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汉王

第一百二十三章姚广孝:阿弥陀佛!

    御书房。

    入内的徐皇后,看向站起来直勾勾盯着自己的朱棣,挑了挑眉头,白了其一眼:

    “那小兔崽子答应了。”

    “可不前去就藩,但也提出了两点要求。”

    “有一点我已经替你同意了,但还有一点牵扯颇大,我未替你拿主意。”

    之后,徐皇后将朱高煦所提两点要求,详细的在朱棣面前给叙述了一遍。

    听这言语,朱棣一怔,双眸的眯了眯,面无表情陷入了沉思之中。

    ‘呼"

    过了许久之后,他回过神来,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抬起头看向一旁正直勾勾盯着自己的徐皇后,微微颌了颌首,轻声道:

    “此事,确实是朕做的太过。”

    “他有这方面的顾虑,有这方面的要求也不足为奇。”

    “都答应他吧!”

    不过她也倒也不是什么好奇心多重的人,对此也没有过多的过问。

    “事可问,人可信,却也得防。”

    “此事我前些时日谋划之时,与他有过交代。”

    “陛下,我不知道你们与老二,到底想要做些什么.”

    “别眼中只有江山,你是君、亦是父。”

    她深深的看了朱棣一眼,未做过多的逗留,缓缓抬步往门外走去。

    深夜的汉王府。

    “常下乡间,关注百姓,走近百姓。”

    “我也很难,只能说尽量吧”

    “皇后啊!皇后!”

    “您所交代之事,我必定牢牢记于心中。”

    “往后应天府城中,朝堂之上的周璇、暗箭王爷亦要多加小心。”

    “权握手中,方能为上位者该有之姿。”

    过了半响之后,朱棣从愣神之中回过神来,眯了眯眼眸神情变的无比沉重,低声喃喃自语道:

    “藏兵于民,一年一轮换。”

    眼前这家伙,什么时候变的这般好说话了?

    就说汉王府的家眷前往封地,这事徐皇后觉得倒是合理的要求。

    朱高煦斜靠在软榻之上,看着怀中搂着的汉王妃,眼中闪过一丝不舍、及心疼之意,声音无比郑重,嘱咐道:

    “往后的方要辛苦王妃了!”

    “甚至是往后局势会发展为什么样。”

    “百姓亦是要牢牢抓住他们的心,多行仁政,多与百姓交流。”

    听闻此言,感受着眼前人沉重的情绪,汉王妃握着朱高煦大手的玉手不由的紧了紧,眼中满是沉重、坚定之意,重重的点了点头沉声道:

    “只要这两个地方牢牢记住就好”

    “此后本王的后路,就交由王妃了。”

    “封地之中一切事,特别是军权…将士的更替,王妃牢记一定要按本王说的做。”

    走廊之上昏黄的路灯,随着不时袭来的微风起舞。

    凉亭之中烧的火红的暖炉之中冒起阵阵热气,驱散了四周的寒气,给这个院子平添了几分暖意。

    短暂的愣神之后,徐皇后神情一肃,脸上表情显得格外凝重,言语中尽是警告之意,道:

    “断然不会忘记。”

    可丘福.身为朝中重臣,被誉为武将的领头人,居然依旧没有半分犹豫就同意了?

    看来这中间参杂着什么她不知道的东西在里面。

    不过大家都是聪明人,都知道其中是什么意思,想要表达什么。

    对于此事,朱棣神情一肃,张嘴就想要说什么

    但话还未说出口,就被徐皇后冲其挥了挥手制止,随后只见徐皇后伸手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和脑袋两处位置,半眯着双眸沉声道:

    “言语上的保证,我不想听,没任何意义。”

    说罢。

    自己没听错吧?

    “但有一点.记住,我们都是一家人你只有三个儿子..”

    “世间安的两全法啊!”

    “王爷放心。”

    听了这话,徐皇后眼神闪过一丝惊讶之情,半眯着的双眸猛然睁开,饶有兴趣的看向朱棣,心中也不免升起一丝疑惑之意。

    言辞含糊。

    高台之上,看着消失在门栏处的皇后,想着方才其说的话,做的事情、动作,不由的挑了挑眉,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意,陷入了沉思。

    “军事上有不懂之事,可多问丘福。”

    “身在帝王之家,如此都是命.”

    “万事留一手,积累自身声望。”

    “尽可能的保全己身,多给我些许时间。”

    说着,汉王妃伸手轻轻的抚了抚朱高煦坚毅的脸颊,脸上之中满是疼惜和不舍之意,声音亦不知不觉哽咽了起来。

    随后,汉王妃眼神之中闪过一丝狂热意味,将脑袋紧紧地贴在朱高煦宽阔的臂膀上,在其耳边轻声低语:

    “王爷…我想…”

    见着眼前人这般娇羞的模样,朱高煦如何能够不懂其意思。

    想着即将到来的离别,天各一方的两人,少有相见之时日,他神情中也不免闪过一丝疯狂之意,“嘿嘿”一声大笑,反手一把将怀中的人儿横抱在怀中,大步流星的往厢房而去。

    翌日清晨。

    圣旨早早的就已送到汉王府、丘福府邸之中。

    对于本就知道结果的两方人马,在昨夜之时就已经收拾好家中一切贵重物品,准备妥当路上可用到的东西,

    待圣旨抵达之后,两方人马没有丝毫的停留,直接动身离开了应天府,往云南汉王封地而去。

    如此浩浩荡荡的队伍,自然惊动了朝堂之上所有的官员,以及城中百姓。

    致使所有人的心中对于眼下发生的事情,都是不免好奇了起来,横生不少的猜忌、猜测、怀疑。

    一时之间整个应天府城少的人,都躁动不安了起来,奔走相商、相告。

    给整个应天府蒙上了一层,厚重诡异的云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