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胶园,版纳知青岁月

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见酒妹(5)

    借着从岸边射来的灯光,龙小鹰隐约看见一团黑发浮出水面,赶快抓住往上提,小黑子的脑袋露出水面。

    “别慌张!别乱动。”龙小鹰安慰小黑子,“有我在你不会有事,最多呛几口水。”

    为了救小黑子,龙小鹰也被洪水带跑了,黑夜被卷进河道中心的激流,几乎就是死路一条。好在洪水刚起,岸边水面还算平稳,龙小鹰推着小黑子往岸边游去,边靠拢,边寻找可以上岸的地方。

    救命稻草突然出现!前方有一棵小树倒伏在河里,枝叶在洪水中大幅度摇摆。

    龙小鹰拼命蹬水,推着小黑子向倒伏的树木冲过去。

    顺着急流来到小树,龙小鹰一把抓住枝条,把两人拉回到岸上。

    精疲力竭带着小黑子向伙房走去,从连队传来一片嘈杂声,人们乱了起来。

    龙小鹰连忙跑上前去打听,“发生了什么事?”

    人们回答他,“我们在找梁春雪,看她在不在其他宿舍?”

    “梁春雪不见了?”

    暴风雨中失踪,这可是件大事,龙小鹰赶快加入找人的队伍。

    找遍了整个连队都没找到梁春雪的踪影,可能是暴风雨和连队的救灾行动让梁春雪惊慌失措跑丢了,严国定不敢怠慢,立即组织大家分头寻找。

    厕所、道路走了一遍,把梁春雪平常喜欢去的地方找了个遍,把她可能藏身的芭蕉树下和灌木丛都看了过来,也没有找到。

    搜寻范围扩大到连队外面,还是没有找到。

    第二天一早,抱着一丝希望,严国定又派人到附近连队去打探消息。

    到了中午,派到各连队的人回来了,仍然没有梁春雪的消息。

    梁春雪突然失踪引起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案组前来调查。

    即便找不到人,也要找到梁春雪失踪前留下的任何蛛丝马迹,专案组把附近连队的人都动员起来,分成三人一组,大范围进山搜索。

    不久,一个搜索小组在路旁山沟里发现一片灌木被人压倒,从痕迹来看,有人曾经躺在上面休息。这儿既不是工地,也不是有树荫可以歇脚的地方,正常人是不会跑进山沟里来休息的,很可能是梁春雪在这儿歇过脚。

    人们都往这个方向集中,把这片区域里的每条小路都走了个遍,又钻了几个山谷,爬了几片密林,再也找不到新的踪迹。

    冷静下来认真分析,严国定提出他的看法,他认为梁春雪并没有走出连队,黑暗和暴雨阻止了她的步伐,她可能迷了路,被困在连队附近的草丛里等待救援。

    搜索范围又回到连队附近。

    有人提出那天晚上发大水人们忙着救灾,河岸与水面不是看得很清楚,神志不清的人走在河岸很不安全,或许她已经失足掉到河里去了。

    “她平常有自杀倾向吗?”专案组里有个年轻人问道。

    “没有啊,她是不会自杀的。”严国定回答道,“自打患病以来,成天担心别人会加害于她,怎么可能自杀呢?”

    “我猜想她患上了被害妄想症,担心被别人伤害的人,最终还是会选择自杀。”这位年轻人解释道,“我见过这样的情况,平常疑神疑鬼,怕别人加害于自己,给窗户都装上铁栏杆,整日把门窗关得紧紧的,连苍蝇都飞不进来。结果,妄想中害他的人还未到来,就拿把菜刀在厨房里自杀了。假设这个女知青半夜来到这个地方,走投无路,被令人恐惧的黑暗包围着,孤独无助绝望了,你们说,她会不会选择跳河自杀?”

