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陈霸先

第一百零八章:攻心

    “咚咚,地咚……”

    被围在山上的陈文彻,早已成了惊弓之鸟。

    对于白天的大败,恍如一场梦魇,仍是难以接受。

    数万人马败了,且他的亲弟弟陈文戒也不知了踪迹。

    如今虽然勉强占据山头,据险而守,到底已成了困兽。且还因为没有了粮草的供给,大军士气受此影响,只怕早晚得崩,已经有不少士兵偷偷开溜投降了对方。

    他身为俚帅,将他们俚寨由一盘散沙到聚拢成堆,再由空前的强盛,到如今的七零八落,一败至斯,不后悔那是不可能的。

    其实在永业郡那场遭遇中,丢失了俚寨传承百数年的十数面大铜鼓,早已使得寨人对他的能力以及威信产生了质疑。

    也因此,他为了找回这个面子,拾取这个信心,不得不因为之前陈法念曾给高要通风报信,且其之前曾击败过其一部人马为理由,在兰钦走后,立马再次起兵数万,强行攻打石州。

    只是这一次,他点子实在是背,不想走了个兰钦,来了个救子心切的陈霸先。

    这下好了,他数万人马就像是败絮一样,被他们联手给摁在地上摩擦,差点就连自个都当场丢命。虽然脑袋暂时在脖子上,到底凉的慌。

    如今,这个咚咚地咚的鼓声在山下四周黑夜里,突然响起,直惊得陈文彻毛都炸了。

    这种鼓声,陈文彻他再熟悉不过了,只需静听,就能听出其声之独特。而这种声音,也只可能是他们俚寨大铜鼓才能敲击得出来的。

    可是,他们的大铜鼓明明已被兰钦缴获,如何会再次出现在这里?

    他们俚寨的痛,正是因为那一面面大铜鼓的丢失,如今再次敲响,分明是在揭开他们的伤疤,让他们知道失败的滋味是多么的可怕。

    不是吗,一直一直战斗,妄想着强大,结果就连引以为傲的大铜鼓全都给丢了,他们的信念又将以何种方式来支撑?

    如果没有听到大铜鼓之声,他们或许会继续自欺欺人,不愿轻易放弃,哪怕战斗至最后一人。

    可是,一旦他们亲耳所闻,丢失的信念也就很难再拾起。

    就连陈文彻,他在听到那一声声的大铜鼓所敲击迸发出的浑厚声音,直击得他内心最深处亦是在不停的颤抖,以致垂败如死灰。

    所谓的雄心壮志,一下子一扫而空。

    这,应该就是攻其心的最高境界了。

    能够杀你而不杀,一心只想摧毁你的心志。

    陈文彻的心志就在此刻塌房了。

    而也就在鼓声停下后,陈霸先就已派人来告诉他,其弟陈文戒平安无事,并没有受到伤害,叫他放心,并劝他投降。

    陈文彻此时也不需费力劝说,不但是他自己无心再战,就连部下人等皆是垂头丧气。

    在达成一致后,他们在山上度过一晚。第二天天亮后,立即收拾人马,排队下山,向陈霸先、陈法念两方投降。

    自到了山下,陈文彻才发现陈昌亦在其中。

    也终于是明白鼓声是怎么回事了。

    陈昌当日在缴获了十数面大铜鼓后,确实全都将之交到了兰钦手上。但在与兰钦分别后,兰钦应他的要求送了他两面大铜鼓。

    陈昌当时就跟他说了,要杀陈文彻很容易,但要治其心,让其诚心归附只怕很难。

    所以,只能是在这些大铜鼓身上寻找突破口。

    也唯有今日夺其鼓,明日截其声,则其心志必然崩溃,所谓攻其心也。

    兰钦对陈昌的解释很是满意,他的要求自然也就同意了。

    当日陈昌听说陈文彻被围,于是带着这两面鼓,找到了其父陈霸先和义父陈法念,并请求如此行事。

    他们二人到底懂得‘攻心为上’的道理,觉得可行,也就按照他的意思办了。

    果然,陈文彻下山之前已经命人将自个绑缚了,首先就有了诚意。等见到了他们,也即低下头来,眼睛里没有任何的不满,将身下拜,并请求宽恕。

    陈霸先最是能观人,知其心意之诚。

    他立即走上前两步,张开双手,将他双臂托起,乃笑问:“当日若能攻破我之高要,不知我妻儿能得全否?”

    陈文彻想不到陈霸先有此一问,思索片刻,随即答道:“尔高要守兵烧我楼船,断我后路,三番阻杀我大军,心实怀恨,若能破城得督护妻儿,是杀是活,犹未可知也。”

    陈霸先哈哈一笑,将绳索替他解开,点头道:“你之言倒也不虚。”

    陈法念走上来,亦道:“你若诚心归降,我与陈督护当举荐你入朝廷为官,总好过今日做贼。”

    陈文彻点头称谢,表示不敢。

    倒是看到陈昌在侧,立即问他:“你当日不杀我,只让我交出大铜鼓,为的就是今天吧?”

    陈昌也不隐瞒,与他说道:“杀你容易,迫使你投降也简单。可你若是不服气,杀之不但无用,且有后患;就算是勉强投降,你也未必心服,事后必反。”

    “我知你俚寨以此铜鼓为神圣之物,每次争斗必将携带。若失之,则必为之沮丧,是丧其根本。而若用此鼓之声再从旁加以激之,势必瓦解你之最后心房。届时,只怕不用战,尔等也必丧志。故兵法有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陈文彻听来,呆愣片刻,点头道:“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居然有此深谋,我俚人若继续与你为敌,实在自寻死路。”

    在陈昌这个稚子面前,一丢其鼓,二因鼓声乱其心志,现在更是被他言语所折服。

    此刻,他算是彻底屈服了。

    他将手一拱,深深拜服,“我西江俚人幸遇小郎君,小郎君全我俚寨之恩,我陈文彻没齿不忘。”

    陈昌记得历史上陈文彻最终屈服于萧劢,如今在其父陈霸先手上投降,是历史发生了改变。

    这大概是因为他还兵石州,导致陈霸先为救他将兵杀来,这才改变了历史走向。

    如此说来,那个发生在历史上,质于萧绎的陈昌,因江陵被西魏攻破,一并被抓走的历史悲剧,是否可以避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