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诸葛四友一个都不能少

第三十三章 老狐狸的心态

    从河东南下渡黄河骑马数十里,崔钧踏上了弘农地界,这里和几个月前并没有什么变化,杨家的影响还是那么深远。

    有着杨彪的信物与手书,整个弘农之中崔钧可以横着走,但此行他的目的却并非弘农。

    东临河洛西连关中,弘农之地却在董卓与李傕的双重打击之下稳如泰山,不得不说杨彪与杨家的招牌确实好用,没有人愿意强行得罪。

    若说杨家最近遭受的挫折,应当来源于西凉军大将张济。

    自从反攻长安之后,李傕被拜为车骑将军,郭汜被封为后将军,张济升任镇东将军。可惜李傕郭汜对于封赏不满,分别自领大司马与大将军,而张济则是低调受封,并东出关中屯兵弘农。

    这其中据说有手下主簿贾诩的劝谏,让他在膨胀之中守住了清醒。

    来到弘农之后才发现这里几乎每一片沃土都属于杨家,要想拿弘农养军,就势必要和杨家起冲突。

    土地是养兵之根本,但同时也是杨家的命根子,更何况西凉军并不擅长种地,而更擅长掠夺。

    贾诩再次劝谏张济避免和弘农杨家发生冲突,而是南下奔南阳而去,只是在弘农之地借了供养大军的粮食。

    对于杨家来说一次供养数万大军确实有些肉疼,但只要这些虎粮之士能离开弘农,哪怕割一块肉也在所不惜。

    南阳隶属荆州,但现在这里却是袁术、刘表之间的缓冲地带,宛城以北良田千里,一直是刘表与袁术之间互相争夺的主要目标。

    但是当三万西凉军裹挟百姓南下,号称十万西凉军的时候,原本还在扯皮的刘表和袁术瞬间偃旗息鼓。

    两位诸侯的主要战场本在江夏,袁术部将孙坚几个月前于江夏被刘表部将黄祖射杀之后其实已经没有了大规模军事冲突,张济的到来更是让他们的南阳战场彻底放弃。

    这样一来千里良田成了张济的所有之物,纵然没能进驻城池,但是宛城之外无数农庄坞堡都在张济的劫掠范围之内。

    张济需要的本来就不是城池,而是足够的军粮供养自身的西凉大军。哪怕没有城池,一座数万西凉军的大寨也不是刘表可以攻破的。

    裹挟而来的民夫都被张济勒令去耕种营寨附近的土地,至于这些土地原本属于谁并不重要,反正没人敢把地契砸在张济脸上。

    整个过程中当然有不愿合作的豪族,张济的处理方式让他们很是体面,

    而这些人空余出来的具备一定防御力的坞堡,变成了将军家眷、文臣的居所。

    当贾诩清点了各处粮食总数,为张济拟定了一份新的粮仓存粮计划之后,已经算是努力工作一整天的他终于回到了家中。

    “夫君,今日有位小先生前来拜访,穆儿正在接待,说是来寻夫君的。”

    贾诩刚刚进门,夫人便上前说着今日有人前来拜访,长子贾穆正在后堂与人说话。

    “来人大约多少年岁?可有通报姓名?”

    贾诩心中默默盘算着日子,南阳地区豪族虽多但都是袁术的手下,一般而言不会有豪族前来与他们看不上的西凉人搭话……

    “似乎要比穆儿小上几岁,尚未通名,只言是关中来人,或许是领了大司马的命令吧。”

    “我明白了,你且去准备膳食物。”

    贾诩点点头,随后径直向后堂走去,来到大厅,长子贾穆果然与一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相谈甚欢。

    “父亲!”看到贾诩进来,长子贾穆起身行礼,随后看了一眼对面的崔钧,简单致意之后便退出了后堂。

    自始至终贾诩都没有看自己的长子一眼,他的目光全部集中在崔钧身上,而崔钧也只是淡淡一笑,等到贾穆离开之后才起身。

    “文和先生,久仰。”

    崔钧执手行先生之礼,贾诩还是没有动,只是在崔钧拱手之后淡淡开口,说了一声“坐”。

    “长安来使,可惜家中无酒无茶,只好以水待客,怠慢贵客了。”

    “文和先生一言,便能让区区白水增香不少,又何谈怠慢?”

    贾诩观察着崔钧的同时崔钧也在观察着贾诩,眼前的中年文士穿着相当朴素,那一身有点俗气的麻布长泡,莫说是正当道的西凉军重臣,就算是长安城里断了俸禄又遭无视的官员也未必看得上。

    硬要说的话,贾诩的穿着和自己家中的门房老头差不多……当今皇亲显贵都在追求蜀锦苏绣,就算不能得到蜀锦,蚕丝锦袍也是一定要的,而贾诩身上只是再简单不过的麻布。

    这种朴素不是流于表面,他的儿子贾穆在家中同样是麻布长衫,莫说镶金戴玉,就连蚕丝锦带配饰都不曾存在。

    与穿着的简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身上的气质,已过四旬又出生于西凉苦寒之地的他脸上有些许皱纹,若是闭眼,贾诩似乎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老人,出门在外或许会有人觉得这是一个家里有几亩地能养活自己一家的小老头。

    直到崔钧被那一双眸子扫视过,源自心底的危机感让他几乎要忍不住打个冷颤。被贾诩注视的时候,他有一种自己已经被束缚在大秤之上称好了重量即将被卖掉的感觉。

    贾诩或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只要他愿意,眼前的人无论如何都逃不过被卖掉的命运,区别只是价码与奉献值不值得让他谋划罢了。

    明明现在还是下午,崔钧却觉得贾诩正潜伏于深夜的黑影中,只有一对眸子闪过幽光。

    直到这个中年人嘴角微微一笑,所有的感觉消失,对面坐着的人又成了心中认定的小老头,似乎刚刚的一切都是幻象……

    崔钧再次审视着对面坐着的淡淡喝水的中年人,却无论如何都无法与之前的气质联系起来。

    他太朴素也太简单了,眼前的贾诩比自己大二十四五岁,就连长子贾穆都要比自己大几岁,只是凭借着他的地位,长子竟然尚未举孝廉。

    有人说贾诩之子多胸无点墨,父亲历任三公、封侯,而长子贾穆只能做到郡守,次子、三子皆是列侯、关内侯之才,就连一郡之地都未必能打理明白。

    可崔钧刚刚跟贾穆聊天来看,身为贾诩长子的他绝不是庸才,郡守也绝对不是他的极限,或许历史上的贾穆是父亲强行压制出来的结果。

    当贾诩不再压制后代,孙辈贾模、贾疋、贾通皆是朝廷大员,受帝王拜封骠骑将军、车骑大将军皆而有之。

    或许这就是贾诩的生存之道,通过示弱来减少自己被人树敌的可能,只是可惜了几个儿子或许空有才华而不得重用。

    他是一个把自保写进骨髓的老狐狸,或许关中之乱他已经初见端倪,所以本应该在未来随着张绣抵达南阳的他跟随张济来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