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签到大雪龙骑!

第13章 开仓放粮

    城门外的士兵行至刘守义面前,高声道:

    “皇上有令,迎尔等入城!”

    刘守义猛地回神,看了一眼行至他眼前的士兵,魁梧挺拔,步伐坚定整齐。

    看到他们,他的心立马平稳下来。也突然意识到什么,目光落在城楼上,只见一个身穿龙袍的身影在俯瞰着他们。

    他脸庞冷峻,目光锐利,浑身散发着一股威严的气息。

    试问普天之下,有谁能下令打开城门?

    只有这座城的主人,他们大明的皇上!

    刘守义激动难耐,强忍着内心的情绪,

    何为君王,理固于然!

    他看着方才还无法奢求为他们而开的城门,现在就敞开在他面前。

    终于感到胸腔里的那颗心的存在,心脏的热血带动身体回暖,让他感受到自己还活着。

    他的双手紧紧的抓住双膝,浑身微微颤抖着,脸上的肌肉也在抽搐着,显示出他此刻心中的激动和兴奋。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用尽全力,高声的喊道,他的声音里充斥着喜悦和激动的情绪。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后的难民听到刘守义的声音,也纷纷跪伏在地。

    他们仰望着朱杭,眼眸中充满了尊崇。

    “都起来吧!”朱杭目光炯炯的扫视了众人一圈,然后朗声道。

    “谢陛下!”

    “谢陛下!”

    难民们异口同声的高呼道,声音响彻四野。

    于兼看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

    “保卫皇上,保卫百姓!“

    他的心中也是激荡澎湃,心潮澎湃,一颗心久久无法平静下来。

    他的目光落在朱杭挺拔伟岸的背影上,心中涌起了一阵莫名的敬畏。

    “这就是军人的意义啊。”

    城墙上的一众将士看着城外井然有序进入城中的难民,个个紧握着刀枪剑戟,神色激动不已。

    他们的国和民如今都被他们护在身后,他们的心中都是充满了自豪和骄傲。

    这份骄傲和自豪来源于他们的君王,他命他们坚守京都,护卫百姓,那他们皆愿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原本在十里外的瓦剌骑兵,见城门迟迟不开,正要派斥候回去禀告太师也先。

    却不料,城门突然大开,难民被明军领进了城。

    骑兵们一怔,随即反应过来。大明皇帝居然没像太师所预料的那般,禁闭城门,放弃难民,反倒迎难民入城。

    他们原本的计划是,皇帝放弃难民们,他们便率大军攻城,将其歼灭。

    但现在看来,似乎没有必要,皇帝没有禁闭城门,反倒放任难民进入,待粮食耗尽之时,他们再杀入城中,将他们击溃。

    “这样也好,这天寒地冻的,早日攻下,早日回草原。”

    “回去将消息带给太师!”

    瓦剌将领勒马转过身,朝后方的一队骑兵吩咐道。

    “是!”

    那一队骑兵齐声答道,然后调转马头,向瓦剌军营奔驰而去。

    而京都城楼上。

    朱杭转过身,他看到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神色亢奋,目光炯炯有神,看向他的眼神充满了敬佩之色,让他感到很欣慰。

    将士们的赤诚之心,群臣的拥戴,还有百姓对他的认同与信赖,这些都深深的触动了他心中的那根弦。

    就不就是每个帝王想拥有的吗?

    只有南迁派不这么想,他们在看到难民入城的那一刻,天塌地陷的感觉袭上心头,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惶恐。

    这哪里是百姓,分明是一群来分食他们粮食的蝗虫!

    完了,大明真的完了!

    想到这儿,他们的脸上都浮现出绝望的表情。有几个胆小怕事的官员甚至两腿打颤,脸色发白,只能任由旁人扶着。

    朱杭并没有给他们一个眼神,他的眼里只关心着城内的百姓。

    他站在城墙上,看着难民一个个进入城中,他们脸上带着劫后余生般的庆幸之色。

    难民大都衣衫单薄,身材瘦弱,看上去十分凄凉和悲惨。所有人脸色苍白,神情疲惫,有些人甚至还受伤了。

    他们饿的面黄肌瘦,两眼泛黄。有些难民走着倒下了,有些难民甚至直接刨雪吞咽起来,饥饿让他们浑身无力,身体摇晃。

    难民们的内部开始有些慌乱,他们终于到了可安定的地方,可疲倦和饥寒却一齐涌来。

    “我三天没有吃过东西了。”

    “我可伶的孩子,连米都没有沾过...”

    “有地方栖息就好了,不求多。”

    “……”

    见到这一幕,朱杭的脸上露出了不忍的神情。

    他知道,这些人都是从四海八荒赶来的难民,他们在逃难途中遭遇瓦剌,身上的衣服早已经破烂不堪。

    “立刻开仓放粮,给这些难民布施米粥。”

    朱杭的嘴唇紧抿,他沉声吩咐道,声音洪亮,充满了震慑力,目光看向一旁的群臣。

    其中一个官员立刻走了出来,拱手道:“微臣陈文,愿意前往城外安排粮食和米粥,以供难民们食用。”

    朱杭微微皱眉,认出他是南迁派的官员。此人虽然有些小心思,但大战在即,人手紧缺,布施米粥这种小事交给他足矣。

    但是还需震慑一下,免得他耍花招。

    于是朱杭颔首,然后沉声道:“办好此事,否则拿你是问。粥以竖筷为准,筷子浮起,人头落地!”

    “微臣遵旨!”陈文心中一震,恭敬地弯腰拱手,心下却是暗自腹诽:

    管他什么拿不拿我是问,只要不上战场,叫我做什么都行!

    不过是布施米粥的小事,又有谁会追究,到时候他在里面......

    他心下打定主意,便退步转身,朝着城西的方向走去。

    与此同时,离京都二十里地的瓦剌驻扎的营寨。

    帅帐内。

    一众将领正围坐在桌边,他们不是在讨论战况,而是在大肆喝酒。

    帐中丝毫没有大战前的紧张气氛。

    一个头戴金盔,满脸胡须的大汉兴奋地大笑,此人正是瓦剌太师也先。

    也先端起面前的一杯酒仰脖喝尽,他一口气喝了半杯酒,然后才放下杯子,大笑道:

    “哈哈,真是痛快,这次我们一举攻占了京都,瓦剌必定可以在北面称王称霸!”

    众将纷纷附和,对于也先的决策佩服不已。

    “这一切都是多亏了太师的英明决断啊!”

    “太师英明,我瓦剌必定能将大明取而代之,称霸整个中原!”

    “是啊,若没有太师的带领,我等还在草原苦熬。哪能像现在一样威风凛凛,打到大明的京城门口!”