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钱没那么好赚啊

第三十二章 搞定大学

    开学前一天潘子和杨光远晚上一起回了CY,还是留下张淑凝一个人在京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等潘子上大学就好了。

    晚上两个人找了个饭店喝点酒。

    “爷们儿,昨天我就想问你,现在我们两个有了这笔钱也算衣食无忧了,不用再考虑赚钱的事情了,为什么又要建投资公司和远胜电子?”

    杨光远叹了口气

    “还不够啊。”

    “这还不够?你要做什么?不是你说的钱赚的差不多够花就可以了吗?”

    “呵,老头子想往上走单靠这点事还不够的,还是你打算让老头子现在就回清水衙门享福了?而且我要帮一个女孩儿实现她毕生的心愿,这点只够前期的。”

    “她要干什么?这些钱都够买两栋大厦的了,再说你之前也不一定有现在这么多资本吧。”

    “那你可小瞧我了。”杨光远一口气喝了一杯酒又倒满“能有个三四倍吧。”

    “那你之前都做不到?”

    “单论资金的话勉强可以,但是没人帮忙很难做到。”

    “到底什么心愿?”

    “记得我支教的那个地方吗?”

    “你说过。”

    “她想让那地方的人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

    “那还不简单?建个厂子把他们招过来就可以了啊。”

    “哪有那么简单,那些人根在那里,不会出来的。”

    “那不就是死局吗?”

    “教育,打开他们的眼界,单靠支教改变不了所有人的眼界。”

    “所以呢?”

    “所以那就开发那里啊。”

    潘子倒吸一口凉气

    “那你之前的资本也不够,按你的说法山路特别多,几十里地的山路,根本没办法做到开发,也不会有公司选择去那里投资,投资公司说到底还是商业行为,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做不到盈利你说破天也不行。”

    “所有啊,让老头子站稳脚跟,然后同意我们去开发那里,资金全由我们出,这么远的路程,单单是修路和道路维护每年就是一个天价,而老头子也只是做到在政策上给予扶持,银行不会批贷款,一切都得靠我们自己,幸运的是还有几年的时间,还来得及。”

    “我靠,为什么啊?不说花多少钱,就不能想其他的办法吗?石门村都没人了,他们还窝在山里干什么?”

    “故土难离,祖祖辈辈都埋在那个地方,在他们看来,他们离开那个地方就没人照顾祖宗了。”

    “迂腐,落后,教育又跟不上,时间长了自然就没人了。”

    “是啊,用不了几代,那地方就彻底没人了,但是那的人很淳朴,也只有这个优点了。”

    “你这真是千金博红颜一笑啊,这么做真的值得吗?”

    “张淑凝病了,需要100E才能请医生出手救她,你救吗?”

    “救,别说100E,200E也救。”

    “那不就得了,这是她的心愿,当年她研究生毕业可以留在大城市有更好的人生,但是还是选择回去了,她说她是他们村里最厉害的人,要是连她都不回去,那年轻人就更不会回去了,其实那个时候就有很多年轻人出去打工之后不回去了。”

    “我感觉你劝一劝她,做通她的思想工作是最简单省力的事情。”

    杨光远点上一根烟,叹道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她对我说当年她还没记事的时候父母就过世了,她跟着她奶奶长大,后来奶奶年纪大了也过世了,她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在她看来村里的人就是她的父母,她不能丢下父母不管,我能说她错了吗?”

    “那你之前生活过得好了之后为什么不去找她了?不管怎么样,至少你能帮助她一点。”

    “呵呵,来不及了,大概10年之后来我回去过一次,她已经不在了。”

    “不在了?按年龄算和咱们两个差不多吧,不到40?”

    “嗯,身体不行了,长年的馒头咸菜,没有多少荤腥,营养跟不上了。上大学时候勤工俭学赚的钱全寄回去了,大学里她一个月就能赚4000块,而且那个村子里60岁之上就是高寿了,超过70岁的更是少之又少,以前还有几百户人家,我去的时候只有不到200户人家,还大部分都是老年人,稍微年轻一点的都跑了。”

    “就算营养跟不上也不至于不到40就没了吧?”

