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诸葛四友一个都不能少

第一百二十六章 册封外戚

    未央宫中,杨彪携文武百官拜谒天子,他之前的奏章自然是石沉大海,不过其原本也没打算封赏崔钧开府之权,这只是身为臣子,在规则限定之内的一次反击。

    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天子今天第一道诏书竟然是封赏董承。

    没有人会否认,董承在驱逐李傕之事上确实有功,但当时的封赏也不算亏待,可现在原本在朝中算半个透明人的董承摇身一变成了车骑将军,更是有了明面的开府之权。

    之后他可以光明正大培养自己的势力,朝堂之上三公之外就属董承有开府之权。

    杨彪自己不用多说,其势力之广让天子头疼,朱儁乃是领兵大将,虽然位列三公中的文职但是不争不抢,属于他的那部分完全不用担心被抢走。

    最后的司空赵温则是朝堂之上的润滑剂,避免群臣之间或者臣子与天子之间出现针锋相对的局面。这个位置很容易得罪人,所以赵温其实也没什么势力。

    但董承……若是能开府凝聚,恐怕杨定、杨奉这些人都会投靠于他,而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受杨彪这等士人待见。

    一旦被这些人抱团,朝堂之上杨彪便会多出来一个很棘手的对手。

    “陛下,常言道无功不受禄,这般封赏恐怕于理不合。”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杨彪只能出言劝阻,请求刘协收回诏书。

    可这一言,却也彻底把董承得罪死了,其身后的董承已经向杨彪投去了杀人一般的目光。

    杨彪开口之后,身后众多大臣也都出言劝阻,对于董承一跃而起压在群臣头上,自然没有几个人服气。

    每一个劝谏的人都被董承在心里记上一笔,他自身没什么功劳他是清楚的,但自己女儿乃是后宫仅有的两位贵人之一,而姑母更是太皇太后,那位太皇太后可是天子刘协幼年时唯一的庇护者。

    如果董太皇太后不死,如今恐怕就是那位当政,身为她的侄子,董承依旧是排在前列的外戚。

    看着群臣的反对,刘协并未多说什么,而是令身侧的内侍再度宣读第二封诏书。

    后宫的董贵人册封为妃,有了封号之后的她便和其他贵人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这一封诏书让原本还在劝谏的臣子都愣住了。

    董承确实没有什么功劳,但眼下他被套上了另一个光环——外戚。

    天子宠信,这是无解的权威,不管是宦官还是外戚,只要有了天子偏爱那便在朝中可以横行无忌。

    当年何进做大将军的时候,四世三公的南阳袁氏、弘农杨氏,就算贵为三公也被那个屠夫压得抬不起头。而能与那般外戚对抗的,从来都不是朝堂群臣而是一群太监……

    本来跟在杨彪身后劝谏天子的几人脸色相当难看,他们或许要思索怎么面对董承之后的报复。

    既然是天子宠信的外戚,那么一切封赏都变得合理了起来,董承或许会成为下一个何进,一个将群臣压得抬不起头的匹夫。

    原本的刘协对于崔钧之言基本上是言听计从,现在亲手扶持了一个外戚之后,刘协心中也泛起几分不安。

    朝堂之上容不下一个新的何进,刘协对于董承的期望是能与杨彪分庭抗礼,而不是一个掌控一切的权臣。

    刘协脑中不断告诉自己,要将对董承的策略贯彻到底,这些也是崔钧昨夜所说。

    董承和何进有一个本质的不同,那便是两人手中兵权不一,何进当年已经掌控了天下兵马,天子北军、河洛护卫军都受到何进节制,而董承,如今只有麾下数千兵马,在关中兵权连前五都排不进去。

    可以不断赋予权利但不能增加兵权,只要没有掀桌子的能力,董承就只能老老实实做刘协手中的一把刀。

    就算董承想做权臣,可他的一切都是刘协给的,只要刘协一声令下,那么董承便能从权臣被打入深渊。

    如果有一天董承没用了,那只需要一封诏书册封伏完之女为后,届时得势的伏完与被压制了许久的世家就会一拥而上撕碎董承。

    希望不会有那么一天……

    第一次崔钧夜会天子,所献九策都是治国良言,对于朝堂的策略也不过是权衡利弊,和阴谋权术基本不沾边。

    那时候的天子刘协遇到的是百废待兴的朝廷,国贼刚刚被除掉的朝堂上,每一个臣子都显得那么单纯,野心这种东西,是需要时间来滋养的。

    这一次就是群臣的野心被慢慢滋养,以杨彪为首的士人群体骨子里流淌着高傲,这种高傲让他们抱团排外,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当何进威压朝堂之时,士人总想着如何反击,而当权臣消失之后,士人抱团的威力丝毫不比群臣差,可他们因为人多势众,却成了“无辜”的那一方。

    外戚身份加身,董承的车骑将军之位算是定下来了,而他也可以借着招募幕僚之机会拉拢同样被士人排外的众多将领。

    新的矛盾,或者说朝堂之上的战争将起。一个是士人阶层,一个是西凉宿将,双方三观不合很难凑到一起,两者几乎没有和谈的可能性。

    那些不服董承的士人,自然也会围绕着杨彪紧紧抱团,不然他们之间没人扛得住董承的反击。

    两封诏书让刘协掌控了今日朝堂的主动权,群臣之中杨彪为首的士人阶层在想着今后对待董承的态度,那些被打压的寒门与武将在想着能不能投靠董承来保全自己的利益,夹在之间的中立派正在思索若是双方矛盾爆发,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大殿之上刘协看着已经被分作几派的臣子点点头,随后再度开口。

    “朕闻汝南袁术,肆意征伐,未得圣旨便攻伐扬州,导致朝廷任命的扬州牧刘繇无法上任。朕欲派人前去调解,可有哪位公卿愿意担负此任?”

    原以为册封董承是今天的重头戏,结果天子刘协又抛出了一个大炸弹。

    等到天子话音刚落,群臣之中有不少人目光都放在了太傅马日磾身上,这个反应也让刘协回忆起来了一件往事。

    去年七月,李傕便想让马日磾出使袁术,结果还未落实,那李傕便被除掉,马日磾也就留在长安未曾启程。

    “一事不烦二主,太傅可愿去一趟寿春?”

    虽然是询问,但是马日磾知道自己根本没有推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