    “也许我们不应该找她来问话。”严国定后悔道,“近段时间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她身上,结果让她焦虑恐惧,担心大祸临头。如果夜里的雷电和我们的救灾行动惊吓到她,她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半夜来到发大水的河边,那是很危险的。”

    “大家都说说,还有什么可能?”专案组负责人问。

    “根据严指导的说法,我觉得这个时候梁春雪应该躲在屋里。”郭春子分析道,“为什么失踪会发生在下大雨夜,大家又忙着去抢救国家财产的时候?假设这个时候正好有一双犯罪的眼睛看见了她,这个人又正是我们在调查的犯罪分子,罪犯担心将来孩子生下来就会暴露自己,天时地利,犯罪条件成熟,你们说他会怎么做?”

    “你的意思是可能是一起杀人灭口案?”

    “正是这个意思。”

    “不排除有这个可能。”专案组负责人思考着说,“一个精神上有问题的人,下大雨时跑出门不足为奇,但也不能聪明到趁着涨水时去自杀,除非跳河之前她突然清醒了。令人费解的是女知青怀孕的事正在调查中,她就失踪了,要我看,案件的确比想像的还要复杂。”

    将先前调查的情况联系起来,郭春子猜测有人挟持了梁春雪,如果是这样,罪犯不可能走远,案发地点很可能就在河边。

    带上砍刀和钐刀,搜索小组的成员集中到沿河两岸,遇上没有路的地方也要砍开走过去,不能遗漏任何一处,也不能遗漏任何可以提供线索的物品。

    不久,一个沿着河岸向上游寻找的搜索小组有了重大发现,河岸山坡上有个地方的杂草被人踩踏过,虽然经过大雨冲洗,但从残缺杂草留下的痕迹看,像是有人在这里呆过一阵子。

    这个发现让搜查人员振奋起来,冒着河岸高温,钻进密布在河滩的每一个草棵,拨开草根仔细查看,不顾闷热和疲劳耐心寻找。

    “她离开这儿了。”有人叫起来,指着不远处几棵被折断的灌木说道,“快来看。她从这儿走了,这儿有踩踏过的痕迹?”

    大家围过去一看,果然,地面有一溜草被人踩倒了。

    循着痕迹走过去,下了山坡来到一片乱石滩,就再也看不到痕迹了。

    反复查看现场,专案组认为这儿不能简单看成是女知青落脚之处。

    首先,女知青来到这里要经过一座独木桥,道路漆黑天下着大雨,无缘无故,她会冒着风险走过独木桥吗?

    除非是有人把梁春雪带到这儿。

    人们开始四处寻找血迹,寻找博斗中掉落在地上的钮扣或者是破布片等物品,但这些物品都没有找到。

    “还也有一种可能。”有人说道,“犯罪分子可能把梁春雪推到河里去了。那天晚上下大雨河水暴涨,人们忙着抗御洪水,如果他趁乱把梁春雪推到河里就会被急流卷走,没有人能找得到。”

    发大水时把能冲走的都冲走了,河里有几块礁石露出水面,上面堆积着一些枯枝和草灌。

    专案组派人下河打捞,把礁石上的草灌搬开,把岸边可能滞留物体的地方都摸了过来,没有打捞到任何有价值的物品。

    在那个狂风暴雨的夜晚,在梁春雪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令人恐怖的事件?大家都在冥思苦想,是自杀、他杀、还是失足落水?

    也许在不知不觉中就掉进了罪犯布下的重重迷阵。

    专案组负责人决定,不要把精力放在这儿,要兵分两路,一部分人员留下继续搜索,另一部分人撤回连队,展开排查谈话,找出犯罪嫌疑人。

    回到连队,专案组决定先查看梁春雪留下的物品,说不定里面已经提供了破案线索。

    撬开锁,打开箱子,里面整齐地放着几件衣服。拿起衣服,箱子底部放着一叠家信和一本红皮日记本。里面写了些什么?大家把希望寄托在红皮日记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