    “听说是去山里打猎遇到熊瞎子了,想不到吧,那个地方还有猎人这种职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去山里打个野鸡野兔什么的也能过得去,她回去之后带着村里一些人养猪,养牛去卖,再买点日常用品拿回去。”

    潘子有点纳闷

    “她既然研究生毕业,为什么不在外面工作赚更多的钱送回去呢?不比她留在存里的帮助更大?”

    “那老头子到岁数快死了,你是去赚钱给他买营养品还是回去在他身边再陪他最后一段时间?”

    “那地方是她的命?”

    “对,所以啊,我得赚够钱去帮她,这些钱是明摆着收不回来的,就像扔了一样。上辈子没来得及,也没能力,这辈子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吧,至少还能陪她一段时间,她上辈子应该是带着遗憾和不甘心走的,这辈子我就给她个希望吧。”

    “怎么给,真的拿钱养着他们,不修路,不开发那里也可以吧。”

    “哈哈,说你死读书你还不信,没事看看心理学对你有好处的。”没管潘子瞪他,杨光远继续道

    “其实花不了多少时间,当年拉扯她长大的那群人最小的也有30多岁了,她的枷锁顶多20年而已。”

    “30多?,她现在按17岁算,能照顾得了她的至少也要成家了,那怎么也得40左右了吧。”

    杨光远哈哈一笑

    “一看你就没在农村呆过,别说她们那里了,我老家女孩儿16岁就有人上门给介绍对象了,还有的16岁就生孩子了,我小学有个女同学现在孩子都6岁了。”

    “操?你18你小学同学孩子6岁?她12岁生孩子?”

    “滚蛋,她6年级时候她就15岁了,当年我还纳闷为什么我每次考试都考不过她,每次她都第一,后来才知道人家小学都快读了两轮了,后来毕业就结婚生孩子了。”

    “15不能结婚吧,不允许啊。”

    “不领证,农村办个酒席比结婚证要管用的多,农村很多都不领证的。”

    “那她也要在村里呆20多年啊,这20年你就一直陪着她?”

    “哈哈,谁说她要呆20年了,既然我重生了,我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什么办法?这是死局啊。”

    “老人们对她有恩,年轻人没有,年轻人又是老人的子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人都是这样,可以同吃苦,但是不能同享福,这回懂了吗?”

    “说明白点,别跟我拽文,我成绩比你好。”

    “你真以为我能救他们?能让他们摆脱思想的束缚?还是说我能说服他们离开祖祖辈辈生存的地方?”

    “什么意思?那你投资干什么?不是为了给他们一个生路吗?不是为了给他们找一个生存的路吗?”

    “杀富富不去,救贫贫不离,我能做的只是让他们感受一下市场经济的生存观念,能不能改变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那你还是不能让那个女孩儿解开束缚啊。”

    “然后就是人性问题了,那个村子上了岁数的人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他们的后代不一样,是见识过外面更广阔天地的人,你说要是开发了那个地方,那些在外面的年轻人会回去吗?”

    “会,不过肯定不是全部,那些在外面混的好一点的人不会回去的。”

    “所以要想个办法让他们回来。”

    “什么办法。”

    杨光远又要了一箱酒之后道“给他们钱,到时候看村里有多少户人,按户给他们股份,然后让他们都在那个公司上班,不给他们管理权,只有分红,你说那些人看着每个月的进账,会不会想,土地是他们的,人工是他们的,结果落在我手里的钱比他们多很多,他们心理会不会不平衡?”

