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签到大雪龙骑!

第3章 人择明君而成

    朱杭负手而立,满意看着群臣的反应,他就是要告诉他们:他赞同主站派,站在于兼这一边!

    既然历史上于兼守住了京都,那他顺着历史走,自然能保住大明朝。

    到时全民皆兵,再加上他签到的大雪龙骑,即使瓦剌军有再多,也只能饮恨收场!

    而此时,跪在大殿下方的于兼,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他激动的身体颤抖不停。

    在这个关键时刻,能得到朱杭的支持,对于他和大明而言,就是一种福音啊!

    “臣一定不辱使命!”

    于兼双膝跪拜,高声喊道。

    朱杭点了点头,然后对着大殿下方的群臣们一挥。

    “退朝!”

    伴随着朱杭的一句话,朝堂上的百官纷纷退出大殿,只留下了于兼一人。

    “于爱卿,如今京师兵马空虚,朕要你尽快拟好征兵令并张榜晓谕。同时派人到土木堡,召回所有的残兵,全力备战!”

    于兼闻言一愣,那些兵败的士兵因怕获罪用人纷纷躲起来,不敢回京师。

    可皇帝非但不怪罪他们,反而下旨将那些人召回,实在是圣明之举!

    “臣一定不辜负圣恩!”

    在于兼郑重其事地抱拳躬身,朗声答道,态度异常坚毅。

    朱杭欣慰地点点头,转身离开了大殿。

    而于兼在朱杭离开之后,不敢耽误,连忙向外走去。

    而他刚刚离开大殿,吏部尚书王直、户部尚书陈循两人立即围了上来。

    他们与于兼志同道合,也是主战派的两位重臣。两人一左一右站在他身旁,直言不讳地问道。

    “节庵兄,皇上可是当真决定要战?”

    于兼看了他二人一眼,郑重地点点头。

    王直和陈循闻言,脸上闪过一抹复杂之色。

    他们两人虽然站在主站这边,但是真要打起来,必定生灵涂炭,死伤无数。

    可若是南迁,就意味着失去半壁江山,重蹈南宋的覆辙,实乃不智!

    于兼自然明白两人在担忧什么,他沉思片刻,语重心长地说道: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瓦剌犯境,百姓苦不堪言,皇上能在此时选择守城迎战,实乃英明之举。”

    他想到今日在朝堂之上,皇上在朝堂之上说出的话,心中感慨。

    他知道,皇上是铁了心要保住京都,要为天下苍生着想。

    只有这样的帝王,才配做大明的君主!

    户部尚书陈循皱眉叹息道。

    “皇上的仁德和大义,我等深以为佩。只是...如今兵马缺乏不说,城中百姓更是人心惶惶,这要如何才能取胜?”

    王直点了点头,接话道。“瓦刺大军人数众多,又士气高涨,这场仗怕是不好打啊...”

    听了他们两人的话,于兼面色不改,淡然答道,“方才在殿中,皇上已经将征兵之事交给了我。

    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按照皇上的指示,迅速调兵到京,制造粮草,修筑城墙,防御工事!”

    听到于兼这么说,两人互相对望一眼,心中暗暗称奇。

    这位新帝并没有因为临危受命而慌乱失措,反倒冷静睿智地处理起政务来,这实属难得。

    这一番交谈下来,三人也算是心中有底了。

    于兼见天色已晚,便拱手告辞。

    “两位,我还要连夜赶回兵部起草征兵令,不敢久留,告辞了!”

    王直和陈循点点头。于兼转身离去,他走在回宫的路上,心中激荡莫名。

    朱杭的赏识和支持,让他信心十足,一定要打赢这场仗,保住大明朝。

    “皇上仁厚仁德,我等自当竭尽所能,誓死效忠。”

    想及此处,于兼双眸精光爆射,脚步加快,向着兵部疾驰而去。

    一早,京都城门口。

    一张张招兵令贴满大街小巷,不过一夜功夫,整个京都的人几乎都知道朝廷要招兵的消息,并且招募的数目是一万人。

    不久前才刚吃了一场败仗,而且皇帝还被俘虏了,现在竟然又来招兵,难道皇帝还想要用一万人来抵挡瓦剌吗?

    几乎每个行人都会停下来看,却不见一个人揭榜。

    街道上的米铺老板见自家伙计在门口呆呆看着城墙,连忙走了上来。

    “小子,你看什么呢?”

    被问话的伙计回过神来,回道:“我在看那几个军爷。”

    伙计又挠了挠头,“嘿嘿,我大字不识,掌柜的您来看他们贴的是什么。”

    米铺老板闻言一愣,顺着伙计指的方向往城门口看去。

    “告示:本军即日起招募......”一看到告示上面写的内容,米铺老板心中一凛,“是招兵啊!”

    “招兵!”伙计眼睛一亮,连忙问道,“怎么会突然招兵呢。”

    老板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压低了声音,“还不是咱们前皇帝打瓦剌的时候,带走了五十万大军,结果全军覆没。”

    伙计惊讶地瞪大双目,“全军覆没!瓦剌那些蛮子当真如此强悍?!”

    “废话,瓦剌不强悍,会被我们成为蛮夷之国!”

    老板白了伙计一眼,继续说道:“所以,我估摸着,如今京师的兵力已经空虚,朝廷这才急招兵补充。”

    伙计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说话间,在京都的街道上,几辆豪华的马车疾驰驶过,百姓纷纷让道。

    马车在城门停了一下,接受了城门官兵的盘查后,便扬长离去了。

    “这些人是谁,好大的架势!”

    伙计惊呼了一声,看向了那几辆马车离去的方向。

    “唉。”

    掌柜长叹了一口气,“都是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现如今瓦剌大举来犯,都卷铺盖跑了。”

    “跑了?”伙计一怔,心中徒然升起一股悲凉之意,“连大臣都跑了...”

    他也不知道为何,明明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平时也没得到过国家的好处,但如今大敌当前,国家陷入危亡之际,他竟感到了莫大的哀伤。

    “咱们的大明要走到头了...”

    掌柜的摇头叹息,他的眼中满是哀伤,“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又该何去何从啊。”

    伙计也沉默了下来。

    宁为太平狗,不做乱世人。

    在他们的思想里,朝代的亡与灭,不应该是他们能控制的,但若是国家陷入了危险,他们又不能置身事外。

    他们这些人倾尽一生,不过是想求一个安生,但却难以如愿。

    “走吧。”

    掌柜的拍了拍伙计的肩膀,转过身走了进去,不愿在此多待。

    “唉。”

    又是一声叹息,叹在了京都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