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汉王

第一百六十七章包藏祸心的赵王朱高燧

    朱高煦略显神情有些恍惚的走出了御书房,一直到了宫门外才愣愣的回过神来。

    今日被召入宫面圣,不就是兵器坊整治官吏之事挨骂吗?

    怎么的,两父子却搞来搞去的玩起了真心话大冒险。

    老头子居然一改往日的老阴逼形象,居然耐心的与他解惑,告知他一切事情的缘由了起来。

    所得到的结果、答案,让朱高煦很是不爽,却又不敢真正意义上的发作,与其撕破脸皮。

    毕竟那老混蛋、喜欢坑儿子的货,是永乐大帝朱老四,大明江山真正意义上的掌舵人,靠造反上位的皇帝。

    同时,如此巨大的转变,也让他心中,不由产生了一丝丝的怀疑、惧意,不明白朱棣心中到底又在憋着什么坏,或者说又在谋算着什么。

    倒不是朱高煦太过于多疑,主要是事出的太过于反常了。

    因按理正常逻辑,且依照朱棣的性格,本不应该解释且说这么多言语的。

    而今日,朱棣就真说了那么多。

    呼

    沉默思索了半响之后,朱高煦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重重的摇了摇头,将脑海之中杂乱的思绪给清理出去,扭动着脖子活动了几下略显僵硬的脖颈,眼底之中闪过一丝阴翳,低声喃喃之意:

    “既然.看不透,想不透,就不想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走一步看一步,看你们究竟又能够玩出什么花样来。”

    “之后的日子,又究竟真正鹿死谁手,谁是猎人、谁是猎物。”

    “先把眼前的事情给压下去再说。”

    之后,他抬步登上马车,冲奴婢挥了挥手,道:

    “去兵器坊。”

    兵器坊。

    朱高煦缓缓地抬步走了进来,见着忙碌的身影之中穿插着不少手忙脚乱的人影。

    毫无疑问这些个人,自然就是被他命令锦衣卫监督的工部官吏们。

    见着这些个官吏忙碌之时,滑稽的模样,朱高煦原本阴郁的心情也好上了不少,不由的嘴角微微上扬,脸上露出了丝丝笑意,出声调侃道:

    “哟呵.不错啊!”

    “诸位工部的大人们,都忙碌着呢?”

    “感受如何啊?”

    随着朱高煦熟悉的声音响起,那原本手中忙碌着事情的工部官吏们,下意识的纷纷停下了上手的活计。

    刹那之间一双双布满血丝,赤红的双眸直勾勾盯着说风凉话,调侃他们的朱高煦,想刀人眼神、愤怒之意,完全没有丝毫的掩饰。

    真的应验了那句话,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啊!

    愤恨的同时,一个个官吏见着朱高煦大摇大摆的出现在这里,众人的瞬间不由自主的提了起来,不少人神情略带着一丝惶恐不安。

    要知道.昨日他们这些人,确确实实是受不了了。

    最后众人心一横,上书弹劾汉王监国肆意妄为,打压、羞辱他们朝廷命官。

    企图请求永乐大帝出来为他们这些人作主,能够管管眼前的人,再不济也骂汉王一顿。

    结果这家伙,却跟个没事人一样。

    如同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般,这般情况让众人的心中不禁浮现连篇了起来。

    难道陛下真的对眼前人宠溺到了这种程度吗?

    朱高煦见着一众盯着自己的目光,也大概能够猜到这些人脑海之中大概在想着些什么,怕不是一个个都以为他是来耀武扬威的。

    说实话。

    就今日他是真不想来过问、看这些个官吏,过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御书房之时,朱棣没有直接下令,亦没有驳斥他的提议。

    大家都是聪明人,他如何能够不知道,老头子这是让他自己把屁股给擦干净。

    处罚也好,赦免也罢。

    反正只要这些人不闹,不引气震动朱棣就可以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不,他不得不过来处理。

    见着众人不说话,朱高煦半眯着双眸,脸上闪过一丝冷意,怒喝道:

    “说话啊!”

    “怎么一个个都哑巴了?”

    “之前还上书奏章弹劾我,写的那叫一个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现如今我站在你们面前,奏章上面那些话怎么就说不出口了呢?”

    闻言,瞬间引起了一众官吏们的不满,皆是抬起头一脸愤怒、面红耳赤的看向朱高煦,嘶吼道:

    “汉王.”

    “你别高兴的太早,算你有本事”

    “但我等不会就此罢休,必定会之意弹劾你,直到陛下出来为我等主持公道为止。”

    听了这话,朱高煦‘呵呵"一声冷笑,伸手从怀中摸出一本奏章,‘啪"的一声恶狠狠的摔在众人的面前,怒声道:

    “不愧是文臣、读书人给人扣帽子、扣的真的是很顺溜,很厉害。”

    “来来来你们一个个好好的睁大你们的狗眼,看看奏章上面的数据,好好的对比以往和现在。”

    “倘若看了之后,你们还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

    “本王算你们有本事.”

    此言一出。

    看着摔在自己等人面前的奏章,听着朱高煦如此有底气的言语,一众工部官吏神情一怔,眼神之中闪过一丝惊疑不定之意。

    片刻之后,站在最前方的人,弯腰捡起地上的奏章,将里面的内容端详了起来。

    随着一个个映入眼帘的数字对比,那人不由的微微皱了皱眉头,抬起头一脸疑惑的看向朱高煦,下意识的出声问道:

    “汉王爷你这是何意?”

    “不就是兵器坊的生产数量、合格率,之前和现在数据的对比吗?”

    “这些事情不用你提醒我们,这些个数额我们工部谁人不知道?”

    “不用你假惺惺的在这里提醒我等.”

    对此愤愤不平之言,朱高煦脸上满是讥讽之意,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