    “如果是我我不会,因为管理者在享受利益的同时也承担风险,但是他们肯定会,够阴险的。”

    “老人心里不忍心,但是为了自己的子女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这群年轻人胡来,你说一群根本不懂得经营,管理的人来对公司指手画脚会是个什么后果?当然了,如果他们能忍住,每个月分点分红,我心甘情愿,一些钱而已,能花钱解开枷锁,我求之不得。”

    “但是哪怕他们胡来了,有你在后面也不会掀起什么风浪。”

    “谁说我管了,全部给她去管,大不了就倒闭,我带着她回来,但是她不会任由公司倒闭,这样就会有冲突,她不会让那些老人的权益受到伤害,哪怕那些年轻人乱来,这样矛盾就会越来越大,直到公司倒闭,她心灰意冷的回来。”

    “但是万一那群年轻人被老人劝住了呢?”

    杨光远举起酒杯碰了一下“不可能,这是文化属性的问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还是那句话穷人想逆袭,得扒5层皮。”

    “那要是其中有人才怎么办?真的看透了这些呢?你要知道不管什么地方都有优秀的人,哪怕是个小山村。”

    “哈哈,那多好,我欢迎啊,我有这么多需要用人地方,我巴不得所有人都能看透,你听过一句话吗?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所以你是你,但是如果你知道了自己,你就不是你了?”

    “听说过。”

    “按照我的理解,你不知道你,你看不清自己,所以你每天还在按部就班工作,生活。但是你看清了自己之后,你就不安分了,不安分的人要么往上,要么往下,懂了么?”

    “所以不管结果怎么样,对你来说都没有损失?”

    “不,不管结果怎么样,我的损失都是钱,但是我得到的就是我想要的。”

    潘子每次和杨光远聊天都能有点感悟,太矛盾了,又深情又滥情,又阴险又真诚。

    “那我们去做其他行业,对别人来说是不是不公平?这本来是属于他们的东西,抢占本该属于他们的市场份额。”

    “哈哈,你会在意你赚的是50W还是40W吗?钱到了一定程度就是个数字了,今天我心情好,买了一台100W的车,明天我心情不好了,买一台200W的一样改变不了我的心情。真正能被我们抢份额的人不会在意这点儿的,因为身家2000E和身家3000E对他们来说没有区别,而且你真的以为我们能影响到他们吗?别太小看别人,也别太高看自己。”

    两人边聊天边喝酒不知不觉又到后半夜了。

    几天之后新闻播出了,远胜科技声名鹊起,在圈子里打响了名声,尽管圈外的人不了解这件事的影响有多大,但是圈子里都对远胜科技充满了好奇,同时魏清欹也和几大高校签订了就业合同,杨光远收到消息后打给潘子,让潘子问问老爷子LN大学那个老同学的联系方式。

    第二天周日,杨光远踏上飞往省城的飞机,尽管CY是个小地方,但是也有机场,确实很方便。

    来到省城打通老头子给的电话号码。

    “你好,请问是顾叔叔吗?”

    “对,你是哪位?”

    “是潘叔叔让我联系你的。”

    “哦哦,我知道了,你来省城了吗?”

    “对,您看您什么时候方便?”

    “晚上吧,晚上来家里吃顿便饭,一会儿我把地址发你。”

    “好的,好的,那晚上见,顾叔叔。”

    挂断电话,杨光远看了看时间还有几个小时,先回母校转转吧,杨光远的母校叫“LN大学外国语学院”,校园不大,只有9个系,杨光远当年上的是法律英语系,发的是英语学士学位,也不知道成立这个系的目的是什么,同时授课英语和法律,可以考取本校法律系研究生和英语系研究生。重新回到母校,杨光远确实感慨万千,所有的设施都没什么变化,学校里有6个宿舍楼,不过只有半个宿舍楼是男生宿舍,其他的都是女生宿舍,当年杨光远也是看上这点才报考的,而之所以说是半个宿舍楼,是因为男生宿舍是一个老宿舍,有4个单元,只有其中的2个单元是男生宿舍。1栋研究生楼,里面住的是研究生和博士生,剩下4个半宿舍楼都是本科生的宿舍。

