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权臣

第84章 军事会议

    穆天卓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看来总兵决定采纳他的建议了。

    但是田敦异却接着说道:“我们南下攻打平度,正是为了向西攻打李书瀚。”

    “刚才赵骏和穆天卓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却把两股叛匪分开来说了,谁说我们必须先消灭其中一股,才能去消灭另外一股?”

    “穆天卓说的对,如果我们直接向西攻打李书瀚部,那么南面的赵飞鹄很可能派兵袭扰我军后方,万一粮道有失,甚至莱州城有失,那我军就会进退失据。”

    “不但西边的昌邑和潍县可能拿不下来,连唯一的一座城池莱州城也不复我们所有。”

    “而如果南下攻打赵飞鹄部,一来我军兵力尚有不足,该部实力也相对较强,虽然我有自信也能将其剿灭,但必然不会轻而易举。”

    “况且,我们又怎能肯定西面的李书瀚不会出兵攻打莱州城,或者断我军粮道呢?”

    “因此,我们应当迅速出兵,趁敌军不备,快速攻下平度城,作出继续南下平乱的势头,让赵飞鹄收兵胶州和即墨。”

    “而后留偏军扼守平度,主力挥军快速西进,前去收复昌邑和潍县。”

    “如此一来,有平度城挡住赵飞鹄的北上之路,他将无法骚扰我军后方,我军便能从容将西部李书瀚部剿灭。”

    “届时,我军扼守的莱州城,平度城,昌邑城将呈三角之势,将其中的这块平原围在中间。”

    “有了这块平原,我军便能快速扩充实力,再从平度南下,便可以专心将莱州府南部一举收复。”

    众将听了,觉此略更为可行,既消除了被人抄后路的风险,又能柿子捡软的捏,总兵果然是总兵。

    那是当然,田敦异原本就是个战略游戏的资深爱好者,此时又有实时地图傍身,对周边的局势看得自然更加清楚。

    计议已决,田敦异便开始给诸将分配作战任务。

    ······

    如今莱州新军的数量已经达到两万余人,卫所军的五个千户所也再次满员。

    单看新军,如果还按之前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中垒和辎重的军制设置,难以对其进行区分,也难以复制。

    况且新军已经属于一支近代武装,再使用传统军制已不大合适。

    因此,田敦异参照后世的军制,对新军进行了改制。

    改小旗为班,总旗为排,百户为连,千户为营,营为团,其上又设置旅,师和军团,并进行了相应修改。

    每个单位的各设正职和一至两位副职,从连以上,每个单位选派识字可靠之人作为该单位的教导员,主管士兵教育和思想管理,并监督各级军事主官。

    并同步对新军施行了军衔制,士兵分为列兵和上等兵,其上为士官,其中又分为上士、中士、下士和军士长。

    其上又有尉官、校官、将官,其上又为元帅,当然,元帅在田敦异真正成为权臣之前还不会设置。

    此后,他又根据手里的军器设置了新的兵种。

    比如掷弹兵,由选拔出来的强壮敢战的勇士组成,装备燧发枪和引线式手榴弹,是新军的精锐步兵。

    现在莱州城已经能制造引线式手榴弹,通过火焰点燃引线,但还不能制造拉发式手榴弹,可以一拉弦就扔。

    虽然田敦异背包中有拉发式手榴弹,但在他能大量制造之前,只会给自己的亲军卫队使用。

    还有快枪兵,装备转轮步枪,司职野战时前排射击,破阵之用。

    工兵,装备燧发枪,司职遇水搭桥,遇山开路,并在攻城时负责爆破。

    游骑兵,装备弓矢和火枪,是司职放风筝和战场侦查的轻骑兵。

    重骑兵,身着重甲,装备火枪,司职正面或迂回破阵。

    按照此编制,每个师便有一万两千余人,每个师配属五十门火炮,每军由两到三个师组成。

    而卫所军仍是老式军队,仍沿用原来的军制。

    现在新军已有两万多人,田敦异便组建了两个师,分为四个旅和八个团,与之下的连排班各按序号排名。

    其中一个还是近卫团,是田敦异的亲军卫队,精锐中的精锐,由王汉统领。

    韩宏图为新军参谋长,赵骏为新军第一师师长,下辖杜通和梁宏两个旅。

    穆天卓为新军第二师师长,下辖李彦召和于道鹏两个旅。

    宋子谦为后勤部部长,负责莱州工业区和全军后勤,保证物资到达各单位辎重营手中。

    ······

    田敦异计议已定,便开始分配作战任务。

    由赵骏率杜通的一师一旅,率先西行,进至胶莱河,做出佯攻昌邑的架势,逼迫李书瀚部防守,防止其东出威胁大军后背。

    由田敦异亲自率领一师二旅,二师和近卫团,南下攻取平度。

    由郭占山留守莱州城,并继续招兵买马,由宋子谦负责全军物资供给。

    后日一早,全军开拔。

    刚分配完作战任务,便有兵士来报。

    “启禀总兵,登莱巡抚衙门派人来传达军令。”

    田敦异闻言不禁皱眉,不知道这登莱巡抚曾樱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让他进来吧。”

    “是。”

    不一会儿,一名信使进入堂中,将密封的信札交给了田敦异。

    田敦异看完之后,脸上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

    原来,曾樱在信中命令田敦异带人前往登州,一起筹谋围剿登莱叛军的军略。

    如果不能前来,也命令田敦异分兵前往登州府,与登州兵马合兵一处后,南下攻取莱阳。

    田敦异现在马上就要南下攻取平度城,哪有时间前往登州和曾樱开什么鸟军事会议?

    自己手里可用的兵马都不到三万人,又怎么可能分兵给曾樱?

    真要攻打莱阳,你曾樱自己去就行了,又何必让我分兵?

    况且崇祯让他两个月内平莱,他还想在死线之前完成任务,也好进一步谋求登莱巡抚的位置。

    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接受曾樱的命令。

    “来人呐,请信使下去歇息,好生招待。”

    “是。”

    有兵士进门,将信使带了出去。

    信使走后,田敦异便把曾樱信中的意思告知了众位将军,询问他们的意见。

    韩宏图道:“我军正要开拔收复失地,这是我新军第一次真正的攻城作战,总兵自然要在军中坐镇,此时如何能去登州?”

    穆天卓也说道:“我军人数本就远低于莱州叛匪,此时分兵,恐收复失地恐、更加捉襟见肘。”

    主将也都发表了意见,但言此时田敦异不宜前往登州,新军更不宜分兵。

    田敦异点了点头,道:“看来这个军令我不得不违背了。”

    他正要派人将信使传进来,却听一旁喝茶的王德化轻轻咳嗽了两声。

    作为新军的监军,今天的军事会议王德化自然也要参加。

    只不过他对军务不甚了解,况且他也和田敦异达成了约定。

    新军的军务都由田敦异做主,他并不掺和,只需要有军功的时候分他一份儿即可。

    因此王德化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后面喝茶,方才的军事会议一句话也没说。

    田敦异听到王德化刻意的咳嗽声,知道他有话要说,便看向了他。

    王德化却轻轻瞟了堂中的众将一眼,而后继续举起了茶杯。

    田敦异明白王德化的意思,便对诸将说道:“方才计议已定,各人也都领到了各自的军事任务,都下去准备吧,后日一早,准时开拔。”

    “是!”

    众将依次退出堂中,田敦异便坐到王德化身边,问道:“公公有何指教?”

    王德化放下茶杯,有些神秘地说道:“这件事本不应由我一个内监来说,但如今你我是一条船上的了,我也不得不提醒你一下。”

    “你可还记得吴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