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剑仙歌

第三章 大禹本纪之武宗贞宇(1)

    康威听掌户军司诸葛格所言,难以信,立城墙上观,果真见入伍之百姓排队有十里外,百姓视死如归,保家卫国之信,染动威心,遂下决心,战!

    战初,大禹十九郡聚兵二十二万,十九郡之地每家每户都有人丁入伍,亦有三千女子木兰军。康威采桂仁谷、公孙犀之消耗略,纳司马蓝、白天起、邢开山、郭木兰等将尉之不同战术,联盟军寸步难行,大禹损失亦惨烈。康威为赢,特组良家死士,由数十名铿锵锐士与百名武莽之徒以及两万强兵所聚合。

    一年后,大禹十九郡粮草消耗急速,供给不足,马匹不济,联盟军聚兵二十万趁机发动芒砀山一战,双方鏖兵,大禹损兵折将十三万七千余人,联盟军损失十六万三千余人,若非良家死士燃烧自我,勇往直扑敌军大营,袭杀主将,令联盟军合围攻势减缓,大禹主力就此灭亡。

    即便如此,此一战后,大禹仅剩南阳、襄水十郡之地,兵不足十万。战后威决议弃南阳三郡,依襄水等七郡山、水、林、崖峰峭壁之险要固守,寻找战机。

    威元五年下旬,联盟军再聚兵三十万攻襄水郡,决定彻底摧毁大禹根基,然天降暴雨,康威请援御水灵炁上师七人,借助襄水暴涨,再添洪滔之水,以守地之高险,放水淹没敌军军营,联盟军兵马冲散,损失严重,粮草不济,康威领军速出击,大败联盟军!

    此一战后,联盟军内部分歧严重,有诸侯不愿再耗国力,退兵回国,残兵败卒不足六万,康威一鼓作气败之,不仅收回失地,畏惧之国割地有三十郡,有诸侯直接甘愿称臣子。

    威元十年,大禹休养生息已有五年,大禹帝祖康威纳大谋士公孙犀、晁天硕之言,顺天道时势,应亿万人心所向一统弘中山河,便令司马蓝、邢开山、白天起、郝志广各率军五万征伐,兵之所征服,政令亦达益于民。

    威元六十三年,大禹帝祖康威病逝。

    康威非灵炁师,不能存活数百年,他为铿锵锐士,古稀老死已实属罕见。康威亡前有笑留面,看淡死亡之害,其容安详。

    大禹国域官民闻此噩耗,皆嚎哭哀悼,震天响地,送葬之日,皆默哀,队有百里。

    康威之骨葬泰安府泰皇山,百姓皆带石放置对面小坡,竟堆出九十九丈石山。

    大禹帝祖康威立国方熙,重整旧境,分天下一京三十六郡府管治,依旧民为本,官为便民置,各安其长,各司所职,国内可居乐业,国力腾飞,引异族各国惊哉,岁岁呈贡。然亦有觊觎外虏侵扰,大禹亦能兵御驱掳,虽不可外驱长战,亦能构城坚守。

    康威之子康宏成利万民之石,修三十三丈天星楼与泰皇山对侧,康威灵牌置于三十三丈天星楼顶端,供世人瞻仰。

    康威之子康宏成言:“大禹唯威成帝祖,后代皆为宗。”

    康宏成继承禹帝康威之念,发奋图治,御笔亲封大禹十柱王庭大将,尽收大禹南部地区,纳入版图。

    宏元十一年,灭上侯柱大徐国,西北、南部之土皆为禹疆。

    宏元二十三年,郝志广领军鏖战,自损伤亡十七万八千余人,歼上侯柱大鄂主力军三十六万于湘北郡,收东颚。同年邢开山之子邢大纵领军二十万,取淮海平原之道,北伐,于逐鹿山与上侯柱大湍对峙。

    然此时康宏成病逝,其子康定成继承遗志,于定元二年,令司马田、桂壬萧、元旅率军十万主力助邢大纵,打破与大遄对峙,攻势如虹,打到东北燕殿,终统弘中大地。

    定元十年,二十万大禹男儿再出,荡旧境乱世士阀诸侯,横推弘中四海八荒之逆反,能人异士消杀妖魔邪祟,或将旧势力驱逐出大禹帝国,奋三世九十九年终成一统伟业。

    又百年,大禹虽鼎盛,百万兵戈之伐休养赘众,克己式衰。一日紫色雷霆如化身龙盘踞裕京紫禁城,惊灵炁上师之能人耳目,震武莽江湖之侠情,皆叹之大运,大禹帝国辉煌将耀外虏,星河可见处,皆乃康家旌旗飘。

    三日后秦贵妃诞子名贞宇,康盈宗大喜,当下立为皇太子,大赦天下,抱子天星楼,天下人可观,赞之,爱戴之,所见者皆赞此子龙之锋芒,纵天奇才,国之圣主。

    皇太子康贞宇幼时便熟读兵谋,良师精心教培,知国事之谋略,循循善诱,知民之疾苦,其体魄亦为健壮,可单剑一击刺壮牛毙。

    康盈宗劳心政务,重民治,巡视病于京杭运河雨水时节,康贞宇十七岁,登基大位,次年改年号武泰,一年后格降邢氏、司马氏外戚辅国大权,治国第三年,以剿匪之名,决意清剿驻野山村老林内的反叛旧势力余孽,重整境内版图,然所获颇少,不能钳灵炁师之制,甚为不满。

    武泰六年秋,西北游牧外虏蛮寿大首领拓跋阿拉提聚兵三万,胁迫山民引路,翻越千米之高的阿尔金山脉,突袭阿尔金山脉东侧剑门关之险扼要塞,占据高点,打通天水平原,其骑兵顺势俯冲速战,速破陇西郡兵防,殃及大名府。大首领拓跋阿拉提又分兵一万侵扰陕北府、青州府,其领主军顺势南下夺颍川府,沿路抢夺大禹子民的财产,奸杀数千女子。虽有官兵军卒抵抗,然许久未有战事生,刀钝马瘦兵弱,惨死七八万人。

    康贞宇闻之大怒,坚决杀伐,头戴朱雀羽冠,手持精金太阿剑,着一身赤金琉璃甲,从裕京八郡领兵十六万,御驾亲征,兵分三路,以合锦、盈二宗三十六年励精图治之国库,积极应战。

    康贞宇于颍川府河池郡与拓跋阿拉提首次交锋,康贞宇兵出奇招,大胜,斩杀蛮寿一万余人,拓跋阿拉提败退天水平原,扼守剑门关,坚守天水郡主城,等待蛮寿援军死磕大禹帝国军。

    康贞宇之胜,给予亿万民众之鼓舞,报外虏侵略之国耻,洗民众惨死之仇,官民皆拍手欢庆,高呼:“圣武天子,武宗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