    杨光远上大一的时候学校一共4000多名学生,有俄语,法语,德语,日语,泰语系。剩下的5个系都是英语的,分为英语法律,英语国际贸易,英语文学和英语师范,杨光远在小远里逛了一圈来到外面,看到旁边墙上有广告贴着房屋出售。学校旁边有一个小区算是一个非常好的小区,环境设施都非常不错,叫做罗马假日,杨光远拨通电话约了看房。

    房子还不错13楼,客厅的窗户正好能看到校园内,大概100平,两室一厅两卫,主卧室里面有个卫生间和衣帽间。房子已经很干净了,房主说他在小区里还有房子,这房子装修好了之后准备给儿子做婚房的,但是儿子在魔都不回来了,就一直空着,家具都是齐全的,售价40W,杨光远直接拍板,到时候不乐意回寝室的时候就在这住。

    过完户之后杨光远看看时间也快到了,买了点水果就奔着手机上的地点去了,到地方之后打个电话,顾老师看在老头子的面子亲自下楼接了杨光远。

    来到楼上,是个大三居,家里还有个保姆,饭菜已经做好,吃饭的时候顾老师礼貌性的问了问杨光远的家里情况,又问问老头子的身体怎么样。

    吃过饭,杨光远道

    “顾叔叔,我这次来是有事情找您。”

    “别这么客气,小远,以我和老潘的关系,有什么事你就说吧,我能做到的一定会尽力。”

    “您听过远胜科技吗?”

    “那个研发4G技术的公司?它最近很火,我怎么会不知道。”

    “不瞒您说,我就是远胜科技的创始人之一,这次来也是有事相求,我们远胜科技毕竟是个新成立的公司,根基不稳,急需电子方面的尖端人才,我知道咱们LN大学的电子系有很多优秀的毕业生,我是想代表远胜科技和LN大学签订一下毕业生就业协议,好让他们能够优先考虑我们公司。”

    顾老师看了看杨光远,绝对不是这么简单,以远胜科技的实力还不至于找到LN大学签订就业协议,而且听说他们和国内顶级的几所高校都签订了就业协议,就算轮到LN大学也要很久,想了想问道

    “还有别的事吗?”

    “嗯,说来惭愧,我还是一名高三的学生,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但是一直忙着公司的事情,所以学业上有些耽搁,想问问咱们学校有没有破格录取的名额,我对咱们学校向往已久。”

    顾老师感觉这小子有点扯淡,身为远胜科技的创始人,就算去京都大学的光华管理学院也有办法,尽管LN大学也很好,但是和京都,魔都,清华比起来差的不是一个档次。

    杨光远看着他继续道“您放心,不是本部,是外国语学院,我想在大学期间学习下法律英语,对其他小语种也很感兴趣,所以想去外国语学院上学。”

    顾老师就更奇怪了,你来本部我倒是还能勉强理解一下不想出省,但是去分校是图什么?难道分校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那你也可以来本部啊,本部也有法律专业,英语到时候自己自学一下就可以了。”

    杨光远目光有点闪躲的挠了挠头

    “其实,是我女朋友要考分校,我是过去陪她,但是我自己的成绩又不够。”

    “所以就给本部一份就业协议,来换你加入分校?”

    “嗯。”

    顾老师其实是LN大学的副校长,这些事对他来说小事一桩,之前就是有点担心杨光远要办的事情损害学校利益,所以不敢轻易答应,如果这么简单的话

    “小远,你看你,早说不就好了,没问题,这事我答应了,明天你和我一起去主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签协议就好了。”

    杨光远看他答应下来也就放心了,不过也想到这位顾叔叔应该是LN大学领导,要不不敢这么直接拍板。

    第二天来到LN大学的时候才知道是LN大学的副校长,和LN大学签过协议之后,顾校长又带着杨光远来到外国语学院留下信息,到时候杨光远正常高考就可以了。

    杨光远谢过之后订了机票就返回CY了,临近高考不能总请假了,要不然就要被家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