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齐

第十三章 女子不易

    几个下人见到城主往这边来,立马挺直了腰杆,站在阿淮身后。林氏见众人已回,心下也一松,道,“皮回来了?还不快点去洗漱,马上就晚食了。”

    刘显文笑着道,“阿淮今日玩得可痛快?”。

    阿淮认真地点了点头,道,“父亲你明日有空吗?阿淮有话想和你说。”。在古代,大部分人都是日落而息,日出而作。至于阿淮与林氏之前的夜间长聊,那是少有的。

    林氏闻声道,“有什么事不能和娘说?你爹忙着呢。”

    刘父笑道,“无妨,我天天忙于公事,疏忽阿淮了。明日下午,到你娘账房找爹。”

    阿淮心想,父亲定是忙于那赵贼之事。阿淮穿越以前是离异家庭,长成了个凉薄的性子。如今到此地有父母疼爱,体会到人间亲情,也变得温柔起来,想为父母尽一份力,报父母恩情。

    几人谈笑进入堂厅,略过不提。

    次日清晨,阿淮便往那账房去,林氏见阿淮一早便来,道,“你爹下午才有空。现在来做甚?”

    “没找爹,阿淮来此是陪着娘。”。阿淮道。

    林氏听罢,又是一阵感动,道,“真是我的小乖乖。”

    阿淮问,“娘,今日也是看账本吗?”

    林氏答道,“是啊,前两日伺候你爹,耽搁了。不然今日便是核对完了。”

    阿淮好奇道,“这些是什么账本?”

    林氏道,“都是咱们家在外面产业。自从扶风大甲被那赵贼劫掠,家里明面上的铺子都关了。除在扶风之外,私下还有一些经营,便是这些,养着咱们一家。家里有人定时把账本送来,我便抽空合计合计。虽不是要算那么准确,但也要做到心中有数。”,说完又叹道,“唉,这些年,外面不太平,经营收入也下降了。”

    看来自己家经济堪忧啊,难怪兵士都要自己出去打工了,还跑掉了半数之多。阿淮安慰道,“娘别担忧,等阿淮长大了帮你。”

    聊及家中经营,林氏心中本有些低落,被阿淮这么一打岔,乐道,“娘等着你来帮”。

    阿淮搬了个小凳垫着,凑到桌前,看着那些陌生的文字,头疼道,“娘,什么时候教我写字啊?而且我也不会官话。”

    林氏愁道,“今年夏末你爹便想给你寻先生了。只是咱们家不便发帖到外面去请那有名的先生,而在山城却无合适的。”

    阿淮听罢,道,“上厝那边不就有吗?”。

    林氏仿佛听到了女儿的如意算盘,叹道,“子远那是你爹的幕僚,平日里也是忙的。你若是男儿,自是能请得他,偏偏是个丫头,便是你爹,也是不好意思开口的。”

    听到母亲这么说,阿淮气道,“丫头怎么了,男儿能做的,丫头也能做的。”

    林氏摸了摸女儿的头,道。“这世间女子不易,不说别的,便是那王侯将相,可有几人是女子?”。又叹道,“你还小,以后便懂得了。”

    阿淮赌气地沉默了一会儿,随后便冷静了下来,道,“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心里又暗想,看来只有证明自己的能力,才能被重视。

    不想林氏伤心,阿淮补充道,“娘,你说的也有理。不过事在人为,只因为自己是女子,便要低人一等,便要放弃,那是没道理的。”

    林氏见女儿被打击了,又马上恢复了过来,满意道,“是这理。”

    又低头一看,自己竹简一片还没翻动,就道,“好了,娘要忙了。你出去玩吧。”

    阿淮见母亲打发自己,也觉得自己影响了工作,便应了一声,退出了账房。

    下午阿淮午休起来,见父亲坐在堂厅竹椅上,姿容清隽,神情淡淡,捧着卷竹简在读。阿淮观察片刻,默想自己如今已有五岁,在这时代,用得虚岁,便是六岁了。而父母成婚早,据说十七十八便已完婚,按照目前掌握的信息推算,父亲也不过二十四五,放在现代,那不过是大学刚刚毕业的菜鸟,可眼前这个年纪的父亲,丝毫看不出青涩模样,倒是透着几分沧桑。心下喟叹,许是这几年被那赵贼困扰,且一心想要复仇,却无兵马,愁的。

    刘父感觉有人,便侧头看了看,见是阿淮,点了点头道,“阿淮起了。”。

    阿淮想起昨日自己约了谈话,便问道,“父亲现在可是有空?”

    刘父放下竹简,笑道,“正等着你来。”

    阿淮拉了一个竹椅,坐在父亲边上,问道,“父亲,我们平日里用的盐是从何而来?”

    刘父奇怪地看了阿淮一眼,回道,“盐便是取那海水熬煮而成,阿淮问这做甚?”

    阿淮心里想着果然如此,道,“熬煮盐难得。”

    刘父点了点头,赞同道,“是啊,熬煮所需木料甚多,盐不易得。”。

    阿淮解释道,“昨日去那乌屿,乌屿海边石料甚多,见那时常有海水灌溉处,似有盐粒。孩儿心想,这或许是石面所蓄海水,经太阳暴晒而成。若是如此,为何不引海水,晒制成盐。”

    刘父初听,只觉得阿淮异想天开,见阿淮认真模样,又不忍打击。道,“从未有晒盐之说。盐若是可晒,倒是一本万利了。”

    见父亲态度敷衍,明显不相信,想来只当是自己的天真之语。阿淮心中气恼,面上却不显,感伤道,“孩儿见父亲母亲日日辛劳,想着若是此法可行,便可解家中经济之困。”

    又补充道,“父亲可派亲信前去取那海水,置于乌屿那扁平大石槽,过数日再看。若是成盐,便得一获利之法。若不成盐,也未有损失。”

    刘父看女儿小小年纪,便稳妥聪慧,心中甚是欢喜。想着试一试也未尝不可,便回道,“可。明日我派人过去。”

    见说服了父亲,阿淮心下一松,父亲总算答应了,随后又问道,“爹,你要去上厝了吗?”

    见父亲点头应是。阿淮就央求他带上自己一起,自己保证不在议事堂捣乱云云。结果刘父想也不想便拒绝了。

    阿淮眼巴巴地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见不让跟着去议事堂,心下郁闷。仔细回想今日与父母的两段对话,阿淮觉得急需表现自己,让父母看到女儿的努力与能力,提高话语权,否则以后还是要被拒绝的。

    此时阿淮不知,当天晚上城主夫妻聊起今日对话,二人皆是感叹女儿聪慧,异于常人。林氏又提起请先生一事,心下不由伤心,自家女儿生来痴傻,老天垂怜,如今大好了,又乖巧又孝顺,已经六岁了,却是连个先生也寻不着。又与刘父述说今日阿淮之言,刘父听罢也是感伤起来,若是以前在公主府,不知有多少先生争着想入府教学,如今身陷山野,势单力薄,又被赵贼逼的不敢出城,竟是连个普通先生也无从寻找。想着想着,内心对那赵贼的恨意又多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