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齐

第十七章 随父练武

    回到家中,刚入正厅,便见父亲母亲坐于桌前,桌上似有抹布擦过的水迹,想来也刚用完午食。见此,阿淮道,“父亲母亲,孩儿回来了。”

    刘显文见阿淮不告知自己,便往张先生家去,有点气闷道,“知道回来了。”

    林氏却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而且张先生留阿淮午食,说明先生并不责怪当初夫君将他留在山城,也知先生是念着旧情,便笑道,“回来啦,来,娘给你擦擦脸,再去午休。”。原来此刻阿淮嘴边正粘着一点鱼肉,阿淮闻声,摸了摸嘴角,想到刚刚自己粘着鱼肉告别的样子,似乎明白了张先生所笑为何,有点气闷。只是阿淮向来不喜将情绪转嫁于他人,便按下这点郁闷,道,“嗯,娘”。

    阿淮面上不显,细心的林氏却发现了不同,问道,“我儿为何心烦?”

    阿淮一听,心中暗道,母亲真是火眼金睛,这都能看出来。于是将道别时张先生所笑为何之事,向父母道出。

    林氏本以为是什么大事,结果只是这么点小事,便笑道,“放心,张先生定是不怪的。”

    阿淮心道,都成乐子了,他当然不怪。忧郁道,“嗯”。

    刘父本有些气闷,听到此事,也是一乐。自家女儿还小,又如此可爱。而在这小山村里,她没有合适的玩伴,每日不是拘在家中学习,便是随自己到上厝练字,生活枯燥,难免想出去玩耍。思及此,心中只剩对女儿怜惜,早就把气闷忘了,佯装怒道,“还不快快去午休。”。

    \b阿淮心知父亲气消,便乖巧应道,“是,爹爹。”

    午休完毕,下午阿淮又跟着刘父去了上厝。如同往日,一边练字,一边收集信息。

    这日二人从那上厝归来,阿淮见天色尚早,便想去书房看看,往日回到下厝,她不是找母亲,就是找杨妈妈。今日忽然想到,此刻距离晚食尚有一个半时辰,又在脑子里回想了一遍,好像并没有在这个时段,见过父亲踪影。思及此,此时走在刘父后头的阿淮脑子一转,打定主意跟着父亲,看他到底做何事去了。

    只见父亲进了堂厅,便往那深处走去,走得愈深,那光线便愈暗,直到打开进入天井小院的门,那光亮突然变得刺眼,明晃晃的。此时刘父回头见阿淮依旧像个小尾巴似地跟在身后,便道,“淮儿,为父要去校场,你回大院子里玩去吧。”

    阿淮一听父亲要去校场,便道,“爹,我就跟在你身后,到了那校场,就在一旁乖乖呆着,不捣乱。”

    刘父也知阿淮乖巧,严肃地点了点头,道,“等下不要乱跑,就在小门边上呆着。”

    于是一大一小穿过天井小院,又走过装了一些日常工具的小屋子,打开小屋后门,进入后院,穿过了一条石子路,刘父摸出钥匙,打开那后院小门,\b一个广阔的校场便呈现在眼前。阿淮方知,自家后院与校场有一小门相通。

    校场中,有一勇武男子,正骑着一匹黑色骏马,在场上奔驰,他手挽大弓,顷刻之间,只见一支破空之箭向那靶子飞去,牢牢地插在了正中。阿淮见状,立马被这神射手折服,眼里冒出了一束束迷妹星光,心想这人要是自己师父就好了,口中也喃喃道,“师父”。

    刘父毕竟天天见准晖在此习箭,早就见怪不怪,此刻看阿淮惊呆模样,心中却颇为复杂。原来刘父不善武艺,亦不懂练兵,为了改善自身能力,便常在准晖训兵结束后,来此学习。准晖已充当他武艺师父两年有余,自己也每日刻苦训练,只是一直未有进展,便是那普通兵士,也打不过。自己无习武才能,而兵士数量又日益降低,刘父此时心中微苦。

    准晖将军的父亲准勇,当年是扶风郡公主手下的一员大将,在与赵贼大战中随公主出征,战死沙场。准晖领兵退居山城时,不过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小将,这几年他为了复仇,训兵之余不断磨练自己,此刻箭术或许早已超出他父亲准勇。

    射完箭回头,准晖看到城主已经来了,便翻身下马,把马绳递给在旁边候着的兵士,疾步往这边来。与刘父打完招呼,他疑惑地看了看阿淮。\b刘父见此便道,“阿淮今日跟着来瞧瞧校场。”

    准晖听罢,点了点头,也不啰嗦,二人便去了前面空地,开始了武艺教学。阿淮则坐在小门旁的石头上,看着远处父亲的努力模样,心中颇为佩服。又想自己现在也无事,不如跟着他们的动作学学。于是便站了起来,找了块离得不远的空地,看着对面动作,模仿起来。

    此时兵士们已训练完毕,校场中只余几人,见阿淮小小模样,便在模仿将军认真习武,都乐了起来。准晖听到喧哗声,回头一看,兵士们立马变得安静。转眼又看到阿淮在那瞎练,眉头微蹙,却也没去制止。至于刘父,此刻他正刻苦规范动作,并未注意到此事。

    约莫一个时辰后,刘父也发现了阿淮,只是此刻他已是精疲力竭,见阿淮练得欢快,也无心去管教。阿淮见父亲才练了一个时辰便气喘吁吁,疲惫不堪。而自己还活蹦乱跳,精神十足,心道,难不成我还是个习武天才?要是准晖此刻听到阿淮心声,肯定会跟她说,小孩子不要想太多了,看你那动作,是在耍猴吗。原来阿淮动作不标准,对身体消耗小,不累是正常的,而这不规范的模仿自然也没达到修习效果。

    直到快要晚食,准晖结束了今日的教学,场上的兵士也都陆续散去。父女二人与准晖道别后,便从后门回了家。

    进入天井小院,二人见林氏正坐在小院的一张竹椅上缝衣。

    林氏听到开门声,抬头见他们满头大汗回来,知晓是去那校场了,笑道,“还以为今日上厝事多没回,原来都去校场了。”

    阿淮见天色已经微暗,道,“母亲,天黑伤眼,明日再做吧。”

    林氏也已准备收工,理了理衣服,回道,“好,好。”。说完又招来小蝶道,“今日给老爷的热水备好了罢。去女澡室给阿淮的浴盆也满上热水,服侍小姐洗洗。”

    阿淮洗完澡,整个人神清气爽。由于消耗大,晚食也多用了半碗。心叹这锻炼不错,明日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