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诸葛四友一个都不能少

第一百二十二章 以彼之道

    从青州向西千里,崔钧再度踏上济水一路向西,走水路可以更快抵达,也不必如同陆地那般经过许多的关隘城池。

    济水三隐三现,等到陈留境内的时候崔钧便只能选择下穿,而陈留渡口之上,已经有一行人在这里等候。

    “信乡侯,昂在此等候多时,听闻信乡侯奉天子诏,特来相送过兖州。”

    渡口岸边等候的是曹昂,身后有数百甲兵保护,双方打过招呼之后便一路向西而行。

    这条路崔钧走过了两遍,在这个车马相当慢的年代,太多人一生难行千里。

    马车上曹昂化身成了好奇宝宝,两人年岁相仿但是阅历相差有点多,就算是身为曹操长子,历练不足的他也难以在见识阅历上和崔钧相比,更何况二人之间有着跨越千年的认知差距。

    “任城战事一起,兖州百姓遭难,先生可有良策?”

    不知该说曹昂是单纯还是什么,身为兖州诸侯继承人,他竟然在向崔钧问策。

    任城一线的战事崔钧也了解过,这一战乃是陶谦主动挑起,并非陶谦胆子大而是任城的地理因素给了他勇气。

    兖州与徐州东西并列,其间有两条大河流过,一曰汶水、一曰泗水,两条大河在任城西南交汇成泽,再进一步流经彭城、下邳、朐县之后汇入东海。

    徐州的地盘在泗水之东,兖州大部分疆域在泗水之西,为了安全陶谦早在几年前就将徐州治所由泗水西南的彭城迁到了泗水东北的下邳。

    而任城,虽然隶属兖州之地,其位置却在泗水以东,若是曹操从西面攻来,泗水便是第一道屏障,况且任城和泗水之间的狭小地带,除去河滩之后更是难以立足。

    任城以东是大平原,以西却紧邻着泗水,是以陶谦和曹操攻取这座城的难度都是天差地别。

    如今任城被陶谦占据,没有立足之地的情况下,荀彧加上夏侯渊的组合都短时间内无法收复任城。

    “钧乃是外人,兖州之事着实不便言说。”

    “先生才名,天下尽知,昂但求一策以心安,还请先生成全。”

    曹昂的姿态放得很低,他直言自己只是为了心安,或者说为了自己的父亲心安。

    兖州之地不算贫苦,但是太行山与张燕高干僵持,颍水两岸与袁术对峙,任城更是落入陶谦之手。

    这可是三线开战,乃是兵家大忌,府库存粮将会以一个恐怖的数字消耗,曹操根本支撑不了太久。

    “太行山一线,张燕不足为惧,颍水有精兵强将,更有孟德兄亲自坐镇,袁术必然不敌,至于任城……其实钧的建议是放弃。”

    “这怎么行?任城乃是我兖州之地,如今陶谦来攻,先生为何劝我等放弃?”

    曹昂脸上写满了急切,他突然有种想抽出长剑架在崔钧脖子上的冲动。

    虽然青州和兖州的关系不算差,但是似乎他们和徐州的关系也相当不错。

    若是兖州和徐州交兵,曹昂不确定崔钧到底选择帮助哪一方。

    “如何不行,任城西面乃是泗水,若是从西面攻杀,军队根本施展不开,若是从其他方向进攻,恐怕鲁县、幐县又会出兵围剿,可对?”

    “是啊,就算是文若先生和秒才叔一时之间也难以拿下任城,兖州上下莫不忧虑。”

    按照曹昂所说,太行山张燕与颍水袁术两线作战就是兖州的极限,崔钧都不知道该吐槽这般透露底牌到底是傻还是单纯。

    “泗水之西有彭城、沛县,一个是徐州曾经的治所,一个是高祖起兵之地,此二地与任城相比如何?”

    “先生是说……”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先生果然大才,可否等待片刻,在下书信一封送于父亲?”

    哪怕有了良策,曹昂也不会僭越去传信给荀彧和夏侯渊,或许他因为年龄的关系有些单纯,但知进退、守规矩的谦谦君子,难怪曹操那么喜爱。

    有能力、明得失的嫡长子,在这个年代就是绝对的正确。

    哪怕曹昂没有这么优秀,只要他活着,后面的几个弟弟就毫无竞争的可能。

    “自然,钧客随主便。”

    只要周围都是乱的,那青州便能保得太平,崔钧敢于出青州入长安的底气,便是四周诸侯乱战,没有人能顾及青州。

    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久,要是再过一年崔钧可就没法安心离开青州了。

    群臣逼迫,天子焦急?

    崔钧觉得自己应该教小刘协一些心黑的招数,能在杨彪这等老狐狸面前坚持这么久,身为一个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

    等到崔钧献策完毕,身下的马车很明显快了一大截,加速的马车表明了曹昂的心不再紧张,崔钧也有心思看看兖州的风土人情。

    三线作战足以压垮兖州,当这份压力压在曹操肩头时会让他头疼不已,而这份压力分摊到百姓头顶的时候,便成为了一个又一个悲剧。

    庞大的压力之下是家破人亡的悲剧,是饿死家中的惨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在会盟讨董做的诗句,此刻却成了自己治下的写照。

    见此情景崔钧也只能叹气,曹操掌控兖州的前几年,连军队的军粮都成问题,其治下百姓更是不必多说。

    曹操借助世家起家,他在统一北方之后也开始想要摆脱世家。但现在这个阶段,他的命脉就是被世家牢牢握住,土地兼并使得曹操养活军队都要仰人鼻息。

    土地都在世家手中,剩下的田地都实行军屯,兖州境内的百姓只能祈祷曹操的军屯存粮够行军之用,不然那庞大的压力还是会压在他们肩头。

    “曹大公子,农桑之事不过精耕细作,若是勤修农事,兖州百姓还不至于过得如此凄惨。”

    “先生所言,昂谨记,只是劝课农桑之事,昂不甚了解,唯独怕弄巧成拙,反让百姓歉收,那时候昂岂不成了罪人?”

    曹昂头顶毕竟还有曹操,他有些事情并不方便去做,身在公侯之家,谨慎一点总是没错的。

    “崔某在青州有百亩试验田,这试验田专程用来测试,再雇一些老农以不同方法种植,记载其方法并以观后效,如此一来若是能提高收成再推广全州郡,若是不成……损失不过几亩地的收成罢了。”

    “先生巧思,昂谨记在心。”

    马车之内,曹昂看着崔钧就宛如在盯着一座巨大的宝库,这一路前往长安,他觉得自己一路陪同完全是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