龙小鹰也听不懂她的语言,交流就全靠面容和手势了。

    跟着老咪涛来到二楼,老咪涛用手在屋内比划了一阵,龙小鹰就知道了哪个位置是自己睡觉的地方。

    老咪涛下楼去后,龙小鹰就在干净的木板楼面铺好床,来到屋外站台,看见老咪涛双手扶着柱子,费劲地用脚踏石碓在舂米,赶快跑下楼去帮忙。

    舂完米,龙小鹰找到扫帚又忙着收拾庭院。

    住在老乡家里要注意搞好军民关系,由于没有和少数民族相处的经验,遇到个不会讲汉话的老咪涛,接下来该帮她做些什么?无法沟通,真把他急死了。

    正在这时,老咪涛家读小学的小龙英放学回来了,见她挑着对竹筒从楼上走下来,龙小鹰连忙抢着去帮她挑水。

    走出院子才想起不知道在哪儿打水?回头一看,还好,聪明的小龙英就跟在身后。别看她人小,却能讲上两句汉话。

    小龙英把他带到一个搭有小屋的水井边,这里的水井也修得非常讲究,井口上方盖着个小屋,屋顶铺着青色瓦片,井台铺设着光滑石板十分干净。

    龙小鹰提起竹筒准备到井里去舀水,小龙英连忙制止住他。

    看见小龙英在井台边拿起一根顶端装有竹筒的竹竿,龙小鹰才知道傣族打井水还是有讲究的,乱干一气可能会惹麻烦。

    小龙英从小屋里把清凉井水舀到竹筒里,看着她把竹筒舀满后,龙小鹰就把扁担穿过竹筒,抬到肩上。

    没料到没有绳子的竹筒他不会挑,才走出几步,竹筒里的水就泼洒一地。好在有的是力气,也顾不得别人笑话了,索性把扁担交给小龙英,自己用双手提着竹筒走回来。

    晚上躺在铺上心里在想,语言不通带来许多麻烦,要是木波在就好了,他不仅会说几句傣话,而且还有和傣族群众交往的经验。

    他到底被委以了什么重任?

    开完会回到连队,天已经全黑,听说龙小鹰回来了,同伴们都跑出来迎接他。还不等他开口询问木波的事,马上就有人告诉他答案。

    “木波出事了!”

    “出了什么事?”

    “隐瞒历史污点。先代会前被人揭发,说是到农场不久因为怕苦怕累擅自逃跑,曾被农场抓了回来。”

    “逃跑被抓?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龙小鹰惊讶了,在边疆的艰苦创业中当逃兵,是件多么严重的事啊!这种事也会发生在吃苦耐劳的木波身上?

    龙小鹰朝着木波的住处看去,草屋外篾笆墙下火光一闪,有个人默默地蹲在门口黑暗处吸烟。那人就是木波,估计这种时候也不会有人去找他聊天。

    “我去看看他。”

    回屋放下行李,龙小鹰向木波的住处走去。

    来到木波面前,见他不搭理,龙小鹰轻轻喊了一声,“木班长!”

    以往木波见到他,还不等走到就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不过今天木波头也不抬,想必心灵遭到创伤,不好意思抬头。

    “木班长!”龙小鹰又喊了一声。

    “你回来啦。”木波闷闷不乐的对龙小鹰说道,“不要叫我班长了,我现在是名普通群众。”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龙小鹰问他。

    “这次先进代表资格审查,有人把我的档案翻了出来,说我隐瞒历史问题,不安心边疆农场建设,有过逃跑记录。”木波垂头丧气的回答。

    “真的吗?”龙小鹰安慰他道,“你能吃苦,不怕困难,一直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要不我找教导员帮你再查一查,别是搞错了。”

    “没有搞错,是他们不理解我的难处。那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我以为都过去了,可以重新做人了,没想到要背负一辈子。唉——”木波长叹一口气。“做人哪,有时真的很难。”

    木波咬住烟头,深深沉浸在痛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