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路长徐行

掉书袋

    对于喜欢读书而又现实苍白的人,这样的人,我们会怎样对之呢?

    有一个活泼的妹妹,那时候她是第一个叫我书呆子的人。呆子还好,中性词语。

    如果说有什么神秘事件的话,高考前为了放松心神去湖边读书,当时遇到一个渔民,他说他出船每天从早到黑,大风大浪。我觉得应该关系的话语,“风那么大,船这么小,不会翻吧“。。“你咒我翻船,读书读傻了吧,你才会翻船“。那其实挺尴尬了,悻悻而去。果然高考有种翻船的感觉。

    再后面就是毕业后被催婚姻的屠刀,你读书读傻了吧。

    人生,许多时候如是,我们走入迷惘区。

    曾经,听过一个深以为然并坚持践行的一条就是,当你迷惘了,不知道干什么了,读书吧,用心读书。因为这样,你才能在下一次有力量。

    力量感,人生如果没有力量,如同瘫痪。那句话,生前不必言累,死后自会长眠。

    而现在的真理通道真的是这样吗?天道真会酬勤?

    我这一辈子,挺尴尬。

    如果说我努力过,确实,开心过,确实,天真过,确实,颓废过,确实,迷惘过,确实,沉迷过,确实,打击过,确实,自信过,确实,翩翩过,确实。

    当我沉迷时候,我想,当有一天我不在有不良嗜好时候,应该我就自由ok了吧。然而,当真的有一天,发现确实没有什么不良时候,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改变。

    我努力吗?

    当然

    我不努力吗?

    当然

    我聪明吗?

    当然

    我不聪明吗?

    当然

    世界反向反复,阴阳互根,我们很难去定义,什么时候我们走得就是正确的道路。

    一切的理解,我还是归因于自我的觉知不行。

    觉知有时候比知识重要。

    知易行难,许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人生那有居易,除非天赋异禀。

    有时候,我发现自己很平庸,但是仔细想想,如果有天赋,其实也确实有天赋,只是你的天赋能不能开启,是先天具有,还是后天觉悟后的豁然开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属于这类型,程度估计也就是不足百一。

    世界很多知识,可谓学海无涯,但是苦作舟却是不认同的。

    许多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个人,能在芸芸之后,还能拥有自己的易见,还能坚持自己的意见,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还能有这灵感这种东西。那是很高级的。许多麻木,从消失了不和谐因素开始。

    读书当然是快乐的,前提是你读懂了,每一本书就是一个新的世界,有许多呼吸和声音。难就是没有懂而装成。

    许多时候,我们其实就是打打酱油,做做秀,或者自己给自己定的标的,根本没有任何喜欢可言。那也是不是特别好的。

    我们看书,看好书很重要。

    看好书,看好书。

    没呢,看了那么多,依然恍惚如初,精神世界没有增加,那是没有会的。

    知识,终究是为了觉知的结果。

    我相信自己的直觉,以为,因为我的直觉,已经包括了我的知识,那是一种素养。

    然而也不仅仅是,这个话题比较困难,不是那么的肯定,量化总是困难,只能定型。

    有时候,我们会思考量化好还是定性好?

    在理学上,量化是好的,于是,某个量化的人总是可以被称为什么之父。那么定性呢?之母么?

    玩笑。

    生活中,我更倾向于定性许多高手,高瞻远瞩的战略,这是通过定量得来的吗?

    定量,说明有了量,属于后面的一种规范和效率提升。

    定性,这个未来,就会是这样子,马斯克的太空计划,其实更多的事对理想和抒发而实践。

    当然量性最终都是统一的。

    许多时候,我们心中只需要一个百分比,就OK了。

    当我们在生命中,心中有了个百分比,就如同用了一种智慧与觉知。

    。。当然以上有点玄,而道可道,非常道。

    以上掉书袋的内容,我又掉书袋了,当然,这里,我的用法可能是原始意义的错误使用,但是,我定义为我的想法,他就叫掉书袋,能耐我何?

    以上内容总是有亮点,只是,就看能否悟得吧。而我,亦是行者。

    不想掉书袋,那么怎么做呢、

    量变引起质变,相信,首先是缺少了量,其次,还缺少了质,其次还缺少了思,还缺少了静,还缺少了行,还缺少了灵。

    当然方向很重要,方法很重要。

    我亦是行人。

    路过,不必匆匆,回头,仍有万紫千红。

    美好,依然。

    晴天,依旧。

    生命,奇迹。

    徐行,安然。

    下个